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不相容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2021-10-23任崇阳唐鑫梅凤婷
任崇阳 唐鑫 梅凤婷
近年来,我国对政府绩效审计的需求愈增愈强,而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激励不相容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并从激励相容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政府绩效审计,可以提升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绩效审计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审计类型。利用这种审计方式来对政府公共资源进行有效性评估,明晰公共资源具体的使用情况,从而达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目的。现如今,国内经济形势虽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局面,但是,一直以来发展中出现的公共资源浪费以及闲置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想要让国家公共资源工作在政府的运作下落到实处,发挥出资源最大的价值,前提是政府审计师所具备的监督职能以及评估职能必须受到重点关注。只有提高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绩效审计效果,才能提高服务型政府以及廉洁性政府的整体契合度,2018年3月底,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以此来促进其发挥作用,这一举措给政府绩效审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政府审计体制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但可以让政府绩效审计拥有更高的独立性,而且更能借助绩效审计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价值。
“激励不相容”主要指的是相同的活动中有不同的参与主体,这些主体所能享受到的激励效果拥有一定的不相容性。换而言之,活动中的利益激励作用主要侧重点放在少数主体上,使得其他主体获得的激励效果非常低。在此背景下,受到激励的主体在享受到激励效果后,可能会做出损害他人利益或者共同利益的行为来扩大自身利益,进而对活动结果以及活动意义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对政府绩效审计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因此,本文基于激励不相容理论,研究其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在激励相容理论的视角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进行发展与创新的方法。
激励相容理论与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激励相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Hurwic在1960年研究后得出的机制设计理论。该理论主要的核心在于通过构建完善的激励相融机制来确保各类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在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有关的辩论研讨会中提及。辩论的双方都集中在两个主要主题上:信息和激励措施。之后,Hurwic研究后得出构建该机制需要满足两项标准:一是有限参与,二是激励;同时表示“为该机制制定的合理化标准可用于对主导策略进行衡量,而评估标准是帕累托最优”。针对激励相容理论开展研究与分析的重点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信息,二是激励。以信息因素角度而言,其主要探讨的问题在于三方面:一是怎样才能确保信息获取的对称性,二是怎样将信息不对称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怎样才能降低信息交流耗费的成本费用。马斯金、梅尔森(1982)等人以监管理论作为核心对构建激励机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两人研究后得出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后续深入探索政府监管经济学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Kupiec在1995年、 Brien在1997年都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研究后得出“预先承诺制”理论,而后在对银行资本监管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将该理论融入其中。郭跃进(1998)表示:“在为国内证券市场构建完善的基金投资机制时,可将激励相容理论运用其中”。蔡继荣(2000)研究后表示:“新时代背景下,激励相容即为企业构建制度条例的重要核心”。何自云(2003)等人表示:“银行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会受到激励相容带来的有利影响”。马成林(2012)等人研究后证实:“激励相容可以有效适用于国内食品的各项监管工作中”。另外,部分学者研究后证实,在政府与其他主体合作的各项活动中,激励相容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其有效性以及稳定性来确保活动的有序进展。针对政府绩效审计概念的内容研究,刘家义(2004)研究过后表示,绩效审计人员属于外部审计师范畴且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依照国内现行法律以及相关标准而言,绩效审计主要的作用在于对政府涉及的各项公共责任绩效进行审查评估并得出分析结果,以期为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充分性和科学性进行有效的管理。赵爽和俞红梅(2018)认为除了审计的常规监督职能外,政府绩效审计还包括对政府工作的检查,这对我国成为一个开放透明的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职能角度来看,惠军和李依萱(2018)认为国家审计要紧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自身職能范围,从单纯地进行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协调发展转变,实现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蔡春等人(2011)认为,促进绩效审计的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应根据审计的目的确定工作范围。
激励不相容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在政府绩效审计中,接受审计的政府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受审计的主体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由于信息在委托人和代理之间自然是不对称的,因此由于自发关系而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为了最大限度地分配资源,需要人为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双方的利益可以得到平衡和相对优化。这也是激励相容的观点。在审计工作的发展中,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公众都认可的政府绩效审计,才能使政府绩效审计达到相对的最优帕累托。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便承担着人为机制的作用。
政府绩效审计是独立审计师采用的现代技术方法,从经济、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对政府各部委、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的活动和职能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从而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事实证明,政府绩效审计可以监督和评估政府支出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快速发现和反映现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科学的政府管理,并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在激励不相容的理论下,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动都是基于追求自己最大化的利益来驱动。这时,制度的安排使得目标和行动无法达到一致,因此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目标却无法对代理人发挥激励作用。政府作为受托方,当其与委托方的利益不一致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做出损害委托利益的事情。常见的有:铺张浪费、舞弊现象、玩忽职守等。正是由于激励不相容的存在,需要设计出适合委托代理双方的激励相容制度和方法,这也正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之一。由于政府行为可能与委托人一致或不一致。所以,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所实施的业务活动对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或者精神文明建设是否有促进作用;对生态环境是起到了保护作用还是会破坏其原有的生态平衡;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政治稳定,提高劳动率和就业率;对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有无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