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治分析
2021-10-25杜平付豪
杜平 付豪
摘要: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引领。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采石挖矿伐木修路等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导致由外力破坏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现象屡发不止,且破坏的频率越来越高、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由于输电线路自身存在面广、点多、线长、长期暴露野外等特点,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输电线路极易受到破坏。这种趋势已经成为电力公司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关注和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全面归纳外力破坏输电线路的现状,深入分析现状暴露出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防治
一、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情况的现状
(一)外破情况分析
1.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8月,110千伏至220千伏输电线路一千多条,总长度达到几万多公里,近17万基杆塔。110千伏至220千伏输电线路发生外破故障311条次。原因主要为异物短路,165条次,占比53.05%;机械97条次,占比31.19% 烟火短路11条次,占比3.54%、基建施工10条次,占比3.22%。 其他类28条次,占比9.00%。
2.2016年至2021年8月,110千伏至220千伏输电线路外破故障月份较多的是:4月、5月、6月、7月,分别为50条次、34条次、40条次、47条次,四个月总外破故障跳闸次数占比54.89%。
(二)输电线路外破现状
侵占输电线路廊道,违章建房、堆物(杂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取土、挖塘、绿化植树、打井、架设附属物等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大和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又不断出现新违建物、新种植物、农用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廊道内飞行,操作不当等现象,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加大了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难度,由于该类现象发生频率高、分布广、难化解,是外力破坏输电线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分析
1.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提前获得各类在输电线路廊道内施工的信息(规划、道路、管道、建房等),事前预防,提前介入。
2.建立有效的属地化管理机制,发动全员参与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内部和外部建立沟通机制,内部将地域(所辖输电线路)部门和运维单位一并纳入外破跳闸考核机制。
3.充分发挥属地化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异物短路跳闸,要划分特殊重点区域进行治理。运行班组在进行巡视线路和特巡保电线路时,增加对线路廊道内及廊道附近异物进行清理工作。特别是大风天气前后,增加清理线路廊道异物清理工作的频次。利用政府(村委会、社区、党支部联合等)力量,发动群众对线路廊道进行清理,并做好监督。
4.坚持“三依靠”原则,“依靠当地政府、依靠公安机关、依靠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协调整治外力破坏隐患问题。
5.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够及时。不只是签订安全告知书和施工协议书上。要有具体的措施,如:安装警示牌、警示桩、警示棒、防撞墩。要求施工单位安装限高架、堆土、停工等。
完整的护线体制建设,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政企联合、警企联动的“五位一体”的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模式,使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可控、能控、在控。
三、建立防外力破坏护线体制建设
(一)防外破工作“人防”措施
1.分区分管,责任细化
在专门设立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班组中,设立小组,划分区域,实现分区分管,责任到人的精益化管理,减少遗漏点,提高防外破工作工作质量。
2.动态巡视,查找隐患
(1)各区域负责人每日上报巡视计划,并根据计划内容对所辖区域线路进行巡视,针对输电线路点多面广,要做到强力度、短周期巡视,做到月度巡视全覆盖,重点线路频频巡,实现隐患早发现、早上报、早消除。
(2)及时掌握线路通道附近施工作业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发现外力破坏隐患要责任到人,专人负责,一盯到底,加强特巡、特护,24小时掌握隐患动态,对施工场所进行看护值守,防止野蛮施工。
(3)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输电线路廊道及附近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外破隐患,及时制止并跟踪,重要线路和密集廊道建立可视化。
3.大力宣传,有效预防
(1)输电线路运维单位根据掌握的施工区域,及时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提前进行书面的危险点告知,并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发放《电力法》、《電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手册》及外力破坏的警示图片,将可能因违章施工引发的外力破坏事件对电网、对客户和对自己的危害进行宣传培训。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每辆大型机械操作者宣传到位,从人员的思想源头对外力破坏事件进行预防。
(2)输电线路运维单位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范围、作业方式及临近电力设施情况进行向公司备案,做好相关记录,并通过局域网进行实时更新公示以便查阅交流。
(3)做好特种施工车辆的统计和管控工作。协同武装保卫部开展特种施工车辆排查,多手段、多渠道做好特种施工车辆的统计,做好电力安全知识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提示,提高特种施工车辆驾驶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二)、防外破工作“警企联动”
加强与地方警方协作,定期联系辖区内公安机关,进行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对于部分施工单位违章野蛮施工导致外力破坏事件发生后,态度恶劣,拒不承认的事件,在积极收集有力证据,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申请警方介入,以《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对应条款进行经济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形成惩防结合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防外力破坏工作,关键是事前预防和防范,只要采取严防值守的态势,努力构建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大力支持,加强预控,在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坚持政企联合和警企联动机制,强化落实,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多部门合法有效的管控手段,紧紧抓住就地群众护线员的前哨作用,及时掌握第一信息,及时排除各类隐患,同时加强专业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全员工作责任心,积极开展输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整治,加大现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员防外破风险辨识能力,全面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确保输电线路大动脉的畅通。
参考文献:
[1]梁波,李文修,高宁.“人、组、技”联动 防范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J]. 农村电工. 2016(10).
[2] 方斐豪.谈谈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