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毕业生就业压力调查

2021-10-25李桂颖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毕业毕业生

□文/李桂颖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了重大改变,使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包括市场、学业、经济、自我认知、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极大地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针对存在的压力,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共同努力探索有效措施,缓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度过心理困境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给社会带来重大改变,使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比以往更难。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据新华网报道,2020届毕业生达到874万人,2021届毕业生达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庞大的就业人群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当前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其中面临的就业压力及解决对策有待及时跟进探讨。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现状

为做好疫情期毕业生就业压力调查,本文于2021年初选取郑州某高职院校259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和在线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分析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

(一)毕业生就业压力程度统计。毕业生就业压力测试满分设置为4分。统计数据表明,参加调查的学生均存在就业压力,有轻度压力的占52%,有中度压力的占40%,有中高度压力的占7%,有高度压力的占1%,详见图1。就业压力平均分为1.8,总体来说毕业生存在轻中度的就业压力。从图1可以看出,92%的毕业生存在着轻中度的就业心理压力。因此,疫情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避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图1)

图1 毕业生就业压力程度统计图

(二)毕业生就业压力表现统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具体表现在,对就业的焦虑恐慌、自卑与自负、迷茫从众等心理。有关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表现的调查问卷数据见图2。从图2可知,出现就业焦虑心理的占63.3%,迷茫心理占66.5%,自卑心理占44.4%,从众心理占31.3%,自负心理占5%,焦虑、迷茫心理比例最高。徐杨(2021)在研究中也指出毕业生在新常态疫情期下存在悲观就业、紧张焦虑、自卑怯懦和依赖外界心理,这些心理压力都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消极影响。(图2)

图2 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表现统计图(n=259)

(三)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统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从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求职方式、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向老师咨询求助等7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详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中,80.1%的学生重视提高综合能力,69.5%的学生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63.34%的学生寻求网络求职,56.52%的学生重视提高综合能力,还有20%左右的学生选择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向学校老师求助。(图3)

图3 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统计图(n=259)

二、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就业压力成因分析

(一)就业市场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就业市场招聘岗位、招聘人数、招聘趋向、招聘方式的转变,给毕业生就业造成重大压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岗位需求大幅降低,新兴的网络电商、医疗卫生职业顺势而起,一改往年热门的就业方向;不少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部分企业也进行了裁员、减少或取消招聘计划;不少企业为了节省培训成本更倾向于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毕业生;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稳定工作(即便有10%的学生以前不屑选择),在疫情期备受毕业生青睐,众多毕业生蜂拥而至,使得竞争更为激烈。调查中84.5%的毕业生反映因此产生恐慌、焦虑情绪,担忧无法就业。另外,疫情使得毕业生求职就业渠道也受到限制。疫情期间,不少求职面试由线下改为线上,由于网络面试的局限性,使得求职者和面试官之间的沟通平添了很多障碍,使得合适的工作和合适的求职者难以达到最好的匹配,甚至上当受骗。

(二)学业压力。新冠肺炎疫情期毕业生的学习方式、毕业答辩和毕业实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给毕业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多困难,也分散了求职精力。疫情期间,不少毕业生采取居家学习、线上学习的方式,线下学习也限制人数,调查中56.2%的学生反映居家、线上学习效率低、苦恼多,自制力不够难免处于松散自由状态,缺少教室监督的集体学习、沟通交流、现场反馈的氛围,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加重了毕业和就业的焦虑情绪。另外,疫情期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实习等决定能否顺利毕业的重大事项,也变得异常麻烦,不少毕业答辩改为网络答辩,加大了毕业难度,无法顺利毕业也就难以开展就业;毕业实习难以达成,而是否拥有丰富的实习经历是毕业生求职的重要砝码,因此使得求职难度加大。

(三)经济压力。调查中,48.4%的学生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了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压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是各不相同的,调查反映54.4%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获得家庭部分经济资助,17.3%的学生毕业后家庭无力资助,7.3%的学生在毕业后急需挣钱养家,贫困家庭的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只有7.3%的学生在毕业后自己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疫情期贫困家庭的学生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30.5%的学生平时在课外做兼职挣钱贴补生活,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家长平时靠外出打工挣钱,疫情导致学生和家长居家封闭,难以外出做兼职和打工,大大减少了收入;而在企业上班的学生家长,也因为疫情期企业效益不好甚至停工裁员导致家庭收入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来源,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产生恐慌、焦虑情绪。

(四)自身认知和能力压力。不少毕业生自身存在思想认识和能力努力方面的两大重要问题,从根源上加重了就业压力。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如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自我定位不清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或择业价值观不正确(过分注重薪酬、慢就业、不就业),或心理调节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本身存在心理问题,或对市场和国家政策认识不足,把握不住机遇。调查中2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1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就业形势水深火热,仍有32.8%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形势不了解;22.78%的学生对自己毕业之后工作有清楚的规划,68.34%的学生有模糊的规划,8.88%的学生没有想过毕业规划。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困难。其次,是能力努力方面的问题。如平时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或综合能力不强、沟通表达能力欠缺,或缺少实习经历,缺乏面试和线上招聘技巧等问题。调查中,毕业生反映影响就业的前三个因素是专业知识技术、实习工作经验和沟通表达能力。

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导致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盲目自卑、自负和从众心理。自卑来源于对自身优势、兴趣、市场认识不足或能力不足,在就业中只看到自身的劣势,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只看到就业面临的巨大困难,看不到疫情期就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盲目夸大就业的困难,弱化自身的能力,从而失去了一些表现自我、推销自己的机会,使得合适的工作擦肩而过,有些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自负表现在个别学生盲目自大,对用人单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盲目追求高工资、高福利,导致合适的工作机会溜走。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从众心理,扎堆面试光鲜单位、盲目附和亲友期望,而忽略自身实际能力和兴趣需求,导致求职失败、入职不久不适跳槽,耽误求职的黄金时间和优势匹配岗位,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五)家庭压力。疫情期漫长的居家封闭抗疫过程,由于亲子共处频率增加,个别学生(56.2%)生活学习松散、缺乏自控力,居家生活不善调节、单调乏味,父母对子女存在较高期望,再加上本就存在的亲子代沟,使得一些学生(26.1%)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影响求职就业进程和心理。另外个别学生家庭存在的经济压力,合并家庭矛盾共同出现,给毕业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六)人际交往压力。疫情期限制人员外出、扎堆聚集,使得学生的正常交往受限,27.2%的学生反映因此产生失落、压抑、抑郁、猜疑等负面心理,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一)积极参加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首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积极为毕业生筛选提供可靠的线上求职招聘信息,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职业规划大赛、提供线上模拟面试、深入企业实习和考察的机会,引导学生提早进行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优势,丰富实习经历,学习线上面试求职技巧,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时的自信心,增加就业选择的针对性。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在疫情期就业更为艰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顺势而为、顺其自然、灵活变换,应顺应社会就业新形势,降低就业旧期望、高期望,在自身实习经验贫乏、自身实力不足情况下,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再次,高校应引导毕业生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如鼓励学生抓住国家扩招的机会,如选择专升本、考研、考博等继续深造,投身教师等稳定职业等都有助于缓解疫情期就业压力;引导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学生应抓住“国家加大创业补贴力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积极的政策待遇,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高校应扩大宣传国家关于参军入伍的激励政策,鼓励高职毕业生参军入伍。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提供奖学金资助或勤工助学岗位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引导学生顺利就业。

(二)积极参与心理辅导,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求职成功的首要条件。高校心理辅导中心可以适时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课,引导学生缓解疫情期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问题、家庭矛盾和自我认知问题。尤其对于自我认知扭曲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需求、优势和劣势、能力高低,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而贬低自己,认识到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学会在求职就业时扬长避短才能提高就业成功率;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就业挫折,在遭遇挫折时学会调节消极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学生也要学会在遇到心理压力时,主动求助家长、同学和心理咨询中心老师。

(三)个人注重成长,提升综合能力。哲学认为,内因起决定作用,疫情作为外因,必须通过个人能力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疫情成为检验毕业生个人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试金石,在疫情困境下,平时专业知识基础牢、学习成绩优异、积极进行职业规划、实习实践经验丰富、网络操作技术娴熟、综合沟通协调能力强、心理调节能力强的学生,受疫情影响不大,依然能找到理想工作。相反,其他学生则受影响较大。

(四)家校紧密配合,提供成长后盾。家庭要重视疫情期孩子的支持系统建立,如人际支持系统、心理调适系统,重视心智成长。漫长的居家封闭抗疫过程,虽然使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但也是化解矛盾冲突的重要机会,家长可以借这个时期加强亲子沟通、增强亲子共处频率,加深感情,增进了解,减缓矛盾与代沟,鼓励支持,共同努力,优化期望值,化解孩子的就业焦虑,做孩子成长的良好后盾。

四、结语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疫情虽然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但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或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顺势而为、灵活变换、内在提升、外在改变,及时总结疫情期就业的经验,以使其顺利就业。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毕业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我们今天毕业了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最“叛逆”的毕业生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