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正贺:故宫“写字人”

2021-10-25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太和殿功力大修

人写的字是有情感的。我看到的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最好的书法作品,我知道什么是好。我在故宫这45年,就做了这一件事儿,静下心来干这件事,把它做到极致,真的挺好。

——董正贺

在故宫里,有一位专事写字的女书法家,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45年,她叫董正贺,为人很低调,很少有人知道景仁榜、钟表馆……除去这些熟悉的馆名,颐和园、杭州西湖等很多匾额、楹联都出自她手。

董正贺出生于北京医学世家,由于爷爷热爱书法,她耳濡目染,也练就了一笔周正大气的好字。她是1974年“进宫”的,被安排到陈列部,日常工作就是每天整理文物的档案、写各类展馆的介绍,這些工作繁复单调,但她一干就是四十年。90年代以前,故宫说明都写在抱柱上,字往往需要用油漆写,得有“力透木板背”的功力。最棘手的大多是写展览的前言,它是用裱宣纸写就,稍微错一点,就全部毁了。日复一日的书写工作,让董正贺练就了对空间布局的精准判断。平时只要有时间,她很爱沿着参观路线走走,听大家怎么说的。观众中,最有意思的反应是“没有人相信这个字是女的写的,都以为这是一个老头写的”。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场馆都采取了电子屏幕介绍的方式,但董正贺并没有觉得书法被冷落了。手写的书法有情感、有温度,这是机器印刷永远无法取代的。六年前她开始教北京各个区学校老师的书法,她觉得写字是开眼界,是各种修养在支撑,手上的功夫和眼睛上的都要有。

在故宫里,董正贺的书法依然随处可见。最让她自豪的,是2007年太和殿大修完工时,殿内匣子中收藏了她书写的《太和殿修缮工程纪事》。“若干年后,当太和殿第二次大修时,人们打开宝匣,就会想起这位很久以前在故宫写字的人。”

速写片段:梦想的实现是一个不停打磨的过程。董正贺由最初的一手好字得到故宫专事书法的机会,并刻苦练习使功力精进,她在嘈杂的世界中专注于一处,这份沉潜正是腾飞前的蓄势。只要专注于做好一件事,在无上限的完美中追求极致,每个人都能成为“故宫写字人”。

适用话题:梦想照亮人生;始终如一;择一事,爱一生……

猜你喜欢

太和殿功力大修
My Travel Plan to Beijing
紫禁城在1918
原来,大自然才是PS高手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的"功力"
老辣
在太和殿听一种鸟鸣
老辣
太和殿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