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一八事变90年:当今日本为何仍有战争冲动

2021-10-26

新传奇 2021年39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岸信钓鱼岛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90年后的今天,日本当局以钓鱼岛为支点煽动民众对华敌视情绪,鼓吹所谓“中国入侵”,渲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针对中国进行扩军备战……东条英机们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军国主义幽灵却以另一种形式仍然活跃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中。90年了,日本为何仍有战争冲动?

“我既赞同也反对兄长的看法,他小声地说起,东条毕竟是伟大的。”这是1949年,日本战败4年后,一个日本人写的短歌。也就是说,在东京审判结束仅仅1年后,日本舆论就从对战争罪行的揭露走向了对战犯的同情。这样的恶果至今仍有遗毒。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90年后的今天,日本当局以钓鱼岛为支点煽动民众对华敌视情绪,鼓吹所谓“中国入侵”,渲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针对中国进行扩军备战……

东条英机们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军国主义幽灵却以另一种形式仍然活跃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中。

荒诞无耻的套路:将别国领土说成是自己的“生命线”

9月16日,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播出的专访中称,“台湾发生的事与日本直接相关”。他给出的所谓理由是,台湾处在日本的“能源生命线”位置,“日本90%的能源是通过台湾周边地区进口的”。

除了岸信夫,其他日本政府高层近日也就台湾问题频频发声。日本防卫省二把手中山泰秀不仅公然将台湾称为“国家”,还声称台湾与日本的距离非常近,就像鼻尖到嘴巴,所以日本会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则宣称,如果发生“重大问题”,日美将“不得不共同防卫台湾”。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则大放厥词,以台湾“有可能立即发生造成重大影响事态”为由怂恿日本政府修宪。

如此這番“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暧昧表述,和90年前将中国东北公然宣扬为“关系日本存亡”“是日本生命线”的论调何其雷同。

日俄战争后,日本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在1930年前后,事情起了变化。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东北农产品价格一落千丈,日本在东北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受到动摇。同时,中国国内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蓬勃高涨,拒绝日本新建铁道线路。这一系列日本所谓的“满蒙问题”,从1930年底开始频繁出现在日本媒体中,再加上政客刻意渲染的“满蒙特殊地域论”,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被蓄意煽动起来。

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当时就鼓吹,日美必将开战,及早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唯一活路”。将别国领土说成是自己的“生命线”,借机渲染战争威胁,这样荒诞无耻的套路,日本似乎想在今天重演。

鼓吹“中国入侵”:日本屡试不爽的国内舆论铺垫手段

在CNN的专访中,岸信夫还就钓鱼岛问题做了“非常罕见的表态”。他竟然妄称,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和其他国家没有领土纠纷,钓鱼岛无疑是日本领土,也理所应当作为本国领土予以保卫”。怎么保卫呢?岸信夫强调,“针锋相对”“以舰对舰”。就在近日,日本右翼势力企图乘坐快艇突入钓鱼岛实施所谓“登岛行动”,被中国海警船驱离。

CNN评论,日本正在钓鱼岛周围划下一条“红线”,并为中日之间可能的“摊牌”做好准备。事实上,岸信夫发表的这番言论,只是近一段时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系列挑衅行为的一个高潮。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确凿无疑的。然而,2012年日本单方面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后,钓鱼岛就成为东京挑动民众反华情绪的支点。

“中国入侵”,这不仅是右翼媒体的宣传,还出自日本防卫省。它宣称,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海警船只“进入日本领海,或日本陆地12海里”一共88次。而在毗连区,“中国有851次入侵”。

最近十年,日本舆论中频繁出现“中国入侵”这样的刺激性字眼。日本产经新闻副社长佐佐木类在2019年出版的《日本复活:击退中国的“悄悄侵略”》一书中,甚至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疑问:“日本会不会因为中国不使用武力‘悄悄入侵而成为其‘自治区,从世界地图上消失?”

九一八事变已经90年了,二战结束也有76年了。大多数日本人是和1945年以后的历史对话,他们很少有人会把过去的战争和当今的日本联系起来。战争历史离他们很远,而“中国入侵”近在眼前,大多数日本人自然容易被煽动起来敌视中国。这就不奇怪,为何最近几年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仅在10%左右。

90年前,日本国内也出现过一波反华民族情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很多日本人骨子里认为,“满蒙地区”是日本人以大量金钱和无数人员牺牲才获得的“神圣土地”。因而,媒体不断渲染所谓“满蒙危机”,日军非法间谍事件被歪曲宣传为“排日”“侮日”,政客、官僚趁机警告日本在“满蒙”的生存权“将陷于土崩瓦解”,以致民众纷纷指责政府对华“软弱外交”。

于是,日本国内屡屡掀起反华风潮。当时的新闻报道以及逐渐普及的广播,都有了不少美化军国主义的报道,对华动武氛围渐浓。就这样,通过单方面信息灌输和洗脑,并用极端词汇如“中国入侵”妖魔化中国,以此煽动日本民意对抗中国,成为日本屡试不爽的国内舆论铺垫手段。

“战争准备”:日本准备打一场大战?

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日本“侵略中国、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正式形成。其内容尤其强调,如果动荡蔓延到“满蒙”地区,日本的特殊地位与权益就有受到侵害的危险,届时日本必须断然采取自卫措施。这就预示着,九一八事变或早或晚必然发生。1931年前后,日本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危机成为了导火索。

1927年3月,刚刚迈入昭和时代的日本国内发生金融危机。两年后,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欧美各国自顾不暇。苏联正致力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日本就想趁机在中国东北发起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进而实现由“征服满蒙”到“征服支那”,再到“征服世界”的帝国梦。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频繁制造事端,策划皇姑屯事件、制造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进行连续的军事演习,到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真正发动攻势时,不少中国人却误以为关东军还在搞演习。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岸信钓鱼岛
62年前,安倍晋三外祖父也曾遇刺
日媒:日防长想拉柬埔寨牵制中国
《红旗周报》有关九一八事变报道的分析
安倍胞弟入阁守护家族政治荣耀
年初六,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安倍重用弟弟强化“安倍外交”
论九一八事变后三江地区民众自发抵抗的原因及途径
日“调查团”零距离驶近钓鱼岛
中国警告日本停止在钓鱼岛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