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地域文化认知”模块建构
——记“中国建筑史”课程改革实践

2021-10-23戴美纳DaiMeina

华中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史建筑学建筑

戴美纳 | Dai Meina

玄 峰 | Xuan Feng

1 课程现状

1.1 “中国建筑史”专业的课程设置概况

“中国建筑史”在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1929年朱启钤先生主持建立第一个中国建筑学学术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开始,这门学科正式在中国诞生[1]。当前,在各相关本科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中,“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发展脉络、主要特征及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典型实例有一个基本的、概括的认识和了解。然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以我校为例,笔者认为目前相关高校“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

内容缺乏针对性。传统建筑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该地域内社区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地域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介质和主要维系纽带。然而,在传统的“中国建筑史”教学中,课程偏重于中国古代建筑整体的发展脉络和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对于有针对性的地域建筑文化及其发展脉络的介绍并不多。

内容多而课时少。建筑史类的课程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2]。而每周次2个学时的课程安排,很难在课堂时间内对某些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和深入分析,因而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前与课后进行自主的发散性学习来巩固和延伸课堂的知识点。

学生缺乏兴趣。在与教学班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功利心很重,如果课堂内容能在以后实际工作中直接起作用,他们就比较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偏基础性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这个问题在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

(2)教学成效

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可能对于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讲常出现“课上听懂,课后马上忘”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上课的知识与实际相脱节而造成其对所学知识点不能形成认知体系。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当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地域建筑文化”的相关章节和相应的实践环节以补充和丰富原有的课程知识结构,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已有研究及相关应用

20 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学者JayCross提出了“E-learning”的概念,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里对“E-learning”进行了阐述,并指出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提供过程,E-learning改变教学者的作用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我国的何克抗教授基于E-learning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3]。混合式学习设计已经连续五年(2012年—2017年)在美国新媒体联盟(NMC)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被提及,成为趋势列表中关注度最高的一项[2,4]。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建筑史”在内的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应用方面已经做了许多相关研究。

不管是哪个学科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们都具有两个共同点:①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维。本人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中,在既有知识体系基础上选取部分课时引入地域建筑文化的章节,并借鉴“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通过实践模块置入、问题先导、主体转换以及信息技术介入等方式与手段,提高学生对地域建筑文化的认知度,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几点思考

2.1 与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对接

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且能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助力的应用型人才。我校于2017年10月从杭州搬至绍兴上虞,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也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如何为绍兴及上虞地区培养对口的、即插即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基于这个目的,笔者希望我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对本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中华上下数千年,不同地区间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极为丰富的地域文化,其蕴含的文化特性和艺术精神早已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不同地区民众各自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之中。人们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早已适应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人居环境,并成为一种精神归属感的需要。只有认知、感悟、理解蕴含在该地区的传统人居环境中的场所精神,我们才能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审美愉悦[5]。

2.2 基于调查分析的认知

对于建筑学的学习,我们一直都强调应该多行多看,建筑史的学习更是如此。王贵祥先生在“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中,提出:建筑史学,作为艺术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归属为一门以历史——解释学为基础进行论证的学科[6]。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认知古代建筑时,必须经过由感性体验的初级阶段再到理性认知的高级阶段。

在过去,我们通常会借助实物模型让学生对某些典型的古建形制及其构造有感性认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帮助认知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从图片展示到虚拟模型再到VR技术,认知体验这块内容较之过去在形式上大为丰富。然而,要真正学好建筑史更多地还是需要学习者去切身感知传统建筑方方面面的独到匠心,从建筑空间的布局到建筑体形的尺度,从建筑结构的脉络到建筑材料的肌理。

2.3 对历史碎片的整合与重构

陈谦平先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史学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大量阅读他们感兴趣的基本史料、教会他们用各种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多元的视角去进行观察、分析[7]。对于建筑史的学习亦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引导性。应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参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其进行整合。进而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及民族学的视角对整合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索传统建筑在过去的发展规律以及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强调课外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当下的“翻转课堂”中的某些理念不谋而合。

3 教学实践

3.1 以问题为先导的“地域文化认知”学习

绍兴古城山青水秀、历史悠久,发展出了绍兴典型的水乡布局、建筑样式和村落格局。临大街小巷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映射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其中比较典型的民居形式有临水民居和台门民居两大类[8]。与此同时,绍兴周边地区,亦散布着不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集镇和古村落(图1)。

图1 绍兴书圣故里水乡格局

基于绍兴地区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笔者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中,收集整理了该地区的传统民居、传统街巷及古村落的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相关资料,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学生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西方近代著名学者迪格斯提出了“先诊断后治疗”的思考模式[9],强调“调查实践”在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结合上述的课程知识点,笔者“以问题为先导”组织相关教学班级做了如下的实践(表1),再用1~2个周次(2~4个学时)的课时针对绍兴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讨论式教学。

表1 相关实践活动列表

当下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多是由于建筑师或规划师个人因素占据主导作用,具有很多的偶然性。不同的是,历史古城、传统聚落及其传统建筑的形成不同于现代城市与建筑,其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形、气候、地域资源等自然条件和民俗、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人文因素的制约。也正是因为这种制约因素,使传统建筑形式与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基于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笔者在组织教学班进行传统建筑文化调研时,以问题为先导,带着问题去分析,通过问题来理清调研思路,形成相关成果。

3.2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环节置入

在20世纪前半叶,法国年鉴学派就已深刻影响了历史学、人类学甚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和走向。年鉴学派一开始就提出了走出正史的局限在口述史料、田野调查、民间典籍和物质资料中去发现正史以外的文明轨迹[10]。

关于“中国建筑史”课程改革的尝试,首先是基于课堂内容的优化,进而延伸到教学实践环节的配合,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户外,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相关的知识点变得更直观、更生动。在原有的中国建筑史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和物质资料的挖掘,让学生更多地掌握绍兴本土的建筑文化及其发展脉络,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对口人才。

将部分章节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结合实践环节获取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后对其进行梳理。在课堂内,则实现主体的转换,将舞台还给学生,通过设定若干讨论主题,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1],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其进一步优化和深化学习的方向。

我认为,建筑史的学习不应该设定条条框框,尤其是针对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设定,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分析合理即可。相比于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记”的所谓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在当下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思考能力。就这一点而言,它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也不无裨益。

同时,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实践环节也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以GIS技术为例,GIS在城市规划领域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得到广泛使用,基于GIS、遥感影像和互联网技术的百度及谷歌地图服务能向公众提供相应地域的地形、平面图及建筑物的影像图,这些资源都可以为我们的调研工作提供巨大的帮助。而像百度地图中的热力图等数据为我们分析传统建筑的使用现状评价提供了很直观的数据统计。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协同操作工作模式也为调研作业的顺利展开和推进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3.3 相关成果

通过参观调研和实地测绘,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绍兴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有了一定认识,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量的一手调研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或先导问题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通过课堂PPT汇报及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针对调研测绘成果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笔者以调研绍兴地区传统聚落为契机,组织优秀学生进行相关科研课题的申请,其中某学生课题组申请的“基于建筑测绘的绍兴地区传统民居立面形式分析研究”课题获浙江理工大学立项,并于2019年5月以丰硕的研究成果顺利结题。

西方著名学者如刘易斯·芒福德、约翰·弗里德曼和克里斯托夫·科尔等人都十分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任何城市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文脉,脱离它所扎根的文脉。科尔指出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建筑城市的艺术,还要通过对在于人类居住形式中的整个文化史的学习来把握建筑城市的艺术[12]。笔者在指导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时,鼓励学生以前期绍兴地域建筑文化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为出发点,从建筑材料、色彩、空间及建筑本身的气质等方面入手,提炼相关的形式符号和空间意向,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这种模式既是对建筑史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其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的探索。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国内高校越来越多,以浙江省公办高校为例,2000年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约4所,而到了2019年,增加到了将近10所。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设有建筑学专业的民办高校。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翻了数番,高校为建筑设计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然而,我们却越来越发现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的新建建筑缺乏地域识别度,可谓“千城一面”。这不得不让作为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我们去思考建筑学教育培养的发力点和针对性。高校应在深层次上转变思路、更新思想认识,才能使我们明确方向、明晰目标为祖国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的专业人才[5]。

结语

地域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文化特性和审美精神是该地区世世代代的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中国建筑史甚至是建筑设计的课堂中把这一精彩的篇章呈现在未来建筑师眼前,通过引导式混合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学习、认知及内化,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希望我们培养的建筑师在助力新时代发展的同时,能够去传承、发扬和保护我们的地域建筑文化。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自绘、自摄。

猜你喜欢

建筑史建筑学建筑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建筑的“芯”
探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史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1分钟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