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共产党人的启示
2021-10-23张妍吴凡
张妍 吴凡
2005年,《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弘扬 “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阐述了“红船精神”及其深刻内涵。随后,“红船精神”成为党思想建设的重要源泉,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思想精神史。正确解读“红船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性,使党员干部具备精神层面的勇气,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勇于竞争、敢于担当,以及勇于奉献、敢于牺牲。
“红船精神”的提出
九十七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顺理成章地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新中国成立后,南湖革命纪念馆在浙江嘉兴宣告成立,并在国庆节当天正式对外展出,群众亲切地称它为“红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两次前往南湖;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屡次重返南湖、瞻仰红船,提出“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红船精神” 逐渐开始被关注,并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指引。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浙江嘉兴,瞻仰了具有中国共产党源头精神象征的嘉兴红船,重温“红船精神”。2005年6月21日,“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被深刻阐释。
“红船”精神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仅凭在嘉兴南湖上的一次会议就产生了,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红船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它的历史依据则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这一历史任务,而“红船精神”的文化根基则源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船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付出。
“红船精神”的内涵
《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文章中提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等,都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岁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些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红船精神”的本质特征
“‘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这体现着,红船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走在时代前列”。
实际上,“红船精神”与“走在时代前列”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共产党人要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要弘扬以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为核心的“红船精神”,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又成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敢喝头口水的领路人,克服因循守旧的旧规制,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创造出革命和建设的新局面,新思路。
“红船精神”的主要内容
“红船精神”是由首创、奋斗和奉献三个关键词构成的。
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的是一种革命性和创新性,是引领时代前进的关键,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首创不是蛮干,而是有方向的前进,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实践。
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条道路上或许有艰难险阻,但是“红船精神”指引下的共产党人应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只有坚定理想、矢志不渝地奋斗,才能把我们梦想中的蓝图转变成现实中的美好,才能支撑我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这是党前进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才是共产党成立的初衷,代表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因此,“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路上的勋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和无私。这一精神的提出,“弥补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大革命时期之间的革命精神的空白,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思想史也更加系统和完整”。
“红船精神”对共产黨人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要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应该怎么做呢?从精神层面来说,那就是弘扬以首创、奋斗、奉献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红船精神”。而这些精神的发扬,离不开“勇敢”精神做支撑。正确认识党员队伍中出现的问题,不遮掩,不推诿,用“勇敢”精神武装党员干部,从而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精神”发扬光大。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然而,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当中,却不乏思维落后之人。当看到别的省市或地区有什么特色产业,有些地区的领导干部也跟着喊口号,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只是一味地盲目随从,忽视了地方特色,从而白白错失了很多发展良机。
十九大报告中也表明: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发展我们有目共睹,这与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紧密联系的,敢喝头口水,敢做探路人,在国内创下了多项第一的成绩。然而今后要想保持成绩,仍然要具有敢吃螃蟹的首创精神,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
国家要前进,全党要进步,必然要求党员干部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我们已经落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在披荆斩棘中杀出一条道路,勇于创新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思路、探索新经验,勇攀科学和发展的高峰。
勇于竞争、敢于担当
现在,在数量庞大的党员干部中间,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担当意识不足,具体表现为“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能担当、不善担当”。有的党员干部直接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宁可视而不见,也不愿担责。还有的党员干部干脆“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一心想当‘太平官”。
然而,机会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红船精神就是要筑牢党员干部的信念根基,引领党员同志勇于竞争、勇于吃苦、敢于担当的精神。领导干部要“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现在,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经过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奋进,在竞争中博得的。恰是中国共产党人这种勇于竞争、敢于奋斗和担当的精神,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