APP下载

《中国日报国际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究

2021-10-27秦璨白一惟

传媒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全媒体时代

秦璨 白一惟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纷纷借助互联网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之路,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对外传播方面,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彰显出诸多新特征。《中国日报国际版》作为我國主流媒体国际化传播的成功案例,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报道形式、培养引进人才、贯穿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发展渠道,探索出了一条国际化道路。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主流媒体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出现“全程媒体”“全息媒体”等全媒体形式。无处不在的信息,催生舆论生态和媒体发展新格局。掌握互联网的主动权,对掌握时代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一般媒体难以比拟的影响力,承担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大责任,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软实力。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日报》从1981年创刊以来,从纸质媒体发展为集报纸、网站、手机报等为一体的立体化多媒体集团。为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中国日报国际版》于2019年正式创刊,同步上线网站、客户端等产品,旨在加强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广受国内外受众关注。

一、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新特征

全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尤其是严格的监管体系与开放包容的“地球村”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求更高。

1.以“话语权”为显性指标。全媒体时代,抖音、微博、快手、B站、YouTube等国内外非主流媒体风起云涌,且能够迅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使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受到挑战。而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时代命题,尤其是主流媒体肩负着更多的责任,需要重塑其“话语权”。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总书记的讲话为主流媒体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指明了方向。我国相关部门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提升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为目标,积极探索打造主流媒体话语权平台的新途径:一是搭建纯属自己的话语平台,二是通过并购或者参股国外媒体,借其平台发声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话语权”已成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显性指标,其硬件建设也愈显重要。近年来,国家新闻相关部门加大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主流媒体搭建话语平台予以支持,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宣传平台,体现了国际传播能力显性指标的必要性。

2.以“公信力”为隐性指标。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为自己发声。因此,话语平台的建立不能够完全代表话语权的实现,具备强大的公信力才是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支撑。关于媒体公信力的相关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从20世纪后半叶已经开始,相关研究基本认为“报道公信力”和“社会关切”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在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面对更多的舆论问题,更要坚守客观态度,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为要,这一点在国际传播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主流媒体报道信息来源要扩大到多个领域,以关乎社会民生的态度引导受众参与其中,使公信力达到“量级”水平。“媒体是否有公信力,由受众来决定,而非自吹自擂”,这一观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共识,也凸显了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公信力”隐性指标的重要性。

3.以“评价力”为辅助指标。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标准,国内外还未有统一定论,因此构建其评价体系成为业界共识,“评价力”也自然成为新特征之一。事实上,“评价力”作为辅助指标,贯穿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话语权和公信力建设的全过程。具体而言,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实效性不够、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长此以往,影响到国际话语权构建。针对此问题,业界尝试探索包括“活跃指数”“传播指数”“互动指数”的评价指标,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比如,业界针对公信力拟定的评价指标,包括新闻专业素质、社会关怀和媒介操守,监督主流媒体必须秉持专业度和职业性,并以公众利益为主要考量。

二、《中国日报国际版》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成功经验

2019年1月,《中国日报国际版》创刊,立足国内外市场,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战略,采用行业顶尖的电子采编技术,创新主观报道形式,率先走出一条国际传播成功道路,广受国内外受众好评。

1.敢为人先:融合大数据技术,采用电子采编系统。《中国日报国际版》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有国内其他媒体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其一,以《中国日报》本体为坚实后盾。《中国日报》自创刊以来便成为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国内主流报刊,赢得一定的海外市场;其二,以《中国日报》美国版、非洲版、欧洲版等6个版本的海外资源为基石进行整合。这些均体现了中国日报敢为人先的精神。中国日报在20世纪末期就派副主编和技术主任去美国学习,引进中国第一套采编系统;从2008年便开始进行媒体融合实践,但囿于技术限制,媒体融合平台搭建进程非常缓慢;2011年中国日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入《纽约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使用的Eidos Media系统,及时更新了采编系统;2012年,中国日报使用该系统,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成立新媒体实验室,其客户端在苹果、微软和安卓应用商店中同步上线,初步搭建立体化全媒体传播矩阵。

2.以事实为依据,创新报道形式。《中国日报国际版》创刊两年多来,在国际媒体界备受关注。借用《经济学人》编辑的评价“在虚假新闻和碎片化传播异常活跃的媒体世界,《中国日报国际版》创刊正当其时”,其肯定了《中国日报》作为严肃报纸的积极作为。《中国日报国际版》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坚持“客观报道,做最真实的新闻”为价值目标,以国际化视角提供中国信息。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为例。2019年10月1日,《中国日报国际版》头版刊发通栏巨幅照片,第一时间报道庆祝盛况并创新使用配套的版面语言。此外,运用全媒体平台的力量,在图片报道中融合中国文化元素,体现高水平设计感,还在海内外社交平台、客户端首屏以及中英文头条中全程直播庆典和领导人讲话。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全媒体时代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