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鸡腺胃炎的防治
2021-10-27贾丽敏
贾丽敏
(邢台市信都区牧工商服务公司,河北邢台 054000)
鸡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肿大、内壁黏膜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之分。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以雏鸡和青年鸡发病居多。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较为多发、散发。流行范围较广,传播速度较快,多与鸡肌胃炎并发。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重降幅较大,发病后期病鸡极度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1 发病原因
夏季由于热应激,采食量比正常低10%~15%,饮水量增加20%~30%,鸡的胃肠道内环境发生了变化:腺胃、肌胃可消化的饲料量减少,腺胃所分泌的胃酸、蛋白酶没有足够的底物消化,容易刺激黏膜,若反复刺激会引起腺胃发炎、肌胃损伤甚至穿孔,到发病后期失去分泌和消化功能;小肠内容物也相应减少,饮水量的增加稀释了内源性消化酶,消化功能下降;肠道内pH值发生了变化,正常的肠道菌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有害菌繁殖加快,进一步影响鸡的消化吸收;整个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死淘率上升,生长速度严重受影响。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敏感兴奋,出现扒料或挑料,采食量下降,地面平养的鸡会在地上找鸡粪、垫料吃,过程有2~3天时间,此时不易被发现。紧接着病鸡表现为呆立、缩颈、精神不振、采食量急剧下降,仅达正常采食量的50%~70%,鸡只生长缓慢或停滞,导致大群整齐度差,个体差异大,有的鸡体重仅达到标准体重的50%或更低。鸡体消瘦,羽毛松乱,双翅下垂,呈“飞机”样,鸡冠、腿脚皮肤苍白。大群粪便细软,含水率高,部分腹泻,排棕红色至黑色稀便。发病速度很快,若不及时发现治疗,3~5天就能发展到大群的80%以上。
3 病理变化
病鸡消瘦、严重者胸骨如刀状;颈椎两侧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嗉囊充盈,内有黑褐色酸臭液体;胆囊颜色由绿变暗,胆汁外溢;腺胃外观由椭圆状变成球状、肿胀,手感变硬。剖开腺胃,腺胃乳头水肿明显,挤压有乳状液体流出,胃壁变厚。肌胃角质膜有溃疡,不易剥离,剥离后肌胃内壁有出血。病程较长严重鸡只,腺胃胃壁变薄,乳头消失,剪刀可刮出浅粉色液体。肌胃糜烂、溃疡甚至穿孔,肌胃角质膜外观粗糙呈老树皮样,颜色黑绿或黑色。腺胃肌胃连接处不同程度糜烂、溃疡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
4 防治措施
4.1 育雏期间注意温度与湿度的控制,进雏前温度只要30℃~33℃左右就可以了,当鸡雏进鸡舍之后慢慢升温3℃左右,第一天饮水中不要用什么药,全天饮水中加葡萄糖和VC以预防运输途中鸡群脱水和应激。
4.2 育雏期间不要用太多的对肝肾功能刺激较大的药物,例如有的养殖户用痢菌净开口,这样会造成鸡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前几天也不要用腺胃炎的西药,可以用些纯中药来预防。
4.3 特别是夏天和秋天,有的养殖户为了省事一天就喂一次料,全天的料一次喂,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不仅造成饲料浪费而且还会造成饲料的发霉变质,诱发腺胃炎的发生。
4.4 前期在饲料中添加些脱霉剂,杀灭霉菌,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在发生肌胃炎、腺胃炎时,除了吸附霉菌毒素,杀灭霉菌外,同时要修复胃肠道,恢复消化道机能,保证良好的消化吸收。
4.5 注意鸡痘,特别是眼型鸡痘继发感染腺胃炎和腺胃炎继发感染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
4.6 从大的、知名度高、信誉好的育雏厂家购进鸡苗,以减少垂直传播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