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装配式PC结构的应用
——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装配式结构为例

2021-10-27张志斌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砖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预制件腻子预制构件

张志斌(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1 工程概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学员宿舍群楼为装配整体式框架混凝土结构,叠合板和楼梯段为预制结构。预制结构由现场现浇梁、柱固结在一起,而形成整体受力结构体系。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为C30、叠合板h=70+70(预制板厚70mm+现浇板厚70mm)、h=70+100(预制板厚70mm+现浇板厚100mm)。叠合板最大规格尺寸为:3720mm×2450mm×70mm;预制楼梯最大规格尺寸为:2313mm×4240mm×1275mm。

2 装配式PC结构施工技术

2.1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楼面弹线放样→柱钢筋的绑扎施工→柱模板施工→梁模板施工→梁钢筋绑扎→预制叠合板吊装→现浇梁板钢筋绑扎、预埋管线施工→柱与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预制楼梯吊装。

2.2 PC结构安装施工

2.2.1 预制构件进场验收

PC构件验收时一定要注检查预埋件型号、规格及其所在位置、尺寸等是否正确。根据规范要求标准对进场预制构件图反映构件的外形尺寸、配筋、水电预埋、预埋件定位与数量、规格等进行逐个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不得进场。

2.2.2 预制构件的存放

堆场存放要求[1]:①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要平整,表面做100mm的混凝土垫层,场地范围位于吊装机械的作业半径之内;②预制构件的堆放应分层码放,一般情况下,预制楼梯每垛不超过3块,叠合板不超过6块;③预制构件运输到工地现场后,要根据规格、类型、工程部位以及安装时的起吊次序分别安排堆放位置,堆放位置应在吊装机械作业半径之内;④起吊作业半径之内不能有阻碍物。

2.2.3 预制叠合板安装

工艺流程为:安装准备工作→弹出控制线及复核→模板工程→预制件吊装→校正→拼缝处理→机电管线工程→板上钢筋绑扎→钢筋隐检、验收→浇筑混凝土

安装准备。按照设计图纸校核叠合板的种类,按照起吊顺序给叠合板编码,并定出施工安装时各个构件的安装位置;

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叠合板的方位控制线,之后再进行控制线的校对检查。

叠合板吊装[2]:①叠合板起吊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数化吊装梁,吊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吊点受力平衡均匀;②叠合板起吊施工时,在操作面以上300mm位置稍做停留,按照叠合板所处方位对叠合板加以定位和调整。吊装施工中要防止预埋钢筋之间的相互碰撞;③叠合板进行位置核验时,可以利用楔形木塞进行调整,以保证板件边角的完整性;④叠合板的管线布设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

浇筑叠合板混凝土:①将叠合板表层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洒水湿润;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遵循中部为先,逐步向两边进行,一次性浇筑完成,使叠合板不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为确保混凝土密实度,用振捣器进行振捣;③根据楼板高度控制数据,得到楼板厚度;④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长不低于7d。

2.2.4 预制楼梯板安装

工艺流程为:安装准备工作→弹出控制线及复核→楼梯上下口做细石混凝土找平灰饼→楼梯板起吊→楼梯板就位、校正→固定→连接灌浆→检查验收。

预制楼梯的安装:①安装的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对构件的编号进行核检,保证构件施工时位置的准确,之后确定构件施工安装顺序;按照设计图纸,确定楼梯板的安装位置,接着校核标高和控制线,确保准确性。为了后期抹灰层的需要,在建筑结构和楼梯侧面之间留出30mm的空间;同时按照后期楼梯扶手的规格预留出安装空间。预制楼梯板进行水平吊装,将楼梯板预制件和吊装吊耳进行机械连接,吊装开始前进行检查,并检查卸扣卡环是否合适,检查完毕方可进行起吊作业。楼梯段预制件的下方支撑要稳定可靠,起吊之前还要对支撑平台的高度进行复核性测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从而保证楼梯预制件一次性精确安装到位;②预制楼梯板就位。在楼梯板预制件起吊至操作面之上50cm左右时,暂停作业,对楼梯预制件进行方向和角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继续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要平稳细致,轻移轻落,保证预制件边角不被磕碰损坏。安装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对预制件和结构前期的预埋件进行连接固定;③预制楼梯板与现浇部位连接灌浆。楼梯板焊接固定后,使用准备好的灌注材料对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灌浆处理,灌注过程中由预制件一边向另一边灌注,为保证灌注密实无空隙,应保证灌注材料能从另一边溢出后才可停止。

2.3 吊装过程注意事项

①吊装过程中要避免PC预制件因为单点起吊而出现变形和失稳的情况,因此要做好起吊的验算和准备工作,确保起吊顺利;②PC预制件起吊时,应该确保起吊位置位于预制件重心点,以保证起吊过程中构件的平衡;③PC预制件吊装过程中要做到缓慢抬起、快速提升、平稳降落,确保预制件能够完整稳定的吊装;④PC预制件在吊装的全过程中,要确保拥有完善的操作方案和预防保护措施,避免出现预制件碰撞、失稳等意外情况的出现,并且还应根据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制定出应急响应措施;⑤吊装完成后吊装用螺栓洞口用砂浆填封。

3 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要点

3.1 质量控制要点

3.1.1 PC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工程:吊装之前,应在构件和相应的支承结构上设置中心线和标高,按设计要求校核预埋件及连接钢筋等的数量、位置、尺寸和标高,并做出标志。楼层应按施工要求设置高程引测控制点。需要安装的构件要设定纵、横控制线,并由控制线确定构件的安装方位线。

钢筋工程:钢筋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管线铺设验收满足要求后,开始绑扎楼板上层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要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严禁堆放物品和踩踏,禁止随意扳动。

混凝土工程:对不同部位混凝土的浇筑,要明确浇筑的先后顺序,通常是先墙柱,后梁板。并保证两者的搭接时间,即前者初凝之前完成后者的浇筑。混凝土配制时加入缓凝剂,确保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在6h左右。混凝土养生过程中,为保证成品质量,要减少外界的干扰,严禁人员踩踏、放置物品,并应做好对环境变化和恶劣天气的应对措施,保证构筑物外表整洁无变形[3]。

3.1.2 预制叠合板板缝处理做法

板顶板缝处理。处理流程:接缝宽度确认→缝隙砂浆填缝→安装附加钢筋。

①缝宽度确认:单向板板缝宽度根据设计要求应控制在5mm左右,板缝宽度控制不到位泡棉条填塞不紧密,后序施工会受到影响;②缝隙砂浆填缝:泡棉条填塞后,采用水泥砂浆填平,填缝时应分次向缝内填充、充实,使砂浆密实度达到要求,砂浆初凝后不应搅动,填缝高度控制在15mm左右比板面底5mm~7mm;③安装附加钢筋。

板底板缝处理。处理流程:基层处理→聚氨酯密封胶填缝→第一道腻子施工并粘贴玻纤网格布→后续腻子施工刮平

①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去除不利于粘结的物质,如:油脂、灰尘、油漆、水泥浮浆和其他不利于粘结的微粒。用毛刷或者真空吸尘器清洁基材表面,保证基面干净;②聚氨酯密封胶填缝,为了避免出现密封胶对非施工部位的影响,施胶前在板缝两侧贴上防护胶带。密封胶填缝施工流程完成后,即进行初装饰的施工;③第一道腻子施工并粘贴玻纤网格布:聚氨酯密封胶填缝完成,固化后,先在板缝位置沿板缝刮涂一层高分子益胶泥(刮涂范围为板缝两侧各100mm),然后进行顶棚腻子施工,施工第一道腻子前,将混凝土顶棚表面凸出部位凿平,用腻子将顶棚板缝处及顶棚表面坑洼不平处分遍找平。操作时要横平竖直,填实抹平,并把浮尘扫净,确保基层表面质量符合腻子施工要求。施工第一道腻子并粘结玻纤网格布,在板缝位置平行于板缝方向粘贴100mm宽玻纤网格布,伸入板缝两侧各50mm。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并注意接槎和收头时腻子要刮净,顶棚第一遍批灰厚度控制在2mm~3mm,平行于房间的长边方向依次进行施工;④后续腻子施工刮平:待第一道腻子完全干燥后,将腻子渣、斑迹等用砂纸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后进行后续腻子施工[4]。

3.2 质量验收要点

验收要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BJ/T13-308-2020的规定。允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满足表1规定。

表1 预制构件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5 结语

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正处在发展初期,装配式建筑结构对于提升工程建设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工程建设工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响应我国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装配式PC结构的施工技术关键在于预制构件的制作、预制构件的运输、场地存放以及施工安装,制作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步骤和标准规范进行,以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本文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学员宿舍群楼装配整体式框架混凝土结构为例,解析装配式PC结构施工技术和建造过程,希望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预制件腻子预制构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预制件在港口码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大型预制件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分析
胶合板侧面腻子修补机设计与应用∗
不同粘度纤维素醚及其掺量对腻子性能的影响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外墙腻子
腻子喷涂在机械零件涂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