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政治学与军事社会学的比较分析

2021-10-25孙瑜阳

中国军转民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军政政治学社会学

■ 孙瑜阳

当前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发展中的很多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国学者对军事政治学与军事社会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军事政治学与军事社会学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有不同,通过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可以进一步厘清军事政治学的学科特色,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事政治学”提供一定的学理基础。

一、军事政治学与军事社会学的相同点分析

(一)两者在中国的起步时间都比较晚,研究成果少

军事社会学方面,目前较为权威的著作为西安政治学院军事社会学教研室的《中国军事社会学》、南京政治学院许祥文教授的《军事社会学》。仅有的五部书,总的来讲,注重实践经验总结、理论性内容不全面。即基于社会学展开辨析的内容比较少,并且理论辨析不足,偏重于军事社会学实践操作的研究。军事社会学相关的论文不仅数量较少,并且急缺具有突破、创新意义的文章。究其原因,主要是专门研究该学科的人员和机构不够,学术研讨会活动也很少开展,从而限制了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军事政治学方面,从政治学角度讲,就是政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事学角度来讲,属于军事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社会动员,军队与宗教,市场经济条件下军政军民关系问题等新时代国防与军队建设发展的重大课题都迫切需要对两者的研究逐渐深入。

(二)两者均是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

由于研究人员和机构的不足,学界对两门学科的诸多方面的认识未完全统一,学科体系的建构有待加强,同时也说明两门学科的开发空间巨大,可以挖掘的创新点比较多。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两门学科还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理论层次有待提高。作为新生学科,必然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缺乏相应的研究团队,主要是构筑基本的研究体系,即向更多的人介绍这门学科,普及基本框架知识。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少,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研究范式和研究范畴等问题上存在很多含混之处。在研究内容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复过多,敢于进行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严重不足。很多基础性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受到传统研究理念和神模式的影响,不敢突破创新。如何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政治学和军事社会学的研究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军事政治学与军事社会学的不同点比较

主要从两门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学科地位和功能、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等进行比较分析。

(一)定义

军事政治学是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军政现象,以探求军政关系发展规律为目标的一门军事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严格意义上来自于国外,而国内与国外的国体政体等差异极大,许多思想绝不能照搬照抄,所以中国发展的是符合自己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政治学。就其范围来讲,该学科所研究的“中国军政现象”中的“军”,可理解为“武装力量”,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尽管这三个概念有差异,但却不能不把后两者所包含的“军政现象”,纳入到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中来,保持其完整性。

军事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军队系统的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军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对象

军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军”“政”现象,是研究两者关系及相关内容的政治学分支,围绕维护国家安全中军政要素为重点展开。当代军政关系重点是军政关系的制度框架;党军关系;军队政治文化;军政关系的变迁及其诱因。

军事社会学以军事活动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军事有机系统内部机制特点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分为:①研究军事相关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互动交流的社会问题;②研究军事系统本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③军事活动发生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军事活动,是由特定的军人群体,通过严密指挥和统筹协作实施的一项实践活动,旨在取得胜利。因此研究军事活动这个军事社会学的一项重大课题,可在实践、组织和人员三个层面展开:在实践层面上,可研究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战争的社会基础;在组织层面上,可研究军事集团士气、战斗力的生成和提升途径;在人员层面上,可研究影响军事人员成长发展的社会因素,现役军人社会交往的途径和影响。同时,从宏观来看,可以在军事活动的筹备、运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这种角度出发,该学科研究的起始点就是军事活动的筹备与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军事活动的运行机理,最终落脚点则是军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细化来看,该学科研究的现实热点主要有:开展军事活动的社会基础,军事活动实施中的社会问题及控制方式,军事人员的社会交往,军事人员的社会属性,军事活动与社会一体化等。

(三)研究目的

军事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不断调适军事系统本身,使其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大系统协调发展。军事与社会是密切相连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社会不断发展前进,军事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军事政治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军政关系这个核心概念和核心主题,深化对军队政治属性的理解,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运用军队这样的武装力量,理解军事政变产生的根源;促进当前现实军政关系的发展和完善。

(四)学科地位和功能

目前军事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的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展开。详细来看,主要是毛泽东关于战争与社会历史相关论述、关于军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关论述、关于军事进步与社会进步的相关论述;邓小平关于维护国际和平的相关论述、关于综合国力发展的相关论述、关于保障社会稳定的相关论述、关于寓兵于民的相关论述、关于军民兼容的相关论述、关于军民共建的相关论述、关于两用人才的相关论述、关于全民国防教育的相关论述;江泽民关于坚持统一领导的相关论述、关于军队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论述、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相关论述、关于军队与社会成员相互团结的相关论述、关于新时期军政军民关系研究相关论述、关于军队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论述、关于军队军人的社会保障相关论述、关于军事社会问题研究相关论述等。

军事政治学:涉及哲学、科学、艺术等多学科层面。习主席指出:“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这进一步阐明了该学科内涵的辩证关系。分析该学科的运动形式及其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内在核心意义,为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一定能够为建设中国军事文明和发展人类军事文明作出应有的思想理论贡献。

(五)不同的学者研究和学科发展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变迁中的政治模式》一书中把军事政治学相关文献分为七大类——战略与战略理论,美国军事政策,军队政策过程和文武关系,武器、科技和军事政策,军事事务理论和准则,战争史和战争分析,各国军事事务。但究其根本可知,这七大类都是从政治角度展开军事研究。台湾该方面学者洪陆训在其《军事政治学》一书中把该学科研究主题分为文武关系、军事专业主义、文人统制、军工复合体、军事主义与军事化社会、“预防性外交”,“低度冲突”与“反恐行动”等18 项。中国大陆的高民政教授著有《军事政治学导论》《军事政治学概论》《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事政治学》等系列书籍。

军事社会学研究始于1935 年K.戴米特的《德国军队及其军官》的出版。直到14 年后美国社会学家S.A.斯托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中《美国士兵》卷的问世,才推动了世界军事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小高潮。紧接着美国率先发行了该学科的专研期刊——《武装力量与社会》。1989 年杨亚平、祁永信主编的《军事社会学概论》的出版,标志着该学科研究在中国的进步。

猜你喜欢

军政政治学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开创辉煌
WU军政观察社:在正经中爆发宇宙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