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专业人才技术能力水平为虚拟现实产业融合发展聚势赋能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2021年高级研修班开班

2021-10-25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发展

◎ 本刊记者 杨伊静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随着5G的到来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给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生活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用户可以在虚拟现实世界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各行各业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推动虚拟现实相关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

2021年9月25日至28日,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2021年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在北方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虚拟现实产业链龙头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平台共计100名顶级产业人才汇济一堂。20余位专家参与了高研班活动,举办了18场专题报告,多场沙龙论坛、专题研讨、微论坛交流等活动。该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承办,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委会、北方工业大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协办。

2021年9月25日,高研班在北方工业大学文化会堂举办了隆重的开班仪式。中国工程院赵沁平院士、中国工程院丁文华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王建华副会长、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先生、江西省科技厅陈金桥副厅长、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李先侠副区长、北方工业大学栗苹副校长、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周明全理事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郝爱民教授、北方工业大学王立军教授(俄罗斯外籍院士)、北方工业大学科技处史运涛处长、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马礼院长出席研修班开班仪式。

王建华在致辞中表示,政产学研金服用是产学研合作能否成功的七个关键抓手,本次高研班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虚拟现实产业链的顶级人才,高研班的师资架构更是经过各级领导讨论决策后遴选出的中国虚拟现实史上最高级别阵容。期待本届高研班在研修期间彼此多多交流,在研修之后更要将虚拟现实产学研融合创新做强做实,切实推进中国的虚拟现实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李先侠在致辞中提出,石景山区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已经汇聚了如耐德佳、爱奇艺等一批龙头企业,更有首钢创意园等一批丰富的应用场景,是国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热土之一。本次高研班在石景山区的召开,将进一步夯实石景山虚拟现实产业的区域优势,期待未来能在石景山区落地更多虚拟现实标杆项目。

赵沁平院士在题为《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VR/AR技术的发展趋势为:VR系统深度逼真、VR/AR交互高度自然、VR/AR+AI、VR向 数 字 孪 生 转 化,以及VR云计算/服务+VR数据/模型中心、边缘VR计算等,强调数字孪生网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丁文华院士作《数字创新技术支撑的典型媒体应用》主题分享。数字文创技术兼具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虚拟现实、超高清和现代转播、虚拟数字人等媒体应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建华副会长为大家分享《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创新模式的探索》。他认为,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技术成果从萌芽到应用,早已不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事情。高校是创新力量的重要来源,研发机构是创新的重要平台,企业是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应用主体,三者缺一不可,产学研合作是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先生介绍了《飞桨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他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核心技术、飞桨平台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等内容,通过飞桨平台开源开发,加速产业智能化发展,提升虚拟现实加智能的产业快速发展。

江西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金桥先生以《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升级》为主题,以江西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路径为思考,详细梳理了虚拟现实产业的产业链条、发展政策、关键技术、人才培育、产业载体、行业应用,提出了其对虚拟现实产业的思考、观察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带来《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主题报告。他说,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融合有其必然性,包括制造、零售、家装、医疗、房产中介、智能驾驶、艺术和体育等都有深度结合。人工智能对虚拟现实具有虚拟对象智能化、交互方式智能化、虚拟现实内容研发与生产智能化等作用,可在人工智能训练、可视化数字仿真等领域产生诸多应用。

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理事长周明全教授作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学习》汇报,详细阐述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及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相关内容,并列举了诸多虚拟现实产业应用的生动例证。他勉励学员,虚拟现实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列入国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说明虚拟现实产业需要众多科技创新全方位的高端人才参与。他还阐述了虚拟现实及可视化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及变化,指出信息时代,创新引领未来,信息改变世界。

在微显示、人机交互、VR/AR应用等硬科技成果转化及其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学习主题中,北方工业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王立军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带来《AR/MR增强(融合)现实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主题分享。他说到,AR/MR设备包括光电微显示与融合成像,空间感知和定位,虚实交互与操控、计算和智能(端或云)四大核心技术。王教授详细解析了虚拟和增强现实头盔主要技术,及OLED、MicroLED、DMD、MEMs等显示技术的特征,并提出了自己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带来《硬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思考》。他首先分析了美国、中国科技创新的路径和足迹,提出在数字经济的智能新时代,推动变化的三要素是:人性需求、科技产业、政府鼓励三大要素,并强调了新时代科技产业格局中二元结构、科技创新、开发合作、“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王教授同时详细解析了硬科技创新的本质、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提出谋战略、重产品、建团队、算好账是创新创业的四个关键要素,并系统分析在机器人、医工等领域进行科技创新、技术转移转化的路径。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田丰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智能时代的人机交互》专题,详细介绍了人机交互的理论、范式和技术、开发工具、产业应用。他说,以前的交互技术是以机器为中心,交互信息是离散、精确和单通道的,而现在的交互技术要求能感人、知人、拟人,要能解决人与计算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建模问题。同时,他详细讲解了人机智能交互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范式,强调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有机协同。

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带来精彩的《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应用》主题演讲。王涌天教授团队主要有光学透视头戴显示系统、虚实融合投影显示系统、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三个研究方向,他详细介绍了各方向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他认为,与5G和AI结合,移动增强现实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贝壳找房高级总监杨永林先生随后分享了《新技术驱动居住行业进步》。据统计,使用VR看房,线下服务经纪人效率提升11.9%,线下带看效率提升13%,尤其在疫情期间,VR看房突破了时空限制,有效助力了复工复产。贝壳如视认为,新技术可以提升服务者能力上限,更好提升用户体验,加速服务升级。数字空间是居住服务全量信息的数字化复刻,能从基础维度挖掘潜藏维度,加深交互维度,以数字化重构居住产业互联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郝爱民教授最后带来《虚拟手术关键技术及应用转化》分享。他认为5年后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应发展为:个性化器官混合模型、几何物理+多尺度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仿真、器官行为智能自主深化、定量的力触觉反馈、医药等转化医学初步应用等。在VR相关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郝爱民教授总结了几个难题:技术与成本的矛盾、技术与需求的距离、长线与短线的结合、开源与自研的利弊、安全性与专业化等。他最后总结,医工交叉与医产学研要发展,必须做到标准化、体系化、装备化。

在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保障及区域产业发展与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学习中,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执行主任周静女士首先作了《专利导航助力科技创新专利导航——基于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分析》的专题报告。从2015年起,我国虚拟现实领域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但全球专利申请最前20申请人我国仅占2家。国外发明人大多来自企业研发一线,而我国有很多来自高校。专利先行产品落地是重要的国际商业运行法则;前沿领域要更重视早期软件、硬件和内容布局专利网络,为构建技术生态圈奠定基础。通过对VR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的研究,相信一些具有时代变革意义的VR产品即将问世,将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觅时先生带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的构建》主题演讲。王觅时先生认为,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他从投资视角分析了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提出虚拟现实行业上游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是基础,下游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是关键。通过首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实践,详细讲解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投资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道今先生接着分享《区域虚拟现实产业政策制定及科技支撑保障》专题。他从区域虚拟现实产业政策制定的基本框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考量、产业战略及体系的选择、产业发展布局的设计、产业实施路径与举措谋划等角度,阐释了区域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和保障,及企业应该如何积极融入产业环境,取得更好的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文福安教授为大家作《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主题报告,从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的背景、问题、过程、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创新联合体的创建要明确联合体组成结构、执行专家组和咨询专家组;其次,在运行上,建立协同创新、项目立项、成果转化、经费保障、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共享、考核等相关机制;最后,关注联合体的演进和退出,保证联合体的稳定运行。建议各地政府为创新联合体的建立提供积极引导和制度支撑,为早日实现科技兴国战略而共同努力。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光电信息处技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所长刘越教授最后作《VR/AR虚实环境自然交互呈现》专题报告。刘越教授认为,未来增强现实技术有四个发展方向:增强现实需要走向户外(非合作用户、有限的设备能力、定位成功率、成熟的软件开发技巧、云端计算架构),要能与智能物体进行交互(由普适计算至物联网、可操控物理环境、可触摸界面或虚拟界面、多显示界面切换),实现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融合(增强虚拟、视觉图灵测试、更加真实的触反馈),以及通过终端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强人类感知和行为。

白天的授课精彩纷呈,晚上的交流研讨也氛围热烈。25日和26日晚,学员们分为四个小组,在王立军院士、郝爱民教授、程明智教授和于文江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从虚拟现实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大规模普惠应用四个方向进行分享和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需要从需求侧出发,逐一解决具体问题,才能打穿垂直领域,真正实现产业化。

经过三天的系统学习,学员们不仅极大拓宽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4位同学分4组分别就科技创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大规模普惠应用四个主题组织了小型沙龙。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刘畅、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范丽亚、时未科技顾伟、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端木海婴接着对上述四个主题进行了学习感悟总结和小组专题分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随后,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于文江秘书长在结业仪式前特别为大家作了《虚拟现实商用技术发展》专题分析,并向大家分享了《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等一批业界好书。

最后,高研班的学员们参观了北方工业大学由王立军教授领衔的北京市虚拟与增强现实(VR/AR)高精尖创新中心(筹)。至此,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2021年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纳入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这是虚拟现实行业首次进入国家级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对提升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虚拟现实领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推动虚拟现实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服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国家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本次高研班共有二十余位顶级专家为全体学员带来了全新而丰富的知识体系。通过本次高研班的学习,学员们在专业知识、行业视角、学习能力等方面将得到极大提升,在实现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上更加信心百倍,步履坚定,为实现我国虚拟现实领域技术创新以及国家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智慧。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论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