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推广
2021-10-25王斌
王斌
摘要:农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水资源遍布不匀、水资源紧缺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产业布局的关键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在社会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推动农业高品质发展及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日照市东港区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整合原国土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部门高效节水示范县.发改部门农业投资项目,对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字方针,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累计计划完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19650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鼓励开展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體化和智慧灌溉农业建设。项目涉及东港区8个镇街道,194个村,受益农户86822户。可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作业的时候,将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其中非常重要,进而节约更多的水资源,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整体发展。
1 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1.1 微灌技术
在我国农业产业水利实际灌溉的时候,微灌技术属于经常使用的方式方法。因为此技术的成本支出非常少,获得比较理想的节约水资源效果,保证水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保证节约水资源的实际成效。在压力产生的重要作用之下,使用喷头喷洒水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
1.2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土壤实际运用的水平,实现水压的增加,经过水压实现大面积的喷灌。因此,需要保证水资源的压强,由比较低的位置向高处展开喷洒,这样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广泛合理运用。使用此技术可以保障水资源的实际运用质量,有效拓宽具体的灌溉面积,保证农作物被广泛灌溉。
1.3 滴灌灌溉技术
滴灌技术就是借助管道将灌溉用水运输到农田中,然后从管道上设置的小孔处将水源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这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较之地表灌溉数量可节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较之喷灌技术可节水15%到25%。并且滴灌系统可以做到十分精准地控制任何一个灌输器的出水量,使得灌溉的均匀度基本维持在85%到90%。与此同时,因为这一灌溉技术是在低压状态下运行,能耗相对较低,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几乎全部类型土地及农作物的灌溉。但这一技术中使用的滴水器及毛管都较为细小,很容易因为水源中的泥沙等物质出现堵塞问题。
1.4 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
之前的农田灌溉方式,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需要人工作为支撑,但是这就带来了灌溉不均匀及时间不稳定的问题,并且还会因为区域的高低,导致土壤蓄水出现不均匀的问题,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整体生长质量,受到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得以发明,这一灌溉技术下的灌溉系统主要是由储水器.进出水管.电机等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储水器为圆柱形,在其底部的左边及外壁上需要分别安装进水及出水管道,同时在进水管的位置上设置水泵,出水管则是支架固定在储水器上。
2 如何有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1 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群众节水意识
提升农民节水意识及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同感,是推广和发展节水技术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接受程度,政府机构有必要加大扶持力度以及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针对新技术的营销和推广.新预防措施的应用,可先创建先进村庄,树立模范典型,展现实际效果,鼓励农民学习先进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积极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此外,水利专业人员应努力帮助农民提高使用优质节水设备的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农民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知识欠缺问题,提高农牧业水资源利用率,加快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推广速度。
2.2 做好节水灌溉的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做好节水灌溉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保证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高效性,这是提高节水灌溉成效的重要保证。因为有关人员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要想保障节水工作的顺利展开,要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与观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展开实际操作活动。各个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并不相同,某些区域的水资源可能十分充足,在节水灌溉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样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某些区域的水资源十分匮乏,此时应该强调的是做好节水工作,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广泛融人其中。与此同时,也应该结合农作物在各个时期对水资源的具体需要情况,保证水资源灌溉活动的顺利进行。某些农作物在开始生长的时候,不会使用比较大规模的灌溉方法,如若农田十分干旱,需要使用滴灌手段保障农田当中水分的足够性。因此,使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不只是可以节省更多的水资源,也保证实际价值与效益。
2.3 资金保障力度的增强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想要推广如上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各地区政府需要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做出相应的优化,以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任务.标准及其成本变化作为基础,在节水灌溉系统及技术的推广上投人合理财政资金数量,并且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将地方的支出责任及时落实,其中承担主要财政责任的是省级财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一些财政情况较好地区,在投人国家固定标准资金数量的基础上,适当提升财政支持力度,以便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足够资金支持。
2.4 全面优化种植结构
根据区域具体发展的情况,要明确农作物中职的具体规模,对农田当中的具体种植结构展开科学合理的调节,使用新型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把新型农作物实际种植手段运用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节水灌溉技术实际运用的重要性。使用科学合理的推广宣传方法和手段,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宣传。在此过程当中,指引农民意识到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一方面保证农作物实际种植的水平,另一方面保证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抛弃过去的灌溉技术,实现技术创新和变革。因此,为了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运用,实现农田当中种植结构的全面合理优化,这对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而言不可取代。
2.5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在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要想在实践意义上应用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必须确保运营和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并加以区分。根据每个区域的细节制定灵活的管理计划。在整个过程中,当地政府可参与到节水灌溉系统的运作管理中,协助创建包括每个参与方的田地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优化并完善管理机制。
结束语
项目建成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25万亩,年节水量约820万方,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今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政府必须在提高资金保障幅度的基础上完善基本建设示范,引领田地,进而逐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1] 白国玉.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推广[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2):66_67.
[2] 文云霞.刍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应用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117.145.
[3] 陈宏.易尔霖.干旱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技术实践研究与推广[J].南方农机.2020.51(16):65_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