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的新路径

2021-10-22邓泰初

中国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幼儿园

邓泰初

【摘 要】近年来,区域协作教研越来越受到学前教育领域的关注。名师工作室是推动幼儿园区域协作教研的有力载体。本文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在行政部门、专家团队等因素影响下,以研究主题产生、团队协作教研以及教研成果输出三个阶段为主体的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新路径,并从项目带动、精英碰撞、形式灵活、评价激励、成果输出五方面给予实施建议,帮助优化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

【关键词】幼儿园 名师工作室 区域协作教研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区域协作教研越来越受到学前教育领域的关注。名师工作室为幼儿园区域协作教研的常态化提供平台,能真正凝聚区域内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形成协作教研团队,推动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然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状态有别于中小学,在开展工作室教研活动中面临着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缺乏高质量的教研成果、区域教研难以推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跟踪指导广东省东莞市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教研实践中,厘清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机制,推动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的纵深发展。

一、“三阶段、两因素”区域协作教研路径探究

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活动并非简单的单向线性过程,而是多维度因素影响下复杂的循环系统,从整体运作来看,主要是在行政部门、专家团队等外部因素影响下以研究主题产生、团队协作教研开展以及教研成果输出三个阶段为主体的区域协作教研形式。

1. 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的“三阶段”

阶段一:确定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的选取直接影响参与协作教研教师的积极性,必须是工作室成员感兴趣或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且对幼儿园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研究主题应该基于工作室主持人的教育主张框架,有利于主持人指导工作以及特色沉淀。

阶段二:开展团队协作教研。第一,教研人员。工作室主持人是共同体的核心,是工作室协作教研的关键人物,以其独特的教育主张引领工作室协作教研的开展;工作室的协作教研行为是对主持人教育主张的实践验证与理论丰富。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来自不同幼儿园的成员围绕同一主题分享与贡献教学智慧,产生思想碰撞,形成开放、共享、和谐的研讨氛围。第二,教研过程。工作室协作教研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离不开“主题研讨—教学实践—同伴研讨—反思改进”等协作教研的基本过程。这一过程并非单向线性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循环过程。主题研讨:在主持人的教育主张下,工作室成员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名著共读、撰写读书心得等活动对主题的理论价值进行深入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多维度研讨,全面剖析主题内容,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为后续的教研活动提供理念支撑。教学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各成员在工作岗位上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积累第一手实践经验,为协作教研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素材。同伴研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后,协作教研共同体成员分享各自的实践心得,贡献各自的教学智慧,同时也抛出实践中的困惑,共同研讨,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反思改进:同伴的智慧基于不同的实践场域,往往不能全盘模仿,需要结合自身的实践场域特点进行反思与改进,进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具体的协作教研过程并非严格按照以上教研过程开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调整。第三,教研形式。教研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使用恰当的教研形式,将会让教研运作更高效、教研氛围更活跃、教研效果更明显。分享式协作教研主要是以经验分享交流为主要目的的协作教研模式;解疑式协作教研主要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诊断式协作教研以诊治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现场的“诊断”与研讨,共同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引领式协作教研以培优扶弱为主要目的,以“师徒”的形式带领教师走向专业化成长。第四,教研媒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研平台应运而生,“互联网+教研”的优势日益凸显,灵活运用传统现场教研、网络教研以及“网络+现场教研”,能有效解决工作室教研人员因地域差异而产生难题,大大节约了教研的时间成本。同时,信息技术在教研活动中起到高效的辅助作用,例如,全面收集教研过程的各种数据、利用语音转换系统可以快速地实现教研笔录等。

阶段三:进行教研成果输出。第一,回幼儿园推广并深化教研成果。工作室成员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幼儿园,既能丰富园本教研的内容、破解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幼儿园质量提升的工学矛盾,又能进一步检验工作室教研成果的普适性。因此,工作室协作教研特别强调工作室成员必须要把研究成果應用、迁移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并带动园内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真正促进区域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第二,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采取送教到镇或园、接待同行展示等教研成果输出形式,加速协作教研成果的提炼,扩大工作室协作教研的效益,促进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工作室把教研成果向成员所在幼儿园或幼教同行分享的过程,也是验证成果有效性的过程,既是对教研成果的丰富,又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化。

2. 名师工作室区域协作教研的“两因素”

一是行政推动。行政部门的经费支持与考核导向保证工作室协作教研的稳定开展。市财政对每个名师工作室给予每年3万元的经费支持,镇级财政以1∶1的比例相应给予资金支持,为工作室的协作教研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市教育局每年度按《东莞市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工作指南》的工作任务对工作室进行量化考核,明确工作室协作教研的任务方向,以任务驱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是专家指导。由高校专家和教研员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工作室协作教研提供跟踪式的理论指导和诊断服务。

二、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开展区域协作教研的实施建议

1. 名师引领,以项目带动教研开展

名师引领是工作室协作教研最显著的特点。工作室主持人的教育主张渗透在协作教研的每个环节中,引领整个教研团队的专业成长。主持人的教育主张如何能有效影响团队发展?项目式引领既能让教育主张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化,又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协作教研的良性开展。一是基于课题的项目引领。广东省东莞市首批幼儿园名师工作室都有市级工作室专项立项课题,且课题能体现工作室团队的共同研究意向,在不同程度上解决各园所的实际问题,助推团队成员的专业成长。二是基于问题的项目引领。工作室的课题并不能完全涵盖团队成员所急需解决的问题。问题式项目能有效地弥补课题式项目的不足,满足团队成员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凝聚团队智慧共同解决个性化的教育问题。

2. 精英碰撞,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

精英云集在注重团队协作的协作教研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是要保持教研的开放性,形成百花齐放的教研氛围。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拥有不同的教研特质,汇聚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教研资源。主持人要维护教研活动的開放性,给予团队成员充分研讨的表达机会,并引导团队以包容的态度去看待每个人的观点,帮助每个团队成员在原有专业水平上得到发展。二是关注教师的不同成长需求,让团队成员都能获得发展。主持人要收集、分析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以及成长需求,鼓励工作室内部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成长生态,同时,要以任务为驱动发挥资历较深的工作室成员的带头作用,提供机会让成员独立策划、组织和评价工作室协作教研的开展。

3. 形式灵活,实现协作教研多样化

工作室的协作教研正如教师成长一样,并非只受单个因素影响,而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工作室应根据不同的教研对象、内容以及情境,把诊断式协作教研、分享式协作教研、解疑式协作教研、引领式协作教研等整合起来,让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富有趣味。

4. 评价激励,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评价激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源泉。工作室是紧密型群众性学术组织,是非单位组织,团队成员的行为并不受单位规章制度约束,要靠组织内部约定俗成的工作室制度来规范。一是建立 “舍得”激励机制,用制度来明晰协作教研过程中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树立团队成员开放的研讨观念。二是建立评先激励机制。如工作室年度考核制度、工作室服务奖励制度等,让团队成员树立学习目标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研讨氛围。三是建立成长激励机制,帮助团队成员把教育经验进行提炼和表达,支持、指导他们经常撰写教育论文、积极投稿发表论文甚至出版书籍。

5. 成果输出,实现专业成长高效益

为了解决工作室成员的工学矛盾,让成员所在幼儿园都能得到获得感,工作室协作教研特别强调教研成果的回园实施与转化。每次协作教研都要求团队成员像蒲公英一样,把教研成果回园分享,并结合各园所课程特点开展影子式主题教研活动,实现工作室与园所的共同发展。同时,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自上而下的菜单式送教活动和自下而上的认领式送教活动,推广分享工作室优质教研成果,并实现团队成员的自我教育价值。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规划研究项目“幼儿园协作教研的实践探索”(课题批准号:2012YQJK007)以及东莞市教育科研第三批精品课题“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开展协作教研的实践研究”(编号:jpkt16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创建名师工作室 探索培训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工作室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