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的境况与出路

2021-10-23李金华

改革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企业

李金华

摘   要:“十四五”以及未来较长的时期,“小巨人”企业对我国产业发展、工业强基工程和制造强国建设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存在差异。有些“小巨人”企业承袭了传统产业优势,体现了地区经济特色;有些则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成长壮大。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小巨人”企业更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巨人”企业则相对少一些。现阶段,我国一些“小巨人”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有些“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对供应链的塑造和掌控能力,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容易产生断链和被淘汰的风险,在激烈竞争中可能被替代。未来推动“小巨人”企业发展,要从如下方面着手:聚焦主业,突出特色,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小巨人”企业成为单项冠军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方阵;加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小巨人”企业;制造强国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10-0101-13

“小巨人”企业是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其重要特征是:主要产品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相关领域可能国际领先;在较长的时期内始终专注于产业链上的某种技术、某个环节或某种产品,特色明显;市场优势显著,创新能力较强且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专业生产成套产品,可为市场、大企业或某些项目提供重要零部件、元器件或者配套产品;在技术研发、生产设计、产品制造、营销策略、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革新创造,社会责任感强,效益好、信誉高、影响大;生产工艺、技术以及产品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重视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有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领导层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十四五”以及未来较长的时期,“小巨人”企业对我国产业发展、工业强基工程和制造强国建设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先进基础工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有望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事实上,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实现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强调以提升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等专项行动。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确定了该项工作的目标、企业的培育条件、组织实施计划,提出了培育工作中的相关要求,并于2019年、2020年公布了两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此前的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企业成果转化;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并促进基地智慧化、平台化,为“小巨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其培育发展新动能。据此,2015年12月、2016年11月、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发布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并且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2020年8月再次公布了3个年度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培育和发展“小巨人”企业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重要成就。

一、相关文献综述

“小巨人”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张萍、麦素欢从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其瓶颈融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模式是P2P 运营模式、众筹融资模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融资模式,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开辟多种渠道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1]。侯静静、温明振、熊朗羽研究了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其利用SFA模型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政府补贴等能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研发效率,民营企业通过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大力度保护民营企业的研发成果,对民营企业维护知识产权的行为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应注重调整人才结构,努力降低科研风险[2]。张栋等研究了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和品牌问题,认为由于现有资源和思维观念的约束,中小微企业经营理念陈旧,企业资源限制严重,缺乏互联网思维,缺乏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支撑,无法通过自媒体建设形成营销力量,难以实现品牌文化建设;中小微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科技的意义和作用,开展线上线下经营布局,进行中小企业互联网品牌群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3]。喻平、豆俊霞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企业异质性及中小微企业创新问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动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通过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我国需要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注重对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的防范,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企业的作用,强化互联网银行的技术和数据优势,支持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同时,要发挥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新興技术的监管与治理功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正向作用[4]。

Michalik et al. 则从技术的角度研究了工业数字化时代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发现由于财务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中小制造企业正从面向产品到面向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转变,通过启用新的生命周期和以客户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5]。Esubalew et al.讨论了企业家胜任力对中小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发现获得资金是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企业的行为偏差影响着银行金融工具的可用性,资金的可用性增加了业主经理的风险,资金的可用性可能会加剧流行行为偏差,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企业家胜任力对中小企业绩效是有重要影响的[6]。Essakly讨论了工业4.0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发现在制造系统中引入工业4.0会涉及广泛的机遇与风险,应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工业4.0对中小企业整体的影响绩效,中小制造企业应该调整和适应工业4.0下的现代生产模式和方式[7]。Michalik et al. 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服务化的问题,其研究认为:从面向产品到面向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变可称为服务化,这个转变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制造业的中小型企业组织上的差异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中小企业的要求没有得到充分考虑,现在全球制造商正在启用新的生命周期和以客户为导向的解决方案,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为中心的制造,以图建立有利可图的服务[5]。Eikebrokk et al. 研究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认为在现代商业实践中,对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从转型中创造价值,其中投资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于那些由于资源贫乏而依赖外部投入的中小企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8]。可以确定的是,在创造性的小企业网络中,是可以创造IT价值的。HG et al.研究了中小微企业使用电子货币的意愿,发现中小微企业往往被视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支柱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发挥作用,在商业交易中使用新的技术也会极大地影响商业活动[9]。目前正在发展的创新技术之一是电子货币。数据分析結果表明,中小微企业业主都相信,在其商业交易中使用电子货币将有助于他们获得绩效收益,使用电子货币系统越容易,他们在交易中使用电子货币的频率就越高;越多的人使用它,新用户就越关注这个趋势;电子货币服务提供商的组织和技术基础设施是存在的,为了帮助他们使用电子货币技术,中小微企业的所有者不会因为使用电子货币而感到焦虑,相信电子货币易于使用。

从既有文献可以发现,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小微企业发展制约因素、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调整、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等,鲜见有从宏观上分析我国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状况,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二、我国“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背景

我国“小巨人”企业多数是民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来讲,含有一小部分国有资产和外商投资资产、但不具有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列在民营企业之中。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孕育“小巨人”企业的沃土,其经历过多种发展模式,如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现代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制度为基础的私营企业模式,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方式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以集群发展为特征的模式,以加工出口方式为主通过国外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型企业发展模式,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企业或知识精英创业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传统背景,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要求。

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是以民营企业发展为大背景的。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深刻影响着“小巨人”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增加值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吸纳了全社会上亿人的就业者,完成了我国绝大比重的对外出口和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所有民营企业的投资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了40%。因此,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这构成了“小巨人”企业发展宏大背景。我们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加以剖析。

由图1可知,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在21世纪的前10年一直呈直线式上升,2010年以后有短暂的下跌,2015年以后企业数再度减少。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6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滑,至今没有明显的大幅度回升。民营企业的资产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2018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5.74%,近年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平均用工人数和利润总额大体呈增长之势,没有太大的波动。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产品出口可能受到更大制约,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不稳定、外部形势和市场环境不确定,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加大了民营企业经营的困难。必须承认的是,现在民营企业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较为宽松有利,给了民营企业一定支撑和帮助。但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民营企业仍然持续出现资金流短缺、资金链断裂和入不敷出等现象,在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也往往更高。由于难以获得急需的资金,一些企业难以正常运营,一些好的产品和项目错过了市场机会。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竞争进一步加剧,民营企业的很多产品销售困难。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成本高,生产效益低,转型步伐慢,适应市场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2011年以来,由于物价、劳动力等多因素的影响,成本上涨成为民营企业最难破解的难题。此外,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在观念、制度、技术等方面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不如国有企业,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相对稳定的市场容量、竞争对手数量的增加、内部管理的缺陷和自身技术创新的不足等,都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我国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虽然在总量上远大于大中型企业,但是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量等经济指标方面都不及大型企业,整体竞争力上小微企业是弱于大中型企业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近些年民营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一直在下降,特别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生存困难,一些行业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教育培训、实体店销售等行业出现亏损,企业的投资意愿显著下降,某些行业小微民企发展状况堪忧。

三、我国“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规模与总体特征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构成了“小巨人”企业生存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就需要着眼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同时,还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在制度、政策、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加大力度培育“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在实践中,为进一步推动“小巨人”企业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小巨人”企业的专业化能力和技术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推动实施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根据各省(区、市)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品,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图做强有特色、有单项优势的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依据产业链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了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优化和叠加服务资源,加强对优质“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培育认定2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国家持续培育“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与“小巨人”企业合作,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推动形成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为配合“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国家还出台了《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出建设一批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旨在汇聚各类优质服务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这些基地主要由拥有资质的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先进、运营模式科学、服务功能齐全、创新链完整、社会信誉度高、带动影响力强。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小巨人”企业名单;2020年11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小巨人”企业名单。201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2020年8月,又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这些公布的“小巨人”企业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布在不同的省(区、市),具体情况如表1(下页)所示。

由表1可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小巨人”企业是248家,第二批是1744家;2019年度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107个,2020年度是117个。按照国家对“小巨人”企业培育的规划,“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在于做专、做精、做大、做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进而使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不断壮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的“小巨人”企业有着专、精、特、新的共性,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存在不同差异。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小巨人”企业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不同地区“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的分布特征。限于篇幅,这里不作具体分析。

总体而言,不同地区“小巨人”企业数量不同,其主导产品也存在差异。有些“小巨人”企业承袭了传统产业优势,体现了地区经济特色;有些则是依时代发展需求应运而生。这些“小巨人”企业成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四、“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关联性

“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有着特殊的地位。截至“十三五”末,国家确定了1992家“小巨人”企业,224家国家级、近3000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小微企業双创基地。目前,国家正积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内外服务资源,构建优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环境友好型基地,力争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小巨人”企业和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向智慧化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在此,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列联表分析法来分析“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关联性。

聚类分析就是将被研究的个体或者对象进行分类,使得同一个类中的个体或者对象具有更加突出的相似性,而不同类别之间的个体的异质性更加突出。在实际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是系统聚类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个体看成多个类如n,即一类中包含一个个体,也就是最初为n类,而后将性质最相近的两类合并成一类,则得到n-1类。再将n-1类最相近的合并,则得到了n-2 类,如此类推下去,可以将全部个体或对象归并成一类。聚类分析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似性是通过距离来测度的。

设定每个个体由p 个指标进行描述,于是每个个体就可以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n个个体就是个n点,以xij表示第i个个体的第j个指标,则数据矩阵如下:

x11    x12   …   x1p

x21    x22   …   x2p

[…]    […]   …   […]

xn1   xn2   …   xnp

若以dij表示两个个体之间的距离,那么通常使用的明考斯基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dij(q)=(|xit-xjt|q)

当各指标的观测值悬殊时,需要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后的数据为:

x=(i = 1,2,…,n;j = 1,2,…,p)

当x>0时,可以用兰氏距离的公式计算两两个体间的距离:

dij(LW)=

也可用一种改进的马氏距离公式计算个体间的距离:

d(M)=[x(i)-x(j)]'∑-1[x(i)-x(j)]

其中,x(i)表示矩阵行向量的转置,∑是数据矩阵的协方差阵。它考虑了指标的相关性,也不受量纲的影响。

根据表1中各省(区、市)“小巨人”企业总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总数进行系统聚类,运用SPSS软件可得到聚类分析的结果(见图2)。

由图2可发现,按照“小巨人”企业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数量的多寡,不同省(区、市)可分为六类:

第一类:广西、宁夏、江西、云南、天津、甘肃

第二类:吉林、贵州、内蒙古、海南、黑龙江、新疆、青海、西藏

第三类:湖南、四川、上海、辽宁、重庆、安徽、湖北、陕西、山西

第四类:江苏、福建

第五类:北京、河南、河北

第六类:山东、广东、浙江

同一类的省(区、市)在拥有“小巨人”企业数量上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的类之间则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进一步地,可将表1的数据进行改造整合,绘制成图3,由此可观测我国八大区域“小巨人”企业的分布状况。

图3依据表1数据加工整理绘制而成。图3中,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总体而言,经济发达的地区,“小巨人”企业较多,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小巨人”企业则相对较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布较为均衡,八大地域的分布总量差别不太大。

不难发现,图3数据构成了一个列联表,可以据此进行列联表分析,以研究“小巨人”企业分布与地区之间的关联性。在这里,地域、“小巨人”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是定类变量,可以用列联表χ2检验方法进行关联性分析。

χ2检验的统计量计算式为①:χ2=∑

此处,自由度df=(r-1)(c-1),r和c分别是列联表的行数和列数;f0是列联表中每一个单元格的观测频数,fe是f0所对应的期望频数。或者:

χ2=(fij是列联表中的实际观测频次;Eij是期望频次)

χ2是服从自由度为(r-1)(c-1)的卡方分布。对于r ×c列联表,可以计算V系数来反映定类变量间的相关强度,V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V=

=

其中,?=,a、b、c、d为列联表中的实际观测频次。

运用χ2检验原理,对图3中数据形成的列联表进行分析。原假设为:“小巨人”企业分布与地区关联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运用SPSS软件可得到“小巨人”企业分布与地区关联性之间的分析结果(见表2)。

表2中,sig是差异性显著检验值,结果均都大于0.01,即不能拒绝零假设,可以认为,“小巨人”企业与八大地域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关系。同时,还可得出八大地域与“小巨人”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布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中所给出的肯德尔tau-b 和肯德尔tau-c等统计量值可以发现,我国“小巨人”企业与地域分布之间的定类相关系数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是因为“小巨人”企业一般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优势,故而普遍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许多省(区、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小巨人”企业发展。2021年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确定聚焦人力、财力、技术培育出10 000家左右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支持其高质量发展,未来5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投入。

而在此前,一些省(区、市)就已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扶持“小巨人”企业,如《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的若干意见》(2015)、《中共银川市委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的意见》(2008)、《甘肃省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8)、《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2016)、《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实施办法的通知》(2020)、《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实施意见(2017—2020年)》(2017)、《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办法》(2015)等。可见,“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和发展不但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而且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小巨人”企业更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巨人”企业则相对少一些。不同地区的“小巨人”企业还表现出所在地域生产资源或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如青海珠峰冬虫夏草药业、甘肃施可丰生态科技、西安航天民芯科技、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贵州高峰石油机械、成都百施特金刚石钻头、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海南椰岛酒业、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湖北远大生命科技、河南新科起重机、山东海汇环保设备、江西环球陶瓷、福建漳州安泰铝材、宁波福特继电器、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哈尔滨威尔焊接、吉林长白山药业集团、沈阳亨通光通信、内蒙古库伦蒙药、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邯郸市美坚利五金制造、北京易点淘网络技术,等等。“小巨人”企业的分布反映了地区的优势产业传统,也反映了地域的产业优势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矿业“小巨人”企业,医药发达的地区就有医药及与之相关的行业的“小巨人”企业,电子、通信、计算机发达的地区就有电子、通信、计算机及与之相关的“小巨人”企业,环保设备行业领先的地区就有环保行业及与之相关的“小巨人”企业。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现阶段我国的不少“小巨人”企业还处在产业链中低端,一些“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对供应链的塑造和掌控能力,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容易产生断链和被淘汰的风险,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被替代。一些地区的“小巨人”企业还存在短板,与龙头企业缺乏联系和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还有待加强。

五、“小巨人”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未来推动“小巨人”企业发展,要聚焦主业,突出特色,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小巨人”企业成为单项冠军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方阵;加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一)聚焦主业,突出特色,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未来要根据“小巨人”企业发展实际,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基础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等,继续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小巨人”企业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方向,进行深耕细作,用“杀手锏”技术,铆定主业,聚焦国家先进制造领域技术路线图中的关键产品,聚焦所在省份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产业,突出产品特色和技术特色,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小巨人”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企业做大做强。要支持“小巨人”企业增资扩产,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专精尖配套项目,继续专注细分市场,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将有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的优势“小巨人”企业项目列入地方或国家重点项目。要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增加资产总量,扩大生产规模,开展兼并重组,不断拓展市场,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绿色制造项目等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要加大“小巨人”企业的创新投入,“锻长板”“补短板”,助力工业“四基”①和制造强国重点领域;要加强“小巨人”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机制,在提升产业链、稳定供应链上发挥重要作用,筑牢核心竞争力。

要建立“小巨人”企业生产运营统计监测制度,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不定期发布“小巨人”企业统计数据,编制“小巨人”企业运营指数和金融条件指数,加强其结构化分析。要培养“小巨人”企业员工的数字化能力,加快推进“小巨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营造持续学习的、开放的工作环境,确保“小巨人”企业部门、员工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协作。要采用数字工具、数字自助服务技术,让企业信息变得更透明、更容易获得,增加交互式工具,推动“小巨人”企业转型成功。要支持“小巨人”企业在自己的专门领域“锻长板”,把好绝技,在供应链竞争中锻就新优势。要提升“小巨人”企业在特定领域持续研发的动力和能力,提高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前端和顶端推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二)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小巨人”企业成为单项冠军企业

要提升“小巨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帮助“小巨人”企业利用认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数字化重塑,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生产模式,保证其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应根据企业特征和具体情况,深度推进智能化、网络化工作流程,实现高效、高质量精准制造,达到提升质量、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缩短周期的目标。要支持“小巨人”企业开展前沿技术、重要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鼓励其依据特色或专长进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要推动“小巨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共享创新性成果的应用。要高度重视“小巨人”企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依托国际国内著名高校、培训机构,培育具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战略意识的“小巨人”企业家,造就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要鼓励“小巨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强化工人的技术培训和转岗技能培训,促进优秀人才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小巨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要加快针对“小巨人”企业研发成果或创新性成果的及时转化,有效推进成果的及时应用,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强化工业设计和工业软件的开发,实现对“小巨人”企业点对点的服务。地方各级财政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作用,引导“小巨人”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补足研发短板,努力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冠军企业。

(三)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方阵

要加强“小巨人”企业先进质量文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培养“小巨人”企业员工的规则意识,提高员工职业素质,从规范评价入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化。要依据严格规范的制度、标准、流程来进行品质管理,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研判,强调数据化和准确性,开拓差异化的市场;要根除一切浪费,不断降低库存和成本,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要强化精细化营销,制定精细化的营销策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引导“小巨人”企业开展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传承工匠精神,打造顶级质量。要广泛应用集物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建立起“小巨人”企业质量管理数据库,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质量监测,通过样本采集、图形分析、数据处理等多种手段进行完整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达到最大程度的客户满意度。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小巨人”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在合作中扩大国际影响。要创造“小巨人”企业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小巨人”企业国际知名品牌方阵。要加强“小巨人”企业品牌宣传,提高“小巨人”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强化顾客大众对“小巨人”企业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让顾客熟悉其品牌名称、品牌术语、标记、符号或設计,特别要使顾客理解品牌的特性和优势,并且使同行不能轻易模仿。要注重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小巨人”企业知名品牌的培育与延伸,要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分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状况,降低延伸风险,规避品牌稀释,努力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要缩短销售时间,降低销售成本,不断拓展新渠道、新市场,提高品牌营利性和客户的满意度。要支持“小巨人”企业开展跨所有制、跨区域资源整合,用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来支持有效的市场营销与服务流程;要加强“小巨人”企业品牌制度安排和设计,强化品牌文化塑造、企业品牌战略愿景,将其深植于企业与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形成全体员工都普遍遵循的共同文化价值取向。

(四)加強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要建立“小巨人”企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对“小巨人”企业的公共、市场、社会公益服务机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机制,提高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专业化众创空间等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应优化“小巨人”企业人才激励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梯度培育、协同服务机制,发展专门针对“小巨人”企业的服务产业,引导大企业依据产业产品规划、供应链延伸、价值链需求、创新链发展,为“小巨人”企业提供配套支持。

要全面发展应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小巨人”企业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产业园区、创业创新基地、产业集群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支持其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提升对“小巨人”企业的支撑能力,增强其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要鼓励各类商业银行机构开发专门针对“小巨人”企业的服务产品,支持其加快上市步伐。特别是要注重建立全多层次的“小巨人”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中小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小巨人”企业提供金融创新产品,对“小巨人”企业增加首贷,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行便利续贷业务。要完善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进一步规范银行业涉企服务收费制度,降低“小巨人”企业综合性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服务我国“小巨人”企业。 [Reform]

参考文献

[1]张萍,麦素欢.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20(22):205-206.

[2]侯静静,温明振,熊朗羽.民营企业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SFA模型的研究[J].企业经济,2020(6):120-126.

[3]张栋,曹明星,杨过房,等.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自品牌的营销机会[J].商场现代化,2018(22):43-44.

[4]喻平,豆俊霞.数字普惠金融、企业异质性与中小微企业创新[J].当代经济管理,2020(12):79-87.

[5]MICHALIK A, BESENFELDER C, HENKE M. Servitization of small-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acing barriers th-

rough the dortmund management model[J]. IFAC Papers OnLine, 2019, 51(13): 2326-2331.

[6]ESUBALEW A A, RAGHURAMA A.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s' competen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finance and performance of micr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MSMEs)[J]. European Research on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Economics, 2020, 26(2): 87-95.

[7]ESSAKLY A, WICHMANN M, SPENGLER T S. A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the holistic evaluation of industry 4.0 solutions for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 IFAC Papers OnLine, 2019, 52(13): 427-432.

[8]EIKEBROKK T R, LIND E, OLSEN D H. Co-creation of IT-value in a cluster of small enterprises[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8,

138: 492–499.

[9]HG A, BIS B, SPW B. Assessment of the readiness of micro, a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using e-money using th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method[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9, 161: 316–323.

The Situation and Outle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LI Jin-hua

Abstract: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in the long term to come,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will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foundation projec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different, and their leading products are also different. Some "little giants" inherit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y, while others are emerging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There are more "little giants" in highly developed areas and less "little giant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At present, some of China's "little giants" are still in the middle and low end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some of them are not strong in innovation, lack of the ability to shape and control the supply chain, and are prone to break the chain and be eliminated in the external impact, which may be replace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future,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their main business, highligh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improve their digital,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levels, and support them to become single champion enterprises; adopt refined management schemes, implement the going outstrategy, and build a world-famous brand matrix;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ases, and provide specialized and refined services for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personalized service.

Key words: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