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位分配优化及评价指标分析

2021-10-25李孺一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民航评价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业务不断增加,所肩负的责任重大。目前机场有限资源已无法满足民航发展,机场资源需要拓展,但大型项目耗时远远赶不上民航业务发展速度,高效合理分配机场资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逐步缓解民航业务发展所需压力是关键工作。

关键词:民航、机位分配、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越来越高,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近年超过20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而超过此旅客人次机场国际民航通用旅客容量划分标准上,已定义为特别繁忙机场,有效管理机场成为巨大的考验。机场停机位分配问题指考虑航班进离港时刻、飞机机型、航班類型、旅客和行李信息,以及机场停机位拓扑结构、运行规则、利用状况等,为每个到离港航班分配合理的停机位,是机场运行管理中的一个关键任务。民航运输作为旅客出行选择的方式之一,在旅客抵达航站楼后,关键一步即是找到乘坐航班的对应机位及登机口。一般需要考虑唯一性和独占性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即每个航班必需且仅需分配一个停机位,在其机位占用时间内,该停机位被其独占,不可为其他航班服务。

本文分析当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机位分配现状及面临挑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为机位分配持续优化及评价指标建立提供支持。

一、以大兴机场为例机位分配现状

大兴机场依据航站楼构型、机位分布、飞行程序等因素,制定4条机位分配基础原则:1.确保绝对安全;2.根据航路航线东西分区;3.适当拉开航班间隔,确保效率优先;4.提升旅客服务;从基础原则逐渐细分并建立了近机位分配原则、远机位及登机口分配原则,过夜航班分配原则等,通过计算旅客平均过检时间缩短登机门发布时间降低登机门变更可能性等。2020年大兴机场在同量级机场靠桥率排名名列前茅。

二、当前机位分配面临的挑战

机场机位资源是机场运行的核心资源,其分配工作是运行指挥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机场机位资源分配结果是否合理不仅将直接影响机场的航班起降、飞行区安全以及旅客的服务体验,也会影响周边的相关资源,如登机口、摆渡车、行李转盘等的合理分配。大兴机场当前主要面临的挑战,总结如下:

(一)对运行效率提升的挑战

大兴机场航站楼为五指廊构型,此构型设计是以旅客服务为初衷,但五个指廊内的4个港湾存在航班推出和滑入的运行冲突,相互制约,因此要在航班关舱门后,顺利的移交到推出,则机位分配必须要将该相邻机位的航班计划撤轮档时间留出间隔。2021年夏秋航季大兴机场日均执行航班超800架次,但近机位数量有限,通过航空器拖曳提升航班靠桥率,无疑加大港湾运行压力,运行效率接受考验,对员工的操作指挥能力挑战力度加大。

大兴机场的航班计划编排与机位量东西分布存在倒挂情况。导致高峰时段,所有西侧进出港机位全部排满情况下不得不将部分西向航班安排至东侧停机位,产生跨区滑行,从安全角度考虑对航空器滑行速度进行限制,由此滑行距离长则导致时间远超平均水平,可设想日均起降航班量逐渐突破高峰时,从而带来的运行品质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对服务质量提升的挑战

遇到特殊天气等情况造成航班延误,将会出现已经发布的航班机位及登机口变更,不论是旅客抵达航站楼打印纸质登机牌还是通过相关OTA平台等方式获取到机位及登机口信息,若发生变更,旅客稍有不留意航显信息或相关平台信息,都将会产生错失登机时间或航站楼内较大跨度的步行带来的服务声音。大兴机场秉承践行真情服务的理念,尽可能满足美好航空的出行需求。因此要尽量减少机位及登机口变更,以持续降低变更率或不变更为目标,无疑对机位分配带来的旅客服务质量提升的一大挑战。

三、机位分配持续优化及评价指标相应建议

(一)匹配航季运行特点,固定分配模式,提升智慧化分配水平

民航运行分为冬春和夏秋两个航季,两个航季中的航班计划有所不同,机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产生的运行特点尤为关键。例如大兴机场的地势相对首都机场较低,在冬春航季易发低能见度、大雾等天气,可以结合此特点,相对固定各航司拖曳数量及时间、各航线分配机位区域,将分配模式转化为代码程序,从人工、半自动化至自动化的转变,提升智慧化分配水平,释放人工成本。

(二)使用智能分配系统进行机位分配

投入使用智能分配系统,以AI算法为核心,以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为目标,融合吸纳大兴机场当前机位分配的业务规则,力争实现“机器为主、人工为辅”的机位资源自动化、智能化分配。智能分配系统上线后可自动完成机位分配,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并且定时可滚动刷新一次。通过机位资源智能分配系统的运用,可有效提升大兴机场靠桥率和廊桥周转率,实现机场运行保障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让更多航班停靠在近机位,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乘机出行体验。

(三)民航局统筹协调,结合机场定位,推进航班时刻优化

大兴机场以南航和东航为主基地航司运营,定位是世界级航空枢纽、是国家发展的新动力源;首都机场以国航为主基地航司运营,定位是世界超大型机场,是中国的第一国门。建议民航局统筹安排,结合主基地航司主运行航线航向特点及机场定位,推进航班时刻优化,削峰填谷,优先采取并加大时刻置换及奖励力度等。

(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挖掘关键潜能,多维提升分配能力

当前业内各级机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再是单一模式的航线产品的竞争,已转化为运行品质及出行服务体验的竞争。亟需建立机位分配评价指标体系,将安全、运行、服务角度指标按照比例纳入评价体系,不再是单一的考核运行指标或服务指标。形成事前分配、事中调整、事后评价固定动作。不论是航班正常性、旅客廊桥使用率、机位变更率、航班滑行时间等多维角度比较机位分配能力,从机位分配角度提升机场运行及服务品质,从众多机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客源。

参考文献:

[1]陈丰华.民用机场停机位分配管理能力建设与评价研究[J].民航学报,2020,4(04):19-24.

[2]刘畅,郝路,高峰,许幸,张文成,石丽娜.基于机场协同决策机制下的停机位资源分配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10(05):132-135.

[3]周晓宁,王凯,赵志奇,李杰.基于航空排放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0):362-367.

[4]沈笑云,于荟文. 基于机位匹配度的多目标停机位分配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公路学会,2018:13.

作者简介:李孺一 1996年03月,女,汉族,北京市,国企职员,本科,单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研究方向:民航运行管理。

猜你喜欢

民航评价
民用航空空中管制中的人为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构建第四代海事卫星民航客舱通信系统
民用航空导航信号的干扰研究
基于颜色特征的行李箱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民用航空统计跟踪系统评价:加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