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质量提升探究

2021-10-23赵静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贸民营企业供应链

【摘要】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在贸易总额、商品结构、国际市场布局、贸易方式等方面持续优化,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民企外贸发展既面临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任重道远、贸易问题政治化干扰国际贸易秩序等外部风险因素,同时也存在民企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外贸转型升级所需支撑要素不足等内部风险,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大,亟需政策支持助力民企外贸质量稳步提升。

【关键词】民营企业;外贸;供应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743.2

一、民营企业活力持续增强,继续保持外贸第一大经济主体地位

(一)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活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3.95万亿元,增长42.7%,比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7%,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其中,出口2.55万亿元,增长50%;进口1.4万亿元,增长31%。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3398列,发送货物32.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综合重箱率96.5%。大部分货物为民企生产的生活用品、纺织品、家用电器、儿童用品、卫生洁具等中小商品和防疫物资。

(二)民营企业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2021年一季度,民营企业出口的家用电器、电脑、医药材及药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70%。进口的金属矿及矿砂、未锻轧的铜及铜材、化妆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50%。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季度跨境电商综试区新增100多个海外仓。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4195亿元,增长46.5%。其中出口2808亿元,增长69.3%;进口1387亿元,增长15.1%。

(三)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活跃,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中西部地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外贸潜力进一步发掘。2021年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1.5万亿元,增长45.1%,增速比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5.9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比重达到17.8%。2020年,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达15.9%,比东部地区高5.6个百分点,全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前10位的省份中,有9个来自中西部地区,其中贵州和云南位居前两位。

(四)海外市場多元化水平不断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不断拓展经贸合作朋友圈,在保持美欧市场份额基础上,积极拓展东盟等“一带一路”市场。2021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万亿元,增长21.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5%。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28.6%;进口1.09万亿元,增长13.2%。对越南、印度尼西亚、波兰、乌克兰等沿线部分国家进出口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7.8%、32.2%、48.4%、41.7%。民营企业贡献了大部分份额。

二、民企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需保持警惕

(一)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加剧民企进出口困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4月28日16点,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473亿例。国外疫情短期内仍将维持高风险态势,变异病毒继续出现新变种,疫情通过人员跨境流动传播的风险依然较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这对我国民企进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印度等境外疫情输入的高风险有可能导致国内疫情出现二次暴发,大面积筛查无症状感染难度加大,很有可能加大已复工企业防疫的压力和成本;二是外部原料及中间品供应地的高风险疫情让已经复工的企业持续面临原料供应不足甚至断供的风险;三是主要进口地的高风险疫情让我国出口商面临市场需求持续不足,甚至拒绝收货、拒绝结算等违约风险,进而导致民营企业卷入各种合同纠纷。

(二)民营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转型升级所需支撑要素仍存不足

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初级角色,从事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加工活动,且中小规模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不仅意味着民营企业获利微薄,也意味着我国民企被钳制在价值链中低端环节,限制民营经济的出口升级。纠其原因;一是中介服务体系和组织尚不健全。民营企业在获取法律、会计、风险评估、经贸投资信息等服务时还有一定困难。二是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针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不足,加之融资程序复杂、担保条件严苛等原因,民企“走出去”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长期存在。赛迪智库对中部某省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仍然偏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利率在7%左右,若加上严格的抵押担保要求,以及附加房产土地抵押登记、工商查询、抵押物评估、会计审计等费用,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高达14%。三是民企自身综合实力有待提升。大部分民企都是家族式管理,管理体制落后;专业的国际化经营和管理人才匮乏;企业规模小,仅具有低成本优势而不具备技术优势,出口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等,都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提升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多方协作,搭建国家级产业链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政府机构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互动合作,搭建高水平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民营企业上下游之间、区域内关联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发挥龙头民营企业在信息整合共享上的引领作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B2B交易平台等服务,做好疫情引发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动受阻情况的应对工作。

(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为民企出口提供全方位保障

建议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及银行提高对外贸出口企业的信贷额度或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同时采取调整还款计划、到期续贷、降低费率等特别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积极发挥“政府+银行+信保”政策合力,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民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商务、海关、税务、工商等相关机构信息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动,加强与银保监及金融机构的沟通,提高线上办证的力度和效率,开通“绿色通道”服务,为民企外贸企业加快出口流程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走出去优质民企,优先给予财政贴息、贷款展期、变更还款计划等金融支持政策。

(三)充分调动各类平台资源,积极引导民企开辟国际贸易新市场和国内市场

强化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商协会等平台建设,联合外国驻华总领馆、外国驻华商协会等外国在华机构,为民企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商机推介平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尝试打造进出口商品网上展览会。引导民企认清当前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发展的国际形势,密切关注世界各国(地区)疫情变化情况,预判企业与原合作方的出口订单走向,做好应急方案。同时应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做好贸易新市场的市场调研、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根据已有贸易联系、出口倾向和形势预判有选择地发展新的经贸合作伙伴,制定东盟、南亚等新市场开拓方案,提升企业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水平。鼓励民企充分积极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在维持欧盟、美国、日本等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外贸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将部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可通过与淘宝、京东、1号店、拼多多、网易严选等多家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开拓国内市场,利用主播带货、线上团購、社交营销等方式增加产品曝光率和知名度,开设网上店铺,进行线上销售,提高产品的国内销量。

(四)建立培训和支持体系,全方位提升民企国际化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政府相关部门、贸促会及相关商会协会组织应联合打造线上线下培训体系,注重对民企外贸发展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提供经贸投资服务咨询和及时有效的信息来源,助力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及合规管理意识和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做好充分的海外市场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预案和安全保障制度,确保人身财产及项目安全。引导民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强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民企不断增加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商品出口比重,助力出口转型升级,不断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赵静 管理学博士、财政学博士后。就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中国-东南亚国别研究、区域发展、企业跨国投资等。多次获得 “优秀党员”称号,并荣获“2019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青年学习标兵”称号。调研报告《孔雀何时东北飞?——基于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报告》获得“2019年度国家发改委优秀假期调研报告二等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报告获得“2019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近六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中央、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重要研究课题及规划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国际产能合作+PPP”模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发表30篇理论文章。

猜你喜欢

外贸民营企业供应链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70年外贸大事记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