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2021-10-25许艳辉
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现代教育充分与产业需求及行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化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以及教育链协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课程体系为研究聚焦点,在分析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优化的优势之后,提出其应用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计的对策建议,具体可通过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突出产教融合,同时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下的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平台等措施,以此促进电子商务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关键词:現代产业学院;职业本科;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2020年,我国教育部、工业和信息部联合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该建设指南强调,要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本科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下,增强本科层次院校与企业、行业等之间的协同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职业本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效率,同时,对职业本科课程体系自身的改革发展而言,也有着积极作用。职业本科的电子商务相关课程,是培养学生电子商务领域综合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其当前时期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设计优化对策,对改善电子商务相关课程教学效果以及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的优势
(一)有助于基于电子商务专业搭建有效的校企合作、产教协同载体
在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中,其倡导院校、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多方参与,构建互利互赢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此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于职业本科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而言,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是其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然途径。而在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院校与电子商领域的相关企业、产业等主体在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电子商务产业需求的人才类型与院校的人才培养供给的衔接度不够,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产与教的有机协同。与此同时,处于电子商务企业一线的最前沿且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无法与职业本科类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资源科学整合,各方合作协同育人的层次尚且处于较浅状态,电子商务专业领域企业参与职业本科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深度依然有所不足。现代产业学院模式是校企合作、产业融合的另一种组织形态,是基于该模式对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予以优化,有助于职业本科院校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技术、优质教学设备、管理体系、教学资源以及师资队伍等各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共建、共管、共享的方式,构建基于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机载体,以此实现多方互利互赢。
(二)有助于培养行业实际与产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侧重于学科知识逻辑的教学,缺乏将电子商务行业实际与产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其在电子商务课程内容与课程教学的具体安排层面与最新的电子商务产业技术及行业发展的衔接还不够深入,这就导致职业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行业环境中现代化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基于该背景而构建的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充分将行业发展及产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方向,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机整合多方力量及资源,同时,对各方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职责予以明确界定和划分,共同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现代化人才模式,如此能够较好地解决电子商务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与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及产业需求匹配度不够等问题。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体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将区域创新资源与院校内部的教学资源深入融合,有序探索电子商务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维度的改革创新,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寻当前行业实际与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有助于更为高效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现代化人才。
二、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突出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强调的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机衔接,因此,职业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重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突出产教融合。职业本科有别于传统的本科院校的教育,同时,也不同于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的职业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标准来构建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进行多维度合作,确定电子商务行业各实际岗位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然后共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本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后再对课程体系予以完善,以此适应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的完善,要基于职业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模块,深化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及协同合作。具体而言,职业本科院校可充分调研及了解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变化及岗位需求变化,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丰富和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院校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动态,并通过有效交流确定最新的电子商务领域的职业标准,随后以此为依据更新教学内容,确保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契合。
(二)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下的电子商务理实一体化实践平台
在职业本科体系中,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要充分结合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而展开教学。在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体系中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计,需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践平台。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创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传统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比例相对要少于理论知识教学,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应在增加实践课堂比例的基础上,对校内实验室教学予以创新。具体而言,应根据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对职业本科体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的最新要求,对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室予以升级和改造。在布局层面,应将其与电子商务领域的实际职业环境相匹配;在设备方面,要注重各项专业设备及功能与电子商务领域企业实际生产相适应;在实训课程建设及实施方面,职业本科体系下的电子商务课程应与企业建立协同合作关系,从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的企业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及工程师参与到校内实训课程建设及实施的全过程,并对院校创新电子商务实训教学模式提供指导;在实训内容方面,应与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际项目相结合,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完善电子商务课程实训教学内容;在实训教学模式方面,职业本科体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需要始终重视学生对各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确保学生职业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切实培养。
第二,增强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利用该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特点之一。职业本科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离不开企业的全程参与。其改善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参与不足而导致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短板。职业本科院校应吸引建立合作关系的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将实际业务运营模式引入至校内实训基地。在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的的过程中,院校主要负责办公设施、实训场地、实训基地建设政策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而电子商務企业则负责独立或与院校共同对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及功能进行完善,确保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即能够满足企业实际业务运营需求,也能够符合职业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的要求。只有增强企业与职业本科院校在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中的共建和共管,并基于协同发展的角度有序推动电子商务实训教学,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在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人才培养的作用。
结语
在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改革,要始终坚持院校与企业的共建、共管、共享,只有通过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才能够有序推动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未来阶段,职业本科课程还需要深化探索院校与企业协同参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全过程的创新路径,以期促使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1]宋祺,孟利,张剑锋. 基于智慧建造的现代产业学院:逻辑与路径[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8):64-65.
[2]周剑锋. 基于“共享工厂”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探索[J]. 电子商务,2020(01):80-81.
[3]于振邦,梁忠环.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构建跨境电商专业集群的探索和实践[J]. 山东教育,2021,(22):57-60.
作者简介:姓名:许艳辉(1987-11),女,汉,山东省日照市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等。
课题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青年课题:《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职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JXQ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