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分析
2021-10-26廖达辉
廖达辉
伟大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0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居于世界前列,社区如何为老年人同时提供生活支援和医疗护理,已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老年社区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老年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促进跨代交流与睦邻友好的社区形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其中,住宅以及相关配套的建筑、环境与设施均要落实适老化设计,保证老年人居住空间与环境的安全便利、健康舒适。
1 适老化设计概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期相对较晚,但是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根据相关预测,我国将在2022年进入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14%。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这一过程,我国只用了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瑞典,也快于其他的主要发达国家。面对快速增加的老年群体,我国早在2000年就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更是将老年问题作为重点内容来抓。2011年、2016年我国分别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养老服务提出了实施意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然而,从我国目前居住社区的设计情况来看,主要是将居住群体统一为身体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来考虑,未能够基于老年群体特征开展针对性设计,以致老年人实际居住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这与我国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趋势不相符,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适老化”这一设计理念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的适老化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从适老化设计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外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系统与标准,但是因为国情差异以及老年人实际心理、生理特征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直接借用国外标准,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围绕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展开详细分析。
2 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点
从我国“9073”养老模式角度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应对老龄社会的关键,机构养老主要起到支撑作用。据调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依旧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无法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因此,文章主要从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出发,分析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点。
2.1 基于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点
(1)居住空间与设施布局方面。适老化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两大要点:①安全性设计。基于老年人生理特点,存在卫生间摔倒、突发疾病等风险,卫生间建议选择防滑材料,设置通风设备;老年人卧室应靠近卫生间,家具等摆放时避免尖锐角、突出物,降低老年人夜间如厕摔倒风险;坐便器旁设计扶手、放置药物的小空格和报警器。此外,在老年人家中应设置烟火报警器、声光一体警报装置等,以及时警示老年人家中事故。②便利性设计。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便利性设计,设备、用具高度与身高的关系如表1所示。老年人家中储物柜高度以610~1831mm为宜,洗脸盆、灶台适老化高度为669mm、793mm。
表1 设备、用具高度与身高的关系
(2)家庭环境方面。通常老年人视力有所下降并对眩光敏感,家中照明系统设计需考虑实用性、舒适感等。①卧室的平均照度<50lx,营造光线柔和的环境,部分老年人有在卧室读书看报的习惯,可增加局部照明,书桌照明>300lx,床头灯照明>150lx。②餐厅,厨房、卫生间属于老人与其他亲人共同使用场所,可结合各个家庭实际需求来设计。
家中色彩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具体如下:①老年人辨色能力下降,生活用品、装放药物的器具应避免采用相似色系,以免出现吃错药的情况;②老年人更加偏爱古朴、沉着的颜色,建议家中装饰以柔和色彩为主,关键部位选用明亮色彩,防止引发老年人消极情绪。
2.2 基于社区养老模式的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点
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享受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社区养老的适老化设计主要是增加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社区养老意味着社区内老年人占比较大,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因而在公共设施方面必须重视无障碍设计。例如,基于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参考相关规范,坡道坡度宜控制在1∶20~1∶12,宽度>1m,选择防滑材料,保证乘坐轮椅的老年人安全;公共楼梯坡度以30°为宜,抬步高度、踏板深度控制在160mm、280mm,便于老年人攀爬,且可提高火灾时老年人疏散效率;楼梯两侧设计扶手,并设中间休息平台,便于老年人休息。
此外,有条件的社区应通过先进的设施设备安装,收集老年人各种生理数据,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跟踪检测,提高社区老年服务水平。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案例工程项目为某老旧小区,建设用地不规则,占地面积约820m2,建筑面积约1151m2。该小区建筑结构相对复杂,早期为菜场,后因功能改变设置轻钢结构夹层,第一层为超市,第二层为职工宿舍。小区周边设施齐全,通达性好,用地内存在2处小内院,主体建筑空间高大,室内外改造有利。但是,该小区浇筑较为简陋,且年久失修,安全性较差,适老化改造难度较大,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适老化设计要点
基于该项目的特殊性,要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性与健康性为目标,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采取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方法。
(1)空间布局设计。①功能整合。针对项目多元功能与有限建筑面积之间的矛盾,该项目适老化设计中,对相关功能进行了合并,并调整面积分配,具体如下:设计公共服务大厅,一楼设置服务用房,每周定期提供理发、维修、心理辅导等服务;空间分时利用,提高公共空间复合利用率,包括餐厅+综合活动厅,楼梯间、电梯厅+展厅,多功能厅+电梯厅。②挖掘空间潜力。该项目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体量不可更改,主体建筑梁下净高5.1m,适老化设计需充分利用原有建筑面积指标,在2.8m标高位置设夹层,满足更多功能需求;西侧一层建筑顶部设温室,获得有效面积,用于景观康复治疗,同时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的绿化景观。
(2)既有建筑改造设计。①安全疏散设计。社区东侧设建筑主入口、内院次入口,北侧设内院主入口,形成多向疏散流线;设计室内缓步楼梯,并在内部疏散条件最不利位置利用一层屋顶平台设室外缓步楼梯,提高老年人疏散安全性。②结构安全设计。项目经结构安全鉴定显示综合抗震能力不足,需实施加固设计,具体要点包括北侧砖木建筑保留,结构安全度最低的南侧、西侧建筑翻建,主体砖混排架建筑改造并加固。③内院中庭改造设计。项目适老化设计中,根据场地条件调整既有内院空间,增加外墙长度,改善室内采光;主体建筑南部设计1处通高中庭,屋顶设计天窗,提高采光率。
(3)适老生活环境设计。①无障碍交通流线设计。其包括电梯设计、多元路径设计、多条洄游动线设计、缓坡设计,保证轮椅便利通行,减少人流拥挤情况。②适老化细部设计。其包括防滑地胶、地砖、连续扶手、轻便家具设计,且要做好色彩标识,帮助老年人快速辨识不同功能分区,并增大卫生间、呼梯按钮等标识的尺寸,扩大走廊空间,便于老年人使用与出行。③室内适老化设计。采用开放式餐厅设计,建筑外立面、内墙重点部位等运用传统灰砖与木材,为老年人营造亲切的家庭氛围。
4 结束语
在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适老化设计得到了广泛关注。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求适应老年人实际需求,根据老年人身体尺寸,确定老年人活动空间尺寸、设施产品尺寸等;在照明环境、色彩环境设计上,应考虑其对老年人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切实打造安全便利、健康舒适的老年居住空间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