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1-10-25张俊芳李义燕朋波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弹性量表

张俊芳 李义 燕朋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近年来国际社会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公众健康[1]。护理人员不仅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更要在短期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2]。因而医务人员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护理人员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并适应社会规范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表现为个体具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为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通过调查执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及应对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参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工作时间>24 h。(2)意识清楚,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1)既往有心理疾病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3)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12日至2020年2月14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本研究所选三个量表均为10个条目,根据Kendall提出的样本量的估算方法,样本可取量表条目数5~20倍的原则,再增加20% 的样本流失量,且总样本量不少于100的理论[1-3],本次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2份,回收问卷150份,剔除3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合格问卷14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6.7%。147名护理人员中男性10名,女性137名;年龄24~51岁,平均(27.35±5.89)岁。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包括4个部分:(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调查目的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 并经过专家审核、修改后最终确立。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聘用方式、工作年限、科室、每日工作时间、工作频率等。(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由我国学者肖水源[4]设计,可以较好地反映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和实际得到的支持情况,适用于中国16岁以上人群。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为 12~66 分。得分越高代表社会支持水平越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 α 为0.87。(3)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是200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onnor 和 Davidson 编制的量表,本研究采用Wang 等[5]翻译并修订的 CD-RISC-10 中文版,该量表广泛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弹性,共有 10 个条目,得分范围0~40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 0~4 分:0分为 “从来不”, 1分为“很少”, 2分为“有时”,3分为“经常”,4分为“一直如此”,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好,在中国人群中也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该量表在中国人群应用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6]。(4)心理健康评定量表(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由Kessler和Mroczek编制而成,用于评价在过去4周中经历的焦虑和压力水平等非特异性心理健康相关症状的频率,共1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0分为“几乎没有”、1分为“偶尔”、2分为“有些时候”、3分为“大部分时间”、4分为“所有时间”,总分越高代表焦虑和压力为主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差。依据总分,<22分表示心理状况较好,>22分则表示心理状况较差。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876[7]。

三、资料收集

首先在“问卷星”网络平台创建问卷,研究者通过微信群向调查对象发送问卷链接,调查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问卷发放的范围,让其充分理解本次调查注意事项,声明本研究采用不记名方式,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并要求在15 min内答完,问卷收集进度和信息登陆电脑版“问卷星”可查阅和下载数据。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整理,双人将数据录入后由第三人核查数据的一致性和逻辑性,剔除无效问卷。

四、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护理人员K10平均分为(12.07±7.17)分,90.48%(133/147)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较好,9.52%(14/147)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较差。以K10总分为因变量,将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所在科室、工作年限、聘用方式、工作天数、每日平均工作时间、平均工作频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职称与所在科室两个因素为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聘用方式、是否参与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天数、每日平均工作时间、平均工作频率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47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二、 心理健康与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K10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0.20)及客观支持(r=0.17)、主观支持(r=0.13)、对社会支持利用度(r=0.22)三个维度呈弱相关(P<0.05);K10与CD-RISC-10(r=0.50)之间呈中等相关(P<0.01)。

三、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K10得分为因变量,以职称、所在科室、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D-RISC-10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所在科室、CD-RISC-10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讨 论

一、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得分为(12.07±7.17)分,认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可接受,但仍有9.52%(14/147)的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为差。医院是感染风险最高的地方,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隔离病房责任重,工作压力大,自由度小,劳累紧张,睡眠障碍,人员物资紧缺,甚至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等因素使护理人员面对生理、心理的刺激,各种医疗操作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不少护理人员会出现反复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过度的清洁措施,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对某综合医院65名护士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8],12.30%的护士在奔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一线之前出现明显焦虑情绪。刘景红等[9]研究“SARS”期间一线护士的心里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医师与普通病房护士(P<0.05)。李亚洁等[10]同样发现“SARS”病房护士的焦虑水平较高。以上研究提示必须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高度重视。

二、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提示,职称、所在科室对心理健康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其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维度、CD-RISC-10,以及单因素分析显示因素职称与所在科室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所在科室、CD-RISC-10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所有科室中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最差,平均分为(21.20±5.43)分。研究显示,因长期接受心理刺激的频度和强度偏高,体内负性的情绪“淤积”比较多,故比较容易出现焦虑、失眠、抑郁等情绪[11]。这可能与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入院后的第一站,患者的病情危重、不可预料,同时又要面对各种状态的家属,需要急诊科护士在精神上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短期内不容易恢复等有关。另外,本研究中急诊科护士毕业后一直在急诊工作未进过病房,来疫区后普遍反映对病房工作不熟悉,有些力不从心,面对严峻的疫情难免会产生焦虑、紧张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师与主管护师相对护士与(副)主任护师心理健康水平差,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护士年资相对较低,经历的社会突发事件少,认识的此类疾病的危害可能没有那么深刻,所谓无知者无畏。高级职称护理人员都经历过“SARS”时期的严峻考验,临床与社会经验更丰富,更好地应对此类事件。护师与主管护师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护理工作中最繁重的一部分,而且她们身为家庭中的支柱,在疫情面前不仅要面对感染的风险还会担心在远方的父母和子女的身体健康。黄艺仪等[11]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利用度相关度最高,进入回归方程后却不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调查对象进入一线的时间不长有关,86.4%的护理人员15~20 d,12.9%的护理人员不足14 d。

三、 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分析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能使个体从困难经历中“复原”,成功应对压力事件[12]。本研究结果显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期间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得分为(28.87±5.92)分,说明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水平有待提高,低于司旭艳[13]的研究结果。原因可能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传播力强,随着疫情的发展确诊患者数不断增加,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既要面临沉重的工作负荷,还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再者临床医疗物资短缺,护理人员面临的心理挑战比较大,面临着比普通护士更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导致心理弹性更差。尹敏等[14]研究发现,身体健康状况差是灾区护理人员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提示身体状况会影响人体心理弹性恢复能力。本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中等线性相关,且二者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r=-0.50,P<0.01,K10为反向赋值量表),进一步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为-0.58,心理弹性可作用于心理健康,并充当机体的缓冲器,保护人体的正常防线,使心理各方面保持健康稳定状态。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适当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开展心理弹性培训,创作一个健康乐观的工作环境,激发护理人员的正性力量,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面对工作,应对疫情[15]。

四、 护理人员寻求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作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来势汹汹,截止2020年2月14日全国累计患者63 936例,武汉35 991例,武汉的医务人员已经不堪重负,全国陆续派遣医疗队支援武汉,身处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下,有防护服带来的憋闷不适,有危重患者救治无效的打击,护理人员作为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病毒感染的严重风险,有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多因素可导致护理人员情绪的起伏与心理的变化。随着支援时间的延长,从开始的紧张、激动,逐渐可能开始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为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除了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不能忽视心理疏导,给出以下建议:(1)医疗队有专业的心理医师或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设置专门的“网络平台”(线上)为队员提供心理咨询,让护士被动获得心理干预措施。(2)鼓励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途径宣泄情绪,主动寻找心理支持,适合的倾听对象通过微信分享工作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获得亲友的支持和帮助。(3)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发掘身边感人的事迹,用真实故事传递正能量。(4)不断充实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使其精神有所寄托,保证充足睡眠休息,促进身心健康。

五、总结

护理人员要成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就必须要战胜自己、调整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必要时采取心理咨询等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由于本研究中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调整R2=0.37,说明尽管本研究已尽可能多地纳入一般资料情况,但是结果仅能解释 37%的变异,仍有大部分因素尚未被纳入,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另外本次调查的样本数虽然符合条目数的5~20倍,加上20%的样本流失量原则,但是取样范围仅限于天津市支援队,由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定点医院及收治患者的局限性,取样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弹性量表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