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每一次买买买,都在影响孩子的财商

2021-10-26大J

投资与理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钱观财商汉堡

大J

前段时间,我讲过一句,自己很爱买鞋,之前几年的“全部资产”就是一墙的鞋子。有位朋友留言问,你这样不节制地花钱,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启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们的每一次买买买,都在影响孩子的财商。

区分“需要”和“想要”

开始时间:2岁+,或者从孩子开始提买东西的需求后就可以开始

这是我的第一条金钱观:财商绝对不是压抑自己什么都不买,但需要学会区分“需求”和“欲望”。

需求是我们一定需要的东西,没有它们,也许我们就无法生存;而欲望是那些有了会挺好,但不是必须的。

照顾好自己需求之后,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有了这个意识后,我和小D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引入“我需要”(需求)和“我想要”(欲望)的区别。

我们需要米饭,不然我们就会挨饿。我们有时想要冰淇淋,但即使没有,我们也不会挨饿生病。

面对我们喜爱的东西,更要帮助区分需求和欲望。

我需要床,因为没有床,我们就无法休息,就会不舒服。我也需要甜甜圈,不然我会饿,但那甜甜圈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吃的吗?嗯……好像不是。什么才是我们每天需要吃的,让我们不饿的呢?米饭、面条、牛奶,那你是需要甜甜圈,还是想要甜甜圈呢?嗯,想要。

当然,这并不会100%那么精确,毕竟人都不是理性的动物。

比如我到现在还觉得买鞋子和包是我的需求,经常很累的时候买一个,真的立马满血复活了(捂脸)。

孩子也是如此。所以讨论这些,不是非要把“标准答案”去强加孩子,而是开启这样的思考和对话。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会慢慢调试,找到合适她的金钱观。

与“欲望”共舞

开始时间:3岁+,或者孩子掌握“需要”和“想要”概念后

每个人都是受欲望驱使的,大家不要害怕有欲望。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有了欲望,才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

如果每个人都安于需求,那么发展就会停滞。但人必须学会和“欲望”共舞,而不是被欲望控制,这是我的第二条金钱观。

我从工作后就爱买,最夸张的时候真的是“月光”。要知道,我2006年的月薪已经差不多接近一万了。

后来,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把每个月的工资进行规划,这是我第一任职场老板分享给我的。

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消费,应对日常的需求;第二份是储蓄;第三份是做慈善。大家可以自行调整比例。

面对自己的欲望,超出需求的那些东西,就可以进入愿望清单。

比如我想买一双鞋,那么我就从每个月的消费那里强制性地节省一笔钱,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就能获得那双鞋。

这个方法让我很受益,一方面我没有完全不顾或者压抑自己的欲望,但同时也不再‘‘入不敷出—了;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太随意花掉的小钱。

我们的孩子都还太小,并没有太多可支配的零花钱,但是“愿望清单”这个概念是可以借鉴的。

我个人是不主张打压孩子的欲望的,尤其不要把自己不想花钱,变相包装成“为了孩子”好来打压。比如,你这个孩子怎么出门总要买东西?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你怎么不知道体谅呢?从小那么爱买,长大后肯定是个败家精!

本来只是“买”这件事,却上升到了“孩子”这个人,这些评价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却无疑在孩子心里敲开了一个洞,那是匮乏感的“空洞”。

当然我也不建议大家无休止地,甚至超出消费水平地去满足孩子。其实,每一次孩子的开口想要,都能看成一次成长机会,学会怎么和欲望相处。

金额小的东西,可买可不买的,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先拍下来,等待会逛完了一圈,我们把所有喜欢的都看一遍,选一样。

有一些超出预算的“大件”,可以和孩子制定到愿望清单里,告诉孩子,下一个节日或者生日,如果还喜欢,就去买回来。

提前说,孩子也许会因此哭闹,但这个处理方式和我们管教引导孩子的任何方式都是一样的,坚定原则,共情安抚,事后复盘。如果你因此而想想算了,就买吧,那么你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金钱观到底是什么?育儿的原则其实就是我们三观的体现,不需要和我一样,但需要时刻明确一致。

制定愿望清单的过程,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现状,并不是所有东西他想要的都能立刻等到,这对孩子成长有益。

也給了孩子一个方法,学会控制冲动,有时过几天再去看这个愿望清单,也许就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想要了。

效用的边际作用

开始时间:4岁+

这是我的第三条金钱观。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意思是消费者对于服务或者商品的消费的相对满意值。

我知道概念比较抽象,我来和大家解释—下。

我前几年非常热衷于双十一,几乎要连着好几天熬夜,看活动计算折扣。有时为了凑单,还总是去买一些我以为“也许我会用到,但其实用不到”的东西。

我们以为自己“赚到”了,但熬夜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真正少花钱并没有成正比,而且还买了更多不是必需的东西,反而是额外付出,这就是效用很低。

但人的本性都是爱占便宜的啊,这是我深刻认识到的,所以觉得更应该从小让小D有这个概念。

我们曾经去吃汉堡,我和她已经决定了买两份套餐,结账时收银员说,现在这个汉堡,第二份半价,问我们要不要来一份。

有优惠肯定要来啊,但后来我们两个人为了吃下那个额外的汉堡,都吃撑了。本来很喻悦的一顿饭,期盼很久的快餐,也变得不好吃了。

我后来就和小D开始了这样的对话。

我本来好喜欢吃这个汉堡的,我们也期待了很久了为什么今天吃完一点都不开心,反而觉得很不舒服呢?

我们吃太多了,你看我们的肚子。

嗯?不是越多越好的吗?

这句话说出,小D沉默了,我意识到她的小脑瓜在思考了。等了一会,我告诉了她我的答案:当我们拥有了超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后,这个东西就是负担,而不是快乐了。

比如,吃一个汉堡刚刚好,我们就会很开心,但为了优惠,再去买一个汉堡拼命吃下去,我们都会不舒服。

再比如,有两个娃娃,你会很开心。但如果有一屋子娃娃,你就不会开心了,我们都会犯愁,娃娃住了我们屋子,我们住哪里啊?

拥有“效用”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更全面地评估,什么才是真正“赚到了”。

钱的时间价值

开始时间:5岁+

这是我的第四条金钱观。钱的价值不只是此刻纸面上的价值,它是和时间相结合的,比如投资,就是拿现在的价值去买未来的收益。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还涉及不到这么深,但有一点需要让孩子理解,钱不只是当下的货币价值,而是用钱换来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们家之前人手了一台扫地机器人,那天东西到了后,我就和先生在嘟囔,这个小玩意没想到这么贵啊?

小D听到后就凑过来问,这个很贵啊,那是不是不划算啊?

我们立马觉得这是个“可教育机会”。先生拿了手机里的计算器给小D演示:这个扫地机器人400美金,单看价格真的好贵啊,400美金,我们可以买一周半的菜了。

但我们想一想,机器人如果每天给我们家扫地一次,根据质量预估,可以使用3年。

我们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少?一天才3毛多,这么看是不是很划算呢?

我在旁边又进一步补充道:“你再想想,以前妈妈总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和你说,妈妈要先把屋子扫一下。现在因为有了机器人,妈妈就有了时间可以和你一起玩,或者休息—下。这么看,一天的3毛钱,是不是花得很值呢?”

有了这个概念后,有时小D自己也会盘算,今天妈妈答应给我买冰淇淋,这2元5毛,我是立马吃掉呢?还是省下来回头攒到20元买个娃娃呢?

我基本不引导她这方面,因为对我来说这没有绝对对错,但我希望她可以有这样的思考。

关于财商,可以谈的还有很多,篇幅關系就先到这里。

财商的核心是关于金钱观。金钱观之所以最后有个“观”,是因为它本质上是和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联系的。

每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不同,包括我上面分享的所有一切,都可以不同意,三观这件事本身就没有绝对标准。

但我始终觉得,财商不该只是教会孩子认识货币,或者一味地省钱,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选择,如何和钱做朋友,如何让钱成为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

赚钱也好,花钱也好,其实最值钱的永远都是背后的认知模式。

一点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猜你喜欢

金钱观财商汉堡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一名小学生的金钱观
财商教育在小学
论莎士比亚的商业观
创意无限的另类汉堡
美国最赞汉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