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事务项目化运转模式与社区治理
2021-10-25苗胜军吕师文
苗胜军 吕师文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人类社会呈现出鲜明的数字特征,这给我国社区治理的传统决策模式、居民参与形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俨然已不太符合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依托大量人力、物力组织起来的传统社区治理队伍在后疫情时代难免懈怠,如何利用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是对社区治理改革的急切考验。
封闭管理的属地性、居民利益的同质性、市场供需的多元性让社区事务的项目化运转成为可能。本文结合现阶段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依托现有技术架构综合性网络平台(以“M社区”为例),以安全、便捷、高效的目标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以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科学统筹规划、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健全居民参与渠道、完善长效沟通机制等措施,以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社区项目化运转方式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深入推进,“智慧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社区”等字眼曝光率频增,但社区内普遍未构建市场资源与居民利益衔接的长效机制。从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角度出发,就需要有效整合现有社区资源,以居民最具体、最实际、最根本的需求为目标制定项目清单,以个性化、专业化、科技化的项目服务为供给,从而不断提升社区现代化治理水平,有效推动基层社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光发热。
(一)政府购买作支撑
首先,政府要构建统一的城市运行视图,统一管理模式、数据格式、系统标准以方便网络平台在其他社区的复制推广;罗列编制详尽、适当超前的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重点孵化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公益类慈善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1],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活力。
最后,将网络平台各主体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建立规范的准入筛选机制、干群监督机制、服务评估机制,对执行工作进行综合评测,以实现政务安排、项目运作、培训就业的共赢。在此过程中,党和政府需加强精准施策、信息研判和深度挖掘,满足群众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2]。
(二)平台架构促运转
首先,联合微信搭建以“M社区公众号”为主,“M社区微信群”、“M社区小程序”、“M社区APP”、“M社区微博”等为辅的综合性网络平台“M社区”。公众号主要搭载人员注册登记、信息推送、生物识别、资金汇转、综合评测、监督举报等功能,“M社区”的信息推送需与社区内原有广播、宣传栏、户外传媒等传播媒介统一口径、同时发声。工作人员日常维护微信群的健康交流以保障项目执行和队伍发展。
然后,社区管理人员结合政务安排、项目推送、社区内需等事务在后台分类认领、系统选录、统一调度;内辖居民经培训后注册为“社区大使”接领任务并代理执行。“社区大使”的薪资构成主要包括:时薪、礼品、餐补、积分等,现金福利与积分可以在网络平台按时发放到个人账户,礼品福利可由线下管理人员登记发放。
最后,活动项目结束后再由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薪资发放、服务评估,形成闭环。服务评估是双向的,需要摆脱“看材料、照片留痕”等传统的方式,需要引入第三方科学评估、依托大数据平台评估,以及政府绩效的方式,其内容主要对执行时限、执行质量、双方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考核,对于执行超时、拖拉、态度消极的人员或单位进行扣分扣薪管理;同时,对于考核结果优秀、居民一致称赞、帮扶成果斐然的人员或单位应给予适当奖励,在项目执行中形成竞争机制,以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三)居民参与融自治
居民注册“M社区”后,大致可分为三种参与方式:第一类,居民可在“M社区”实时了解政务安排、社区热点等内容,并按要求反馈信息接受情况;同时还可在线参与社区内开展的协商会议、表决会议、文娱活动等。第二类,结合家庭需求,如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安全保卫、设备维修、购物消费、娱乐社交、美容养生、家政服务、旅游服务、活动庆典、法律咨询等,居民可在“M社区”内推送订单,有人接单后,将资金汇入“M社区”并接受服务,服务结束后通过综合考察进行双向的服务评比。第三类,居民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在“M社区”内通过公正的选录机制接收订单,作为“社区大使”执行项目,获得相应薪资福利并接受服务评比,以增强自身长效执行的竞争力;“社区大使”的选录方式主要以专业对口、先到先得的原则为选拔标准,要极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该选录方式产生的影响,以增强社区网络平台的公信力[3]。
(四)特殊人群共帮扶
考虑到社区内存在籍内外迁人员、孤寡老幼、新驻居民等特殊人群,他们由于种种因素无法及时接收社区消息、或无法购买使用智能客户端,这就需要社区实行专人专项、定点定责的帮扶措施,并建立反馈机制,让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对“社区大使”发放积分、礼品等激励机制,帮助特殊人群了解政务信息、参与协商表决、培养网络平台技能与参与习惯,保证特殊人群有权利参与、有兴趣参与、有能力参与。
二、社区资源整合与模型搭建
“M社区”的架构既要强调精简社区管理人员、节约行政资源,又需规范服务类型、提高工作效能,推动社区治理统筹配置、集约使用,逐步实现事权统一、权责明晰、运行顺畅、保障有力[4]。
1.通过预习,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和吸收,从而避免在课堂上听得稀里糊涂,似懂非懂,然后到课下再花费大量时间重新看书而浪费时间。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看似课前花了一点时间进行预习,但这对于我们课堂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使得我们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政府赋权与监督
社区治理改革的实践特别是前期的架构与推广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领与支持。前期在各个社区内架构网络平台需要政府立项与市场参与,由政府拨放部分资金、市场代理运转,并引入技术革新机制以维护网络平台的常态化运营;中期需要政府建立党组织标准化清单,盘点社区资源清单,推进急需项目清单,明确社区依法履职事项,在实现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新要求下大力开展助民、乐民、安民、惠民工程。
为防范管理人员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筑牢“M社区”公信力,还需要政府严格执行制定准入机制[5]:(1)提高项目参与的准入门槛,规定企事业在社区内开展一定规模的项目活动,必须有社区内“社区大使”参与,且必须规范“社区大使”选拔录用的公众公开透明性以保障居民平等享有权利。(2)严格审查企事业背景资质与“社区大使”的身份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这不仅是对项目运行的保证,更是对社区居民实际利益的保障[6]。
在居民参与自治的过程中,要在平台内增设民主协商议程与民主监督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做实日常监督,上级政府需要不定期巡察监察、广泛汲取群众意见、严格管理社区队伍。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定期定时开展社区工作报告会和社区发展协商会,将社区管理事务变得公开透明[7],将民主协商的优势落到实处,将社区内每一位成员吸纳到社区治理的生态池中。在“M社区”设立监督举报按钮,在项目运转的全过程实现人人皆可监、事事皆可督,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二)资源整合与共享
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仅可以挖掘就业市场、提供就业机会、降低就业成本,还能让官方信息传达更有力,让居民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必须对社区内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整合,由政府牵头,利用行政手段整合有生资源,统筹协调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各自的优势,突破资源分属各部门和组织的利益限制,将分散在各部门和组织的各种类型的资源充分整合:
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人口信息、社区政务信息、企事业项目信息、居民供求信息等,为各类项目清单作统筹。市场资源,主要包括线上线下涵盖居民衣食住行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为各类项目执行作动力。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各类公众号、小程序、APP、社交群等,删减繁杂的网络平台,以“M社区”为主要传播媒介,为各类项目执行作支撑。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社区中的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志愿者等,为各类项目执行作保障。
将社区资源有机整合调配,能够最大程度挖掘社区供需潜力,适当引入市场性服务的竞争因素以作为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8],从质量和数量的两个方面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从而为进一步加大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的力度和深度奠定基础。
(三)队伍建设与发展
本文所搭建的社区治理模型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组织建立高水平的“社区大使”执行队伍。要持续推进社区治理模式改革[9],需要党和国家运用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领导一切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带领社区治理队伍建设,还要积极发展“社区大使”队伍,利用群众的力量以裂变式发展的速度吸纳新成员、培训新技能。
针对“社区大使”的选录,主要靠系统自选、群众监督、上级巡查的方式,将权力关进“笼子”。必须杜绝选人用人凭关系,以个人亲疏划线、以地域划线[10];必须重点聚焦选人用人的程序标准,看有没有先入为主、有没有拉票贿选,程序是否倒置、程序的规矩执行得严不严;必须聚焦选人用人的德才标准,看人岗是否相适、个人事项查核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带病执行、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等。
针对“社区大使”的吸纳,党组织带头以筑牢网络平台公信力、党骨干带头培训居民技能、党员带头参与社区公共治理,并在社区网络平台增设民主协商渠道以培养居民民主决议、民主协商意识;加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建设,持续激励关爱社区工作者,打破身份限制,建立薪酬提升与福利制度,开展社区工作者常态化、系统化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价值感,通过骨干队伍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更多一批社区群众加入社区治理的队伍中。
社区运转模型如右图
针对“社区大使”在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基层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在社区网络平台设立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组织“社区法律咨询志愿服务队”,及时回应项目运转中的利益纠纷,化解干群矛盾、调和社区生态。
三、社区项目化运作模式的作用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的领导是人民群众同心决胜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障,同时基层社区在应对此次疫情中所作表现不言而喻,高效能的社区治理令国内外媒体赞不绝口。未来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过程中,基层社区作为各项政策的落实点、各类组织的落脚点、各种投资的集聚点[11],将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政务密集、人员复杂的社区而言,将政务与社区治理工作有效的下沉到居民个人,将干群矛盾转移到与网络系统的矛盾,有利于社区生态的和谐稳定;社区治理工作跟着项目走,可以为社区活动提供一个多元引资平台,项目执行之余也是为社区文明建设增砖添瓦,从而达到政务安排与企事业活动宣传、社区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参与共治与薪资福利待遇的共赢。
对于亟待形象建设、筹划新品推广的企事业单位而言,该治理模式为其挖掘了一个多元市场——社区,将社区事务与市场有机统一,不仅是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合理诉求,更是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
对于事务繁忙、生活困难或待业、再就业、寻求兼职的居民而言,该治理模式为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接收渠道和灵活有序的就业平台。在合规的激励机制中,居民在社区事务参与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得到奖励;在合理的竞争机制中,居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斟酌社区任务发放,锻炼自身执行能力;在合适的帮扶机制中,居民也能有效帮助家庭成员、孤寡老弱、退休干部等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既能调和家庭关系、又能助力社区文明建设;大部分居民能够在信息推送和项目运转中了解到社区各事务运转情况与社区未来发展规划蓝图,居民生活与社区建设紧密联系到一起,有利于安全、高效、和谐、稳定的社区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