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读音标准是怎么来的
2021-10-24李幕琰
李幕琰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下称1985年版审音表)发布于1985年底。教育部于2016年6月初公布修訂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的多位专家表示,修订稿在征求意见后又修改多次。
审音,即是审定字的读音,制定标准语的规范。近代中国标准语的制定自清末开始,民国时期有两次审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3次。1955年审音时,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得以确定。20世纪80年代的审音开始采用“统读”,统一了没有实际意义区别的读音,例如“究”(旧有jiù音)统读为jiū。尽管实行超过30年,1985年审定的读音有少部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2011年10月,第三次审音启动。这次审音主要在1985年版审音表基础上开展,课题组很快确定“不折腾”的原则。最典型的例子是“呆板”。“具备一定语言学修养的人,会觉得这个不合适。”普通话审音课题组成员刘祥柏分析,呆读ái时指“不灵活,不懂得变通”,与读dāi时语义不同,但之前审音已将其确认为dāi,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采用了这一读音,因此没有改回去。
2012年,普通话审音委员、南开大学教授石锋组织学校的30多名学生调查了577个异读词的读音。他们总共向530位北京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成为本次审音的基础。
在自己负责的字中,石锋最头疼“血”。“血”字原有两个读音,xuè和xiě,意思上差别极小,会出现“血(xuè)债要用血(xiě)来还”这种繁复的情况。但调查显示,读xuè和xiě的受访者分别仅有三成和两成,最多人将它读为xuě。这本是并不存在的读音。
讨论过后,审音组在修订稿中把“血”统读为xuě,另外标注口语单用时读xiě。这个变化引起了最多争议。由于争议太大,“血”字读音的修订暂未得到教育部门核准。
语文教材早期也与1985年版审音表存在差异,一些已经统读的字仍然标注旧读。近年,教材参考审音表陆续做出修改,“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发音由cuī改为shuāi,几年前就曾激起讨论。
古代诗词中的某些特殊读音,被很多人视为古音,对其更改尤为反对。事实上,“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类读音叫作“叶韵”。因语音发展变化,后人读古文时感觉不押韵,于是临时改变读音,使之谐合,未必是真正的古音。
2018年底,负责审音的课题组已经提交最终定稿,具体发布时间尚未公布。“现在处于青黄不接、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所以可能有点乱。新的没有正式公布,旧的还在起作用。”石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