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质砂壤土河坡失稳原因分析和处理
2021-10-25闫冬梅王莉娟
闫冬梅 王莉娟 郭 辉
一、概述
河道坡面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河床的整体稳定性。河道坡面土质呈粉质砂壤土,一旦受到外侧渗透压力影响,极易在河床坡面产生坍塌破坏,造成整个河床失稳,处理不好会极大影响到河道安全和输水能力。聊城境内某大型输水项目,在对原河床衬砌施工过程中,老坡面砂化严重,汛期与冬季施工时,出现不同情况的坡面滑动破坏。河床外侧受到雨水及地表积水的影响,形成较高的承压水头,产生较强的渗透压力,出逸口河底(▽28m)以上2m 范围内破坏相当严重,混凝土衬砌和预制板拉裂并严重坍塌,产生断面整体衬砌位移和变形。现就坡面滑动为例,对河床失稳进行剖析,以促进完建期和运行期河床的稳定。
二、滑坡的形成
汛期雨水充沛,河床外坑洼易形成积水。河床外侧地面一般在▽34m 左右(洼地▽32m),地表水汇流至洼地内,相对形成了较高的承压水头,达到6m。又因土体砂性严重,渗透力较强,出逸口在河底(▽28m)以上2m 左右,设计未布置冒水孔,排水不畅。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出逸口处土体隆起,逐渐向上下两侧扩大,破坏了施工中的混凝土衬砌。而在冬季,农业生产性积水因施工中河床被封闭不能排出,渗透力逐步增强;又由于临近出逸口,原出逸点受冻堵塞,内部压力增大;预制块施工未布置排水设施,出逸点排水不畅。几方面原因造成较大渗透压力的形成,坡脚向上的土体隆起破坏,使混凝土预制块向河床整体坍塌,位移长度达到3m左右,使整个河床断面产生滑动,位移受损长度达400m 左右。
三、机理分析
1.理论分析
当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河床边坡允许最大高度(h)按式(1)计算:
式中:θ—边坡坡度角(°);
γ—土的重度(kN/m3);
C—土粘聚力(kN/m2);
Ψ—土的内擦角(°)
由式(1)可知有四种情况出现:
(1)当θ =Ψ 时,h=∞,即边坡的极高度不受限制,土坡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土的粘聚力未被利用;整个工程河床坡比均在1∶2.5~1∶3 之间,比较合理。
(2)当θ >Ψ 时,为陡坡,此时C 值越大,允许的边坡h 可越高;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纯粘土的河床上,因粘聚力较大,相对坡比要小于1∶2.5,对河床的稳定也无大碍,粉砂壤土不会出现坡比小于1 ∶2.5 情况,否则会带来安全性问题。
(3)当θ >Ψ 时,若c=0,则h=0,此时河床任何高度都是不稳定的;这种情况与实例有类同点,虽然C 值不等于0,但数值比较小,再受渗透水的浸泡更会小于原理论值,理论上计算出来h 值比较大,实际h 值是小于计算值的。此情况一般还应对土坡安全系数K 进行核算,方可满足安全性要求。
(4)当θ <Ψ 时,为缓坡,此时θ 越小,允许坡高越大;所有河床断面资料未发现大于1 ∶4的坡比。
2.土坡抗滑安全系数K 值计算
根据产生河床失稳情况的实例,并对照相应的坡面土粒性质,发生滑动面出现在河床最底层,为粉质砂壤土,C =2.6kPa,Ψ =13.6º。此时土层土C 和Ψ 值较小,鉴于C 值更偏小,考虑到受渗压力的作用和浸泡,C 值趋向于0,河床h 值是满足要求的,但还应对土坡安全系数进行校核:
K =tanΨ/tanθ =tan13.6º/tan21.8º<1.1,不安全。
此时抗剪力不能满足剪应力,从而出现了两处河床失稳。因此当河坡土质C 值较小时,更有必要对土坡稳定系数K 进行校核算,这对于河床安全性是必要的,以便对防范滑动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出现问题河床坡比为1 ∶2.5,则θ =21.8º) 。
3.外力的作用
两处河床失稳都是在外侧承压水头过高情况下发生的。由于对河坡作护砌及衬砌施工,河床处于干枯状态,而外侧形成地表汇水 ,排水通道被堵死,此时水头高度达到6m 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坡面土体力学性能降低,出逸囗的压力达到最大时,推动了坡面土体的隆起。出逸点一般在河底向上2m左右范围内,坡面沿浸润面向下坡面土粒较湿润,增加了坡面的滑动的可能性。
在渗流长时间作用下,受雨水和地表汇流影响,坡面在出逸口周边土粒沼泽化严重,呈淤泥状,其物理和力学性能降低,抗剪强度和粘聚力减小,从而引起局部渗透力破坏,导致滑坡。
浸润线越高,对堤坡破坏越严重。本例中由于出逸口处被衬砌与护砌所覆盖,堵塞了出逸口排水,加大了内侧渗透压力,形成土坡隆起破坏,产生较大的坡面滑动。
四、失稳河床的修复
首先保证土坡安全性K >1.1~1.5。理论上适当加大断面坡比是利于河床稳定的,但从节约土地资源上讲是不太科学。因此要对滑动后的坡面作必要的修坡处理。依据本例中土粒性质,对坡面进行整平,局部段抽排积水固结处理后,土粒性能得到了改良,经检测,内摩擦角值Ψ=29.14º,有所提高,则计算安全系数:
K =tanΨ/tanθ =0.55/0.4 =1.375 >1.1,此时河床坡面稳定。
对原隆起坡面进行处理,将扰动后的淤土表面挖清,建议用黄砂压实回填,坡面上用石子和土工布布置防滤层,并在河底2m 范围内布置冒水孔,后进行衬砌施工。
河底以上2.5m 范围内应布置排水设施。设计时应考虑到河床外侧承压水的出逸囗排水畅通,以达到降压作用。
坍塌后要针对问题症状进行必要的修复。首先要以导为主,设置内侧排水设施,沿水毁范围内布设单排轻型井点排水,不仅可释放内部承压水压力,还可抽排坡脚以下渗水,使原来坍塌坡面尽早脱水固结。
五、综述
综上,河床滑动失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复杂的失稳破坏现象。坡面滑动、造成河床失稳的实质是下滑动力的增加与抗滑力的不足,这都取决于坡体或坡基内孔隙水压力以及坡面土料的性质,包括孔隙水压力有关的抗剪强度。为防范于未然,从设计时就要加强抗滑稳定,施工单位要注重各环节把控。
(1)注重外部条件影响,针对不同季节施工,防范侧向承压水头高度增加,要有一定防渗设施的设计。
(2)依据周边工情与水情状况,在坡面衬砌上可能产生渗逸点位置布设冒水孔,确保坡面渗水有足够排出的空间。
(3)坡面上进行衬砌施工时,根据外侧积水情况,可考虑设置简易真空轻型排水,使渗透压力降低,同时可降低坡面土料含水率,提高土粒中C 值和Ψ值,提高坡面固结速度,从而更有利于施工期间坡面的稳定和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