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021-10-23RenHan

华中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作业

任 函 | Ren Han

王燕飞 | Wang Yanfei

白朝勤 | Bai Chaoqin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不断探索建立创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筑专业学生从应试教育向专业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离不开通识教育的灌输与渗透(图1),它们共同支撑着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于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融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内容,拓宽专业知识面,建立专业平台,是我们的一个教学目标。建筑专业低年级的建筑启蒙教学阶段是建筑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开发的重要启智阶段,对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学生今后五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甚至一生的良好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图

我校建筑学院2013年独立之后,经过探索改进,开始实施基于拓宽基础培养和通识教育的大类招生,将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平台阶段前一年半、拓展平台阶段两年半以及综合平台阶段最后一年,学生按照建筑类进入学校,前一年半无专业身份,即基础平台阶段按大类招生未分建筑与规划专业,在学院接受大类基础课与通识课程。课程教学中会兼顾到两个专业的初学入门,并通过课堂研讨互动、课外项目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大类内进行专业分流,学生自主选择进入专业系。

1 专题、过程的针对性训练与统一课程设计

在整个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阶段,采用打破自然班界限的方式,使得六个班150余名学生成为一个整体,统一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建筑设计基础1和2主要教授对空间与形式的体验、认知与分析,在专业学习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地判断与分辨各种价值,对课程架构时充分考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知识结构和比例的合理性。按专题教学,内容分为建筑思维表达、平面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建筑测绘、空间生成、空间建造六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不同的领队老师把握整体内容与进度。

建筑设计基础3要求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认知、建筑构成、建筑测量相关知识,在指定的洛阳老城东南隅内进行实地调研、模型分析、体量推敲,使学生感受场所精神,体会关于体量、比例、尺度的基本概念,理解特定场所体量与体量之间的城市空间概念;运用前面所学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所学知识,采用比较的方法寻求并证明一个稳定而有张力的体量;将等比例体量放置于场地中,需求与城市周边体量之间关系的稳定协调。据此完成专题一:体量与场所。专题二:光影与材质,则是通过2周的模型制作及推敲,使学生体会关于空间、尺度、光影、材质的概念,理解室内空间形态的比例与尺度。在体量模型的基础上,以起居室空间为例,探讨室内空间形态的比例与尺度,采用比较的方法寻求并证明一个合理的立面开窗尺度,以及合适的室内空间材质的运用。

分项进行专题一、二的训练之后,进行完整的别墅方案设计。通过以具有较复杂空间和功能的别墅为建筑设计对象,学习和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建筑设计的表达方法,了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从模型入手构思设计方案、徒手绘制设计草图,以及进一步提高绘制建筑方案图的表现能力。进入评图周,别墅设计的成果模型由各班老师在班内完成评定,对于成果图纸,由12个老师组成的评审组共同评定。各班抽取20%优秀设计和10%较差作业集中统一评定,其余中间档作业采取两班一组,循环评定(1、2班老师评定3、4班成绩,以此类推)的方法予以评定。

由于教学改革持续进行中,老师和学生都在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老师来讲,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更好地面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要求,并将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予以实现,是学生接受并得到切实利益和收获。对于学生来讲,不落窠臼,用于开拓创新,也许是他们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对于结果不理想的所有设计作业均要求学生重做,这对于学生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锤炼,使得设计过程通过作业、反思和再作业的循环过程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2 设计思维的启智培养与开发过程

经过深入讨论与改革,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概括起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观察分析思维方法

强调自主性,强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大脑分析问题,此法还体现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进行分析求解,然后再进行综合。在进行建筑测绘专题时,选择了洛阳国花园内由华南理工大学朱亦民教授设计的茶室、画廊和图书馆,这些作品是通过建筑的空间和意象体现洛阳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豫西民居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在观察、测量以及分析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用眼睛看,用尺子量,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清楚,一步一步将模型做出来,图纸跃然纸上(图2~3)。

图2 2018级学生国花园优秀建筑作品测绘模型作业

2.2 注重建筑系统观、整体观与系统思维的培养

图3 2018级学生国花园优秀建筑作品测绘图纸作业

掌握全面科学的系统思维方式,注重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设计是处理空间、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的创造性工作,不等同于绘画,不仅仅满足于图面效果,应基于客观情况和基础进行有条件的创新。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要求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立足整体,从整体和部分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整体,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建筑系统观、整体观就是要把建筑设计问题当作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将所包含的子系统:人、空间、环境、形态,所有的设计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权衡利弊,取得动态平衡。其次,系统思维体现着联系的思维方式,所有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人在环境、空间、形态中游走,几部分之间是渗透流通的关系。再次,系统思维体现着发展的思维方式,系统是永恒发展的,要把握主要设计目标,循序渐进,动态发展因时因地解决问题,考虑环境与形态的扩建以及功能的置换等可能。

2.3 坚持过程教学的方法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安排有平时过程作业阶段,将总评成绩分成两部分,即平时过程作业成绩和最终成果作业成绩,重视平时过程教学计划的设定。时间安排上切实保证过程作业环节的合理设置,认真做好过程作业成绩的评定与记录,并将过程作业成绩按比例计入最终总评成绩中。这就要求学生重视过程作业环节的学习,通过过程作业的练习,加强知识点,打开思路,为成果作业的开展打基础,通过过程作业将课上所传授专业知识转化到自己大脑中。最终的成果作业由一年级组全体12个老师集中评图,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和细则,以期对每个学生尽量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图4是2018级学生立体构成过程作业。

图4 2018级立体构成平时过程作业训练

2.4 从模型入手推敲设计方案

建筑模型可以分为体块模型、研究模型和成果模型,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制作的方法推敲建筑设计方案,这种方式远远胜于仅在图纸上反复地画与涂改。比如在别墅设计中,李雨风同学通过几次体块模型和研究模型的制作与反复推敲,最后对建筑形态的把握愈加准确清晰,建筑形式语言很好地解说了学生的设计概念和创意(图5)。

图5 2018级别墅设计学生作业成果模型

2.5 对创造思维与造型能力的开发

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是一个模糊的、动态的、抽象的过程,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交织的过程。在建筑设计教学系列目标中,核心目标是设计能力的提高即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但是,不受任何约束的、任意而毫无节制的花样翻新,亦不能形成具有独创性的设计成果。创造思维即发散性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在设计基础阶段是非常必要的,设计从来不是唯一的答案,一题多解是设计思维的一个特点,要让学生学会多方案比较,学会在方案比较中分析研究问题,开发造型能力与创新思维。学会用体块模型、研究模型和成果模型分别来分析设计问题、解决设计问题。在空间生成专题中这一方法体现较为充分,在40m×24m的基地内设计一个茶室,层数一层,建筑面积500m2,沿基地周边设置实墙,不过多考虑具体的功能组成、结构、环境等,主要考虑抽象的空间生成方法,各空间的尺度满足常识,做出1∶100实体模型。图6是空间生成这一作业的模型。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初步认识空间生成的主要规则,掌握水平空间生成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多模型方案比较使学生熟练运用相邻、相交和相容的空间关系模式,掌握序列、并列和主从的空间组织规则,提高了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空间生成的茶室设计是作为空间建造茶室的前期阶段,从生成专题中茶室不设功能的极多种可能性,到建造专题中方案的确定性,经历了一个思考探索、再思考再探索的循环往复过程,这对于思考能力的锻炼是大有裨益的。设计思维的训练远比最终的成果重要。走出了一个圆,又回到原点,但过程中所看到的风景,所经历的反复的思考,是真正获得的宝贵的体验,还有什么比这收获更为丰富呢?

图6 2018级空间生成(茶室前期)学生作业

2.6 协同合作适应型人才的培养

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具有“深”、“广”两个层面的意义,建筑或规划设计是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学阶段即得到重视。纸板建造实体模型搭建环节将2018级150余名学生分成18组,每组8~9名学生,在3m×3m×3m的空间内进行分割设计,将空间赋予不同主题,将场景故事揉入其中,空间建造专题引入了模型实验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也从课堂教室延展到模型工作室(图7),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职业道德课可以加强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而哲学课的纳入则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来解决建筑设计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这些综合知识的纳入有利于培养协同合作适应型人才。

图7 2018级学生纸板建造实体模型搭建作业

结语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阶段首先应强调徒手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徒手图纸设计和手工模型的制作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被替代的。《建筑设计基础》1、2、3从启智到探索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再到对别墅设计的全过程的细致全面研究,完成了从设计起跑到进入设计加速跑的过程,将学生带入下一环节《建筑原理与设计》学习阶段。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发展的普及,计算机、多媒体、数字化等辅助设计手段逐步由三四年级向一二年级渗透,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之上,向信息化方向拓展,使得类城市空间、类建筑空间的营造,成为一个“空间—数字”的关联体。综合运用教学模式的多种手段,突出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设计启蒙引导性教学具有创新性,与专业建筑设计教学的衔接更加自然。

我院于2018年5月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但仍有很多教育理念和方法还不够成熟,正不断向其他学校学习先进经验方法,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最终形成适合自己学院的教学方式。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中如何解决矛盾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及渗透式教学,修炼了自身的文化气质,使学生开阔视野,触动灵魂,感悟人生,以达到大学教育“育人为本”、“完人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低年级建筑启智教育方法的良好运作与实施对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意义深远,有利于学生往后四年进一步深化学习,将来更多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做出职业选择。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空间作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