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促行业实现蛙跳式升级

2021-10-23王充

商业文化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电厂升级用户

王充

曹煜早在2002年就加入江苏电机工程学会,在2005年获得了电力系统高级工程师的职称,由曹煜撰写的《火力发电厂设备手册》,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在全国发行。曹煜的论文“电厂DCS的扩容与升级改造”也发表于2005年的国家级电力学术期刊《电力自动化设备》上。

加入西门子电站自动化有限公司,与公司一同成长的曹煜为西门子带来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因此,曹煜也是频频荣膺公司荣誉奖章:质量奖、利润贡献奖、最佳业务增长奖、销售突破奖,等等。每一个奖项都记录了他的杰出表现。除了自己获得多个奖项,创造了可观业绩,曹煜还带领着整个团队与时俱进。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门子电站自动化有限公司(SPPA)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及其它电站设备,凭借出众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曹煜作为跟随公司共同成长的元老,历任工程师、现场经理、项目经理、服务经理。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曹煜带领SPPA秉承“用户至上”的理念,为国内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业绩遍及电站控制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控制系统到电气设备,从技术咨询到用户培训,从年度服务到升级改造,不一而足。

以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DCS系统领域专家,曹煜认为,自我国开始引入火电站的分散控制系统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DCS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基建项目竣工时DCS自然处于最佳的运行阶段。然而,随着很多电厂结束调试进入生产,尤其是进入稳定期后,在日常维护中控制系统陆续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或疑问, 比如,DCS的负荷率明显加大。包括,自动处理单元的负荷率、通讯处理器的负荷率,服务器的负荷率等,对于电厂来说,这是一个危险信号;由于设备老化速度不均匀,部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率偏高的现象。另外,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需要及时更新换代。由此,曹煜带领SPPA团队,通过实际的行业调查和产品分析,制定了一系列DCS系统的优化和改造规划,实施了很多切实可行的销售和服务方案。

在曹煜刚刚入行时,业界普遍流行的观念是注重硬件的质量或是控制软件的精妙,而轻视日常维护。继而,曹煜独创性地发展和推广了年度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业主乃至竞争对手的思维。根据他的观察和实践,一个控制系统的故障或缺陷,60%的几率由现场维护人员解决,30%的几率由制造厂家技术人员帮助解决,10% 的几率由产品研发部门解决,由此,他推出的服务方式包含三级立体式服务,现场(各个电厂),国内专家中心(南京)和德国总部热线中心(卡尔斯鲁尔),国内专家中心通过远程系统连接和热线电话,指导现场维护人员排除故障,必要时紧急奔赴现场处理问题,复杂的故障则通过德国热线中心通过远程系统连接和热线电话指导,必要时由后者反馈产品研发部门进行后台改进。这种服务模式有效地分流了故障处理,获得了成功的推广。从2006年起,SPPA与国能国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服务框架协议,包括定州、台州等7个电厂、2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8.6GW,陆续签署了年度服务合同,并一直将年度服务续签到今天。如今,全国有40多个电厂、近百台机组与SPPA签署了年度维护合同。整个业界都纷纷效仿这种模式,建立起各自的多维故障处理构架。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随着不断修改和优化逻辑,控制系统的裕量越来越少,每况愈下。为此,曹煜提出,必须对DCS实施适时的裕量扩展,包括扩展CPU、I/O模件的数量,或者扩展操作员站、通讯服务器的数量;旨在提升仪控设备的内在性能。

经过实践测试,增设CPU有效地降低了原有CPU的负荷率,提高了控制设备的可用率,降低了故障风险。从2005年始,曹煜的团队陆续开展基于性能优化的和基于环保的DCS增容,将扩容业务大规模推广开来,为公司带来可观的销售额,这些增加的销售范围,相当于原有基建容量的20%。

推广全新概念,引导行业升级

同时,曹煜积极推广全厂控制一体化的概念,将分散控制系统的概念结合现场总线技术推广到电厂的各个角落,原先现场一个个分散的、独立的可编程控制器逐渐被DCS取代,在华能邯峰、华能金陵电厂,原有的辅网控制基本被DCS替代。极大地推进了全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工程的造价因为标准化产品的采购而大为降低,而且电厂的技术人员能更快地掌握新系统。作为DCS领域的权威专家,曹煜判断,为适应技术进步、延长控制系统使用寿命、响应新的功能要求,必须定期对DCS实施适当的升级,升级包括对CPU、功能模件、通讯处理器、总线系统、服务器、操作员站等进行版本或者硬件提升,这种升级,将伴随着对DCS可靠性认识和技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变得越发普遍。但是考虑到用户的资金投入和改造工程对生产的影响,本着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曹煜提出了蛙跳式升级战术,即,实际改造方案中不需要跟随每一次的系统版本提升,但是有必要每3-5年进行一次局部的版本升级,每6-8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软硬件升级。这样可以使得用户的总体投资最小,同时也保证了各台机组的控制系统距离最新版本的平均差距最小。

经过几年的磨合,用户普遍接受了这种周期性的升级策略。曹煜带领销售和工程团队,陆续在各个电厂实施了DCS软硬件升级,将所有相关电厂的DCS升级到当时的最新版本。陆续地,各个竞争对手,包括Emerson、ABB、Foxboro以及很多国产DCS制造商们也纷纷效仿这种升级模式。使得整个行业都走向了追求标准化的質量保证之路。

同时,曹煜通过深入的调研,分析了正在使用的控制系统的各个产品的寿命周期,找出了明显可用率偏低的产品,提出了结构化、模块化升级的思路,针对隐患产品及时地提出局部整改措施,务求规模最小化,使得用户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可用率的大幅度提升。

在日常的维护中,曹煜十分注重同一类型产品使用情况的横向比较,这种比较不仅在全国范围,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每当出现了一起控制系统的单一故障,团队就要做出举一反三的研判,及时向国内用户提前示警、提前整改,将可能的缺陷消弭于未发。往往一个解决方案在某一个电厂试点后,继而上升到集团中层管理层评估,最后推广到所有下属电厂。为此获得了用户的极大信任和口碑,在用户看来,彼此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交易关系,而是能够分担风险的合作伙伴。在SPPA,产品信息透明和信息反馈工作一直保持到今天,成为维护工程师和客户经理们的日常工作。

同时,曹煜也积极探索备件的营销创新,2004年与华能福州电厂签署了三年期的包括备品备件快速供应的服务合同,覆盖了3年之内的控制系统的生产备件。2009年起,曹煜与国华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采购框架协议,通过嵌入业主的采购流程,锁定了备件销售,一直延续到2019年,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销售额。

一个方案,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会使得整个行业朝着更加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从一系列DCS的服务方案上来看,曹煜所影响的不只是SPPA的发展,而是整个DCS行业。

在曹煜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他带领工程和销售团队所做出的不菲成绩,让西门子总部大为赞赏,自2000年10月开始,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电力市场电站仪控和数字化方面的业务全部由SPPA负责,SPPA正式向中国电站客户提供所有电站仪控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支持西门子公司总部在中国的各大项目的实施。

猜你喜欢

电厂升级用户
下饺子喽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字词升级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
信用卡资深用户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