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研究
2021-10-25刘柳绽
刘柳绽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然也就催生了很多新生事物的出现,其中,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优化,需要和实际生活之间高度整合,毕竟这一项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内容要素最终还是要为实际生活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文章在研究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首先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之后将人工智能和实际生活的高度整合对接的举措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期望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实际生活。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活动;实际生活;联系举措
一、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爆炸的一个时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水平的提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在很多高校当中,人工智能也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被给与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人工智能教学活动的发展和进步,在探索过程当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经验积累。笔者认为,将人工智能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进行整合对接,这也是充分激发起学生们学习潜能、有效彰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个关键手段。为此,文章在研究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首先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之后将人工智能和实际生活的高度整合对接的举措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以期能够通过这些措施的切实落地,可以让高校的人工智能教学活动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二、人工智能基本内涵
人工智能也被称之为是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安德里亚斯·卡普兰和迈克尔·海恩莱因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整个社会、对于各个行业领域、以及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后劲更是十分强劲,有诸多无限可能。在高校当中,这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有优势的教学方法作为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预期效果和目标的实现。
三、人工智能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策略
具体来说,将人工智能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整合对接,这可以让学生原本对于这一个学习领域的抽象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很多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还停留在大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领域之上,但是借助于这一个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对接,可以让学生的眼界和思维都得到无限拓展和延伸,都能够让学生们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的能力得到优化。可以说,两者的高度整合俨然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必然举措。笔者在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归集和整理以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认为主要可以从如下的两个层面上采取举措。
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敢于打破教材的局限和束缚,通过更多的生活资源和生活素材的导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自身的眼界得到不断拓展、同时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人工智能可以说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的优势作用也变得更为明显。薄薄的一本教材难以承载当中的人工智能热点话题和关键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和接受能力,进行一些延伸性资源的采集和整理。当然,这些资源一定是要与课本教材的内容高度契合的,因为课本教材的重要性在教学当中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生活化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也并非是漫无边际的教学模式,也是要充分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指引的。最终,在课本教材的支撑之下寻找到更多的附加内容,也可以让整个人工智能教学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多元、更加丰富。人工智能本身就带有“灵活性”的的突出特征,在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延伸的课堂环境当中,也会让教学的效率倍增。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还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机会。当然,这也是完全契合教育体制改革核心要求的一个关键举措。人工智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是一种可触摸的事物,其中的抽象性属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倘若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的实践观察机会、以及探索挖掘机会,那么取得的教学成效自然就会是十分明显的。当然,这也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校内的发展来看,可以积极构建实训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去进行自我的探索、操作和体验;从校外来说,要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当学生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内部的时候,也就会对人工智能的核心要义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和体验。
当然,生活化教学的举措并不仅仅局限于如上的两个维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还要积极去探索新路径,这样才能够实现新效果。
四、结语
人工智能,这是互联网、信息化环境之下所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实现人类作业模式和智能化作业模式的高度整合。可以说,这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是源于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还是要将其回归到生活当中、还给生活。文章从人工智能生活化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创新两个维度上出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当然,生活化教学的举措并不仅仅局限于如上的两个维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还要积极去探索新路径,这样才能够实现新效果。总之,人工智能和生活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是未来的关键发展趋势,这种发展模式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当然,广大的学生主体也应该积极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旭明.自动化方法在教育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術与软件工程,2021(17):186-187.
[2]郑路,周莎,刘蔓青.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探索——基于会计招聘信息的大数据分析[J].大学,2021(31):106-109.
[3]褚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挑战与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23):50-51.
[4]杨现民,张昊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3):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