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旅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2021-10-25王涵
王涵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76
在分析“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刘猴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例,探索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共同发展,为我国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做好基础工作。同时,深入探究农旅结合的管理发展模式,着重分析智慧农旅模式下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利弊,希望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1 刘猴镇发展智慧农旅的基础
1.1 基础设施不断深化
2017年,宜城市刘猴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团创建单位。基于此,宜城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围绕创建核心区域,整合发改、农业农村、国土、文化、交通、水利和电信等单位项目资金,开展产业园道路、溯源网络、土地平整、小农水和节水灌溉等多项建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向刘猴倾斜。
1.2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
2019年,为解决耕地地力下降、产量变低、品质变弱等问题,刘猴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共建设了5 60 llffl2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基地。同时根据各地耕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种植高产有机作物、轮作休耕等方式来恢复地力。为了耕地质量保护计划能够顺利开展,刘猴镇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统一技术标准,强化了建设质量和动态监测。此外,刘猴镇财政所通过成立宣传专班、利用政务公开栏等渠道来宣传惠农政策,对刘猴镇各居民进行精准宣传,定位服务,让广大劳动力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1.3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刘猴镇五山二水三分田,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农耕发达,刘猴山林资源丰富,盛产茶叶、杂果,各类产地高达万亩,此外,速生丰产林和天然林种植面积也高达万亩。刘猴镇的养殖业发展旺盛,每年的生猪交易量达30万头,不仅是鄂西北重要的生猪中心,也是湖北雀生猪第一镇…。刘猴镇年产优质茶200余吨,深受广大客户喜爱。食用菌产业是刘猴镇新兴产业,发展黑木耳200万筒,袋料香菇120万袋。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硅石、方解石、铁矾土、铝矾土和石英砂等。
1.4 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近年来,刘猴镇农业生产逐步突破原有的传统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批适合市场需要,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为“智慧农旅”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各区域确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2]在刘猴镇东西片分别完成建设,建设“一庄二馆三园”,即建设胡坪休闲农庄、智慧农旅体验馆、民俗博物馆、钱湾溪谷有机采摘园、胡坪观光果园和襄山宜人户外拓展园。
2 智慧农旅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2.1 国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早在2010年,美国就已经有4家农业科技公司;2004年,农业物联网被列入日本政府农业计划;德国也在智慧农业上花费了大量资金,在2012年进行农业科技投资达到52亿欧元;法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智慧农业普及率也非常高,同时政府在智慧农业的资金投入占比也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改革发展是一个由上到下的过程,国家政策及资金的大量支持是对农民农业最有力的支持。
2.2 国内智慧农旅发展现状
现如今,我国的智慧农旅正在探素发展阶段,旅游智慧化、农业智慧化的一体化发展是联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方向。互联网迅速发展下,以产业带动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式。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7.3%,较2017年提升0.72个百分点,农业数字化水平逐年提高,发展潜力较大。
3刘猴镇智慧农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受发展观念、发展规划、政府指引欠缺、人才欠缺等方面的限制,其资源利用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存在一些问题[3]。
1)农民对智慧农旅的理解程度低,缺乏了解,导致同质泛滥,大量雷同产品。据调查问卷结果可以发现,很多农民认为智慧农旅仅仅是农业观光旅游或乡土特色旅游,对于智慧农旅的物联网发展了解程度低,大大局限了智慧农旅的发展态势,降低了智慧农旅发展模式的丰富性,导致很多地区都采用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的发展模式,农旅产品单一纪念品类型大量雷同,经营者普遍追求短、平、快,仅依托现有资源进行简单包装,发展低端旅游。同时,同质竞争压力大,建设成本高回报率低,局限了智慧农旅的多元性和广阔性。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旅游开发层次低。大多数农村的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落后,道路通达度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卫生条件差,餐饮住宿受影响和局限,大部分无法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大部分是经营者以家庭单位提供服务,服务人员素养参差不齐。
3)商业色彩浓厚,乡土人情气息浅薄,个性单一。乡土性是乡村放游的重要卖点,但经营者多为白发经营,商业气息浓厚,对于乡土文化的重视程度低,过度商业化包装,追求网红景点包装,失去了民俗文化独有的韵味,导致适得其反。
4)农村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农民的培训机构尚未成立,农民缺乏体系化的教育管理。相较于传统农业,智慧农旅对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素养要求更高,需要更为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管理能力。截至2020年,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700万人,新职业农民已经超过1 400万人。农村从事农业服务的人员整体素养呈上升状态,受“双创”的带动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得到迅速发展,但其发展力度和波及幅度并没有使农民的整体教育素质得到更大的改善,大部分农民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人们的传统观念仍停留在农业发展“靠天收”“靠蛮力”上。我国注重改革创新、绿色发展,强调做好人才工作,注重人才优先,发布了很多相关的鼓励政策,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大学生并不愿意从事农业管理发展的研究,农业管理人才依然相对匮乏。
4智慧农旅发展对策
4.1提高人才资源的开发,建立农民的职业教育系统
1)应把对人才资源的发掘放在第一要位,发展智慧农业要着力培养、引进、使用改革型人才,努力卖现将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更快投入使用。2)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依托地方政府资源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系统培养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生产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以更好地实现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4.2强化科研体系的研发,大力推广农业科技
近年来,“共享+经济”成为热点,农业的推广也可借助这一机会。例如,我国农业分布地域性强,农村农业土地碎片化的问题不可避免,这也导致如果分散的農场主每家每户都各自购置一台大型农机会导致严重的浪费。而投入使用共享农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农村合伙购置一台农机,各家农民安排协调,分时间段租用农机,这样既能解决农业耕作上的技术问题,又分散了私人购买农业机器、维护农业机器的成本压力[4]。
4.3建立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更坚定了要继续坚持新发展观念,带动农业朝着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优先解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出发点;以缩个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加大力度尽快消除体制机制的弊端,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自由度。加快全面形成一种城乡互补、相互促进、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现代化的新型工农关系。
4.4把握小个体农户的出路
根据农业普查报的数据得知,目前我国小农户数量庞大,超过2亿户。我国现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发展仍在缓慢推进。小农缺乏组织保障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这使小农户陷入困境。因此,1)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服务,使小农户进行有组织的发展;2)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争取创新多种联合合作的方式;3)努力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的程度,加强农业安全保障制度建设;4)增强小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方便小农户土地流转,促使小农户走出困境,找寻出路。
参考文献:
[1]贺万荣.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9( 14):40-41.
[2]张瑶.智慧农业迎来新突破?人工智能+农业,农民真的要失业了吗?[N].农业科技报,2018 -06-25.
[3]郑雪飞,宋国江,韩秀嫣.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N].襄阳日报,2020-09-07.
[4]各加布,宋国江.刘猴:“乡村游”走出多彩致富路[N].襄阳日报,2020-08-1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