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梦阳的人格特质及文学创作

2021-10-22霍志军

摘要:李梦阳多负气节,为明代 “前七子”领袖,是当时文坛的翘楚。受陇右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李梦阳表现出执拗个性、刚正不阿,崇尚气节、敢于担当的人格节操。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体现出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关学品质,具体表现为:(1)极力弘扬儒家的文学教化功能;(2)以复古求新变,达到提升士人精神的目的;(3)尚情贵真,散发出浓烈的庶民气息。李梦阳的文学创作传承“工部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淳厚闳伟、刚毅强奋的风格。李梦阳以秦人而为“秦风”,其诗中描写了秦陇地区特有的山川形胜、民俗民风等,均与明代中原、江南士人不同。凡此,显示出特定地域文化对作家人格心性的深度制约和影响。

关键词:李梦阳;陇右地域文化;秦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5013706

秦雍山川,向称极盛,此处有“华岳、终南、西倾、崆峒、鸟鼠之山;有江、河、汉、渭、泾、沣、浐、灞之水;是故有羲、黄、文、武、周、吕之盛。有召伯、子乡、子起、令公、子厚……是故有《周易》、《书》、《诗》、《礼》之经;有两《汉书》、《晋书》、《南北史》之史;有《素问》、《论衡》、《潜夫论》、《白虎通》、《左传解》、《通典》、《西铭》、《正蒙》之传;有汉、晋、唐及陈、隋、宋、元之诗。……《传》云:天倾西北,故山川皆起于秦陇。”[1]宋代以降,随着经济中心南移,江南文学最为繁盛。然有明一代,西北地区商业经济、书院教育均有长足发展,秦陇文学经过长期积淀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李梦阳,《明史·文苑传》称“梦阳才思雄骛,卓然以复古自命。……又与景明、帧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皆卑视一世,而梦阳尤甚。吴人黄省曾、越人周祚,千里致书,愿为弟子”[2]7348。而且其诗文很快就东传到朝鲜,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朝鲜李朝中期的文学革新[3] 。李梦阳作为秦人,无论是人格特质,还是政治、文学活动,均与陇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从陇右地域文化视角审视李梦阳的诗文创作是很有必要的。

一、人格节操:刚直执拗、敢于担当

宋代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学自张载创立以后,成为宋代著名的经学流派。“张载的思想,在关陇地区影响很大,从学者甚众,一时门生云集,颇有声势,以他为中心,形成了理学史上最大的四个学派之一——关学学派。”[4] “关学”自横渠先生首倡,成为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学派,誉播华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清末。明代王恕“历中外四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如一”[2]4837,晚年致力于理学研究,成为明代“三原学派”的创始人,李梦阳对这位关中大儒格外推崇。明代名臣杨一清在陕西按察使副使任上创办书院,奖引后进,提拔了很多关陇士人,李梦阳、康海、王九思、吕柟、韩邦奇、张治道等均受其提拔。李梦阳一生与康海、王九思、吕柟、韩邦奇过从甚密,其人格思想受关学影响颇为深厚。

(一)执拗个性、刚正不阿

陇右地域广阔,淳朴厚重的黄土高原、刚硬峭厉的茫茫戈壁、洁白晶莹的雪山冰川等共同构成了陇右大地雄浑壮丽、苍茫辽阔的画卷。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了秦陇先民刚健坚毅、质朴醇厚的性格特征。李梦阳既深受关学思想影响,一生忠心效力朱明王朝,又具有近乎执拗的个性,表现出正气凛然、刚正不阿的人格特质。遍查史籍,陇人多以刚直感言、不畏权贵载之于史,如东汉王符、赵壹,晋代傅玄、傅咸,直到近代安维峻等,但其刚直比之李梦阳都显得逊色。弘治十八年(1505),李梦阳写了著名的《上孝宗皇帝书稿》,在疏文中,他“陈二病、三害、六渐,凡五千余言,极论得失”。末尾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炙手可热的国丈张鹤龄:“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张鹤龄摘疏中“陛下厚张氏”语:“诬梦阳讪母后为张氏,罪当斩。时皇后有宠,后母金夫人泣诉帝,帝不得已系梦阳锦衣狱。寻宥出,奪俸。金夫人诉不已,帝弗听,召鹤龄闲处,切责之,鹤龄免冠叩头乃已。……他日,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箠,堕二齿,寿宁侯不敢校也。”[2]73467347因弹劾国丈而入狱,出狱后碰见国丈又敲掉其两颗门牙,如此刚正、执拗之个性,历朝历代鲜有其匹者。刘瑾伏诛后,李梦阳被重新起用,出任江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在江西任上,他又因弹劾巡按御史江万实的不法行为,受到江万实和同僚的忌恨、指控而被投入监狱。好友何景明上书为之辨诬,最后才得获释。李梦阳一生反对权贵,先后五次入狱,然其刚直心性并未因此稍减,依旧以骨鲠敢言而著称,李梦阳尝云:“丈夫在世,必不以富贵死生毁誉动心,而后天下事可济也。于是义所当往,违群不恤,豪势苟加,去就以之。”其执拗个性、刚正不阿可见一斑。

(二)崇尚气节、敢于担当

“关中之地,土厚水深,其人厚重质直,而其士风亦多尚气节而励廉耻,顾有志为圣贤之学者,大率以是为根本。”[5]秦陇文人讲究躬行,崇尚气节、敢作敢为、敢于担当,这在李梦阳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李梦阳在《上孝宗皇帝书稿》中抨击明代世风:“今人不喜人言,见人张拱深揖,口呐呐不吐词,则目为老成。又不喜人直,遇事圆巧委曲,则以为善处。是以转相则效,翕然风靡,为士者口无公是非,后进承讹锺弊,不复知有言行之实矣,如此尚得谓不病乎? 且大臣者,庶官之表而民之望也。今大臣则先不喜人言,又恶人直。夫谏官,得以风闻言事者也,今大臣被弹劾则率廷辨以求胜,语人曰:‘我非要做官,但要曲直明白耳。及直矣。又恬然做官,此何理也?”[6]1405可谓鲜明地体现出李梦阳尚气节、重廉耻的关学修养和品格。

不仅如此,李梦阳在具体政治实践中也以敢于担当著称。明武宗正德初年,李梦阳进户部郎中,此时正值宦官刘瑾等八虎用事,瑾“日导上鹰兔狗马,舞唱角抵,渐废万机”,史载“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梦阳进曰:‘公大臣,何泣也?文曰:‘奈何?曰:‘比言官劾群奄,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去若辈易耳。文曰:‘善,属梦阳属草。会语泄,文等皆逐去。瑾深憾之,矫旨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勒致仕。既而瑾复摭他事下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瑾,乃免”[2]7347。如此大义凛然、嫉恶如仇的正义感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可以说,陇右文化培育了李梦阳刚健正直、刚正不阿的品格和精神。同时,李梦阳又将陇人的刚健正直、忠勇爱国、崇尚气节、敢于担当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张扬得浩浩荡荡,树立起陇人刚劲性格的丰碑,被世人广为传颂和认同。

二、文学思想: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关学品质

“关学”倡导刚毅厚朴、崇尚气节、躬体力行的实践品格,黄宗羲《明儒学案》云:“关学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而泾野先生(吕柟)实集其大成。”[7]11又云:“关学大概宗薛氏,三原又其别派也。其门下多以气节著,风土之厚,而又加之学问者。”[7]158受“关学”之深刻影响,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也表现出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关学品质,具体表现为:

一是极力弘扬儒家的文学教化功能。诗歌的教化功能一直是儒家诗教颇为重视的一个方面,《毛诗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8]63从《毛诗序》以来,中国古代文人都传承了这一思想,形成古典诗学中异常醒目的特色之一。在《秦君饯送诗序》中,李梦阳强调:“盖诗者,感物造端者也,是以古者登高能赋,则命为大夫。而列国大夫之相遇也,以微言相感,则称诗以谕志,故曰:言不直,遂比兴以彰,假物风谕,诗之上也。”[6]1693无论是古人“登高能赋”,还是“微言相感”,都体现了文学“假物风谕”的教化功能。明代学者中一些人空谈心性,致使学风大衰,在此氛围中,明代“关学”以经世致用为旨归,强调实践、匡时要务,反对空谈性理。李梦阳提倡儒家的诗教, 从明教化、厚人伦的儒家理想出发,强调弘扬文学的教化功能,正是其关学品格的体现。

二是以复古求新变,达到提升士人精神的目的。明代弘治、正德时期,吏治日坏、士风浮薄,整个社会已处于表面稳定实则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状态,程朱理学的束缚、八股取士的桎梏等日益引起有志之士的不满。面对严峻局面,部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用强烈的忧患意识,欲变革图强,以期王朝中兴。李梦阳既受关学经世致用思想之涤荡和关学实践品格的影响,自然重视士人的承担精神,对当时士风深恶痛绝。李梦阳深切感受到欲振兴朝纲必须提升士人精神,欲提升士人精神必须通过学习古人作品来使士人“端心”“健气”:“诗者,非徒言者也。是故端言者未必端心,健言者未必健气,平言者未必平调,冲言者未必冲思,隐言者未必隐情。谛情、探调、研思、察气,以是观心,无瘦人矣!故曰诗者,人之鉴者也。”(《林公诗序》)[6]1675所谓文学复古,就是要借助古人作品来振作士人精神状态,振兴朝廷纪纲,复古并不是目的,只是求新求变的手段。“山人商宋梁时,扰学宋人诗,会李子客梁,谓之曰‘宋无诗。山人于是遂弃宋而学唐,已问唐所无,曰‘唐无赋哉。问汉,曰‘无骚哉。山人于是又究心赋骚于唐、汉之上。山人尝以其诗视李子,李子曰:‘夫诗有七难: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然非色弗神,宋人遗兹矣,故曰无诗。”(《潜虬山人记》)[6]1616李梦阳认为宋无诗、唐无赋,主张学诗于唐、学赋于汉,典型地表现了其复古的文学主张。《明史·文苑传序》云:“弘、正之间,……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2]7307可见其在明代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

三是尚情贵真。宋元以来,民间文学以其鲜活的生活内容和新鲜的艺术形式,逐渐引起文人的重视。李梦阳文学思想中又具有尚情贵真的一面,这使其文学思想“散发出浓烈的庶民气息”[9] 。李梦阳尚情贵真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诗集自序》中:

李子曰:“曹县盖有王叔武云,其言曰:‘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咢而巷讴,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今真诗乃在民间。而文人学子,顾往往为韵言谓之诗,夫孟子谓《诗》亡然后《春秋》作者,雅也。而风者亦遂弃而不采,不列之乐官。悲夫!”李子曰:“嗟!異哉!有是乎?予尝聆民间音矣,其曲胡,其思淫,其声哀,其调靡靡,是金元之乐也,奚其真?”王子曰:“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古者国异风,即其俗成声。今之俗既历胡,乃其曲乌得而胡也?故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非雅俗之辨也。且子之聆也,亦其谱。而声者也,不有卒然而谣,勃然而讹者乎?莫之所从来,而长短疾徐无弗谐焉,斯谁使之也?”李子闻之,矍然而兴曰:“大哉!汉以来不复闻此矣!”[8]55

关学“敦本好修”、注重实践的精神,使李梦阳能面向底层,发现民间最具活力的文学形式,而不拘泥于书本。另一方面,陇右地区作为汉胡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带,民间艺术异常繁荣,明代陇右地区宝卷、民间曲子戏盛行,深得众多民族的喜爱,李梦阳生活于其中,自然深受地方俗文学形式熏陶,这也是促成李梦阳尚情贵真思想的重要动因。

三、文学创作:秦风秦韵、工部精神

有明一代,文学的地域特征在创作中愈加凸显。对于明代以来关陇地区作家创作的秦风秦韵,张兵先生有准确的论述:“秦风本指《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十篇秦地民歌,其内容以描写从军战斗生活为主,诗风刚劲质朴,慷慨激昂,在《诗经》中较为独特。因为当时秦国地近边陲,常受西戎骚扰,大敌当前,使秦人养成‘好义急公、‘ 修习战备、‘ 尚武勇、‘尚气概之风尚。当然,秦陇地域诗风正式形成并产生广泛影响,要到明代中期以后。明代文学复古派巨子李梦阳、康海、王九思均为秦陇人士,他们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正是对地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自觉继承。李梦阳是当时诗坛领袖,‘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陈子龙《皇明诗选》云:‘献吉志意高迈,才气沉雄,有笼罩群俊之怀。其诗自汉魏以至开元,各体见长,然峥嵘清壮,不掩本色,其源盖出于秦风。后来学者论秦陇诗人之创作,多以‘秦风、‘秦声标的。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胡缵宗诗‘激昂悲壮,颇近秦声,评孙枝蔚‘诗本秦声,多激壮之词。”[10]康海也以淳厚闳伟、刚毅强奋概括关陇诗人的风格:“弃朴趋末则淳厚蚀,务细博奇则闳伟散,脂韦浮沉则刚毅亡,即谗履伪则强奋熄,关中之士所以声名于天下者。此数者,苟既蚀散、亡熄,则又何得以称关中云云哉?”(《陕西壬午乡举同年会录序》)[11]

(一)淳厚闳伟、刚毅强奋的风格

明人胡松《浚谷文集序》曰:“余囊读《书》至《秦誓》,读《诗》至《驷鐡》、《小戎》、《终南》、《黄鸟》之什,爱其言质直武毅,明信悃愊而文采蔚斓,焕乎成章,则以谓先王礼乐教化之余泽,又经仲尼化工润泽,理固宜然。比年起废,忝藩守,在关右,由雍历豳,从泾溯渭,西陟崆峒、吴岳诸山,观于朝那、汧、汭诸水,见其盤薄雄秀,厥崇际天,曼衍逶迤,其流驶激,则知山川原本远有自来,秦人而为秦声,犹楚人之为楚语,要无惑其然也。”[12]胡松此番话深刻指出了秦地山川地理对秦人创作的深度影响。李梦阳作为秦人,其刚正不阿、崇尚气节、敢于担当之人格风范与执拗之性格泻之于文,铸就了其古文淳厚闳伟、刚毅强奋的风格。“盖直言之臣,秉性朴实而不识忌讳。睹事积愤,诚激于中。义形于词,故其言削切而无回互,药石而鲜包藏。……夫易失者势,难得者时,今睹可畏之势而遇得言之时,使仍缄默退缩以为自全苟禄之计,是怀不忠而欺陛下耳。”(《上孝宗皇帝书稿》)[6]1405真可谓“识体如贾长沙,颐直如汲长孺”,乃有明一代之弘文卓著,至今读来仍觉酣畅淋漓。

李梦阳诗学汉魏、盛唐,内心深处急切地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宏伟抱负,故其诗尚武勇、重气节,充满刚健进取的力量。如《出塞》诗云:“黄河白草莽萧萧,青海银州杀气遥。关塞岂无秦日月,将军独数汉嫖姚。”[6]1175其《秋望》亦以大气并包称雄有明一代的诗坛: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6]11701171

《诗经·秦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尚武刚健,多写从军战斗之事,其风格慷慨激昂,语言质朴。李梦阳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气象开阔而带悲凉之感。尾联借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既淳厚闳伟又刚毅强奋,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李梦阳一生逆龙鳞、捋虎须,犯言直谏、指斥国戚、弹劾阉竖,曾五次下狱、数次被罢官,多次有性命之忧,然其始终刚正不阿、敢于承担,政治热情并未因此稍减。此种刚毅坚强的个性,加之关学“以天下生民为念”的经学大义,使他始终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渴望在政治上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促成了李梦阳之诗淳厚闳伟、刚毅强奋的风格。其《感述·秋怀》主要记述庆阳一带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寄寓李梦阳的理想抱负:

庆阳已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白豹寨头惟皎月,野狐川北尽黄云。

天清障塞收禾黍,日落溪山散马群。回首可怜鼙鼓急,几时重起郭将军。[6]993

首联非常准确地写出了庆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史记·周本记》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13]陇右庆阳一带是我国远古农业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周先祖在这里发展起原始农业,后稷教民稼穑、种植五谷。李梦阳对之充满景仰之情、缅怀之情。皎月、野狐、黄云、禾黍、马群等意象,描绘出宜农宜牧的陇右田园景象。明王朝一直有西北边患危机,“回首可怜鼙鼓急,几时重起郭将军”写西北边塞战争,期待有像郭子仪那样能够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之才涌现,平定边疆,保四海平安,全诗腾涌着一种刚毅强奋的力量,折射的正是李梦阳自己的经世安邦之志。

陇原大地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严酷,这种自然环境条件塑造了陇人天弱我强、地薄我厚、人一我十的刚健气度和进取精神。陇右文化是一种开拓者的文明,一种于荆棘丛生的土地上斩荆披棘的开拓精神。秉持此种刚健气度和进取精神,以李梦阳为代表的陇右文士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刚健气度。

(二)工部精神:李梦阳诗歌的历史见证品格

何谓“工部精神”?就是儒者“任重道远以仁为己任”的雄伟抱负,济世为民的赤心热忱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14]。何谓“秦声”?胡缵宗认为秦声的一大特点是“风格韵致要不出于少陵,自为秦中一诗品焉”[1]。李梦阳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崇杜甫诗歌的“诗史”精神和历史见证品格。李梦阳诗歌上承“诗圣”杜甫直面人间疮痍,揭露现实弊政,书写民生疾苦,身怀济世之情,忧国忧民的诗歌传统,深刻地反映了明王朝种种社会不公,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如其《豆莝行》云:“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冰骧罍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将军部兵蔽江下,飞报沿江催豆踠。邑官号呼手足皴,马骡鸡犬遗眠卧。”[6]509其忧国忧民之仁者情怀,体现得尤为深刻,令人想起老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之诗句。李梦阳《叫天歌》诗云:“弯弓兮带刀,彼谁者子逍遥。牵我妻放火,我言官府怒我。彼逍遥者谁子,出门杀人骑马城市。汝何人?谁教汝骑马?持刃来,持刃来。彼杀我父兄,我今遇之,必杀此伧。彼答言:‘奉皇榜招安。嗟嗟!奈何奈何!彼不有官:饿,官赈之;出,有马骑。我有租有徭有役,苦楚胡不彼而。”[6]187深刻揭露了明代社会的吏治腐败、官吏的胡作非为和人民所承受的沉重灾难,字字血泪,不忍卒读。“饿,官赈之;出,有马骑。我有租有徭有役,苦楚胡不彼而”,强烈的对比手法凸显了明代社会不公和下层民众的生活惨状。全诗沉痛感伤,令人想起杜甫的“三吏”“三别”,真正发挥了杜甫诗歌的“诗史”精神和历史见证品格,读之让人涕下!

(三)陇右历史人物及陇上风情的描写

李梦阳以秦人而为“秦风”,他的诗中描写了秦陇地区特有的山川地势和民俗民风。《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及《车辚》、《驷》、《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15]陇右文化哺育了李梦阳,作为陇人,李梦阳对陇右山川格外热爱,有关秦人、秦地、秦俗、秦事的诗文层出不穷;灵武、庆阳、环县、平凉、武威等陇右雄关要塞,华岳、关山、陇坂、塞外、大漠、孤烟、朱圉山、鸟鼠山、积石山等具有鲜明陇右特征的意象多出现在诗人笔下;秦地著名人物或在秦地建立卓越功勋的历史人物,如秦扶苏、蒙恬、霍去病、傅介子、狄仁杰、范仲淹等成为李梦阳诗中歌咏的对象;从而使李梦阳之诗呈现出浓郁的“秦風”特征。李梦阳对陇右历史人物的感怀,既表现了其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又丰富了陇右地域文化的内涵。如李梦阳《傅介子坟》诗云:

刺杀楼兰归便侯,四夷稽颡万方愁。义阳陵墓今人指,异域功名汉史收。

使节飞尘空道路,古碑生藓尚交虬。华夷异种同天地,错尽将军报国谋。[6]2039

韩琦、范仲淹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均有驻防庆阳、延安一带,抗击西夏、保卫边防的经历,陇上民众特立祠纪念。李梦阳《韩范祠》诗云:

范公人物当三代,韩相元勋定两朝。延庆曾连唐节度,生平不数汉嫖姚。

一封攻守安边策,千岁威名破胆谣。郡府城南双庙貌,异时追慕此情遥。[6]2039

前者不独礼赞汉代傅介子立功西域,还反映李梦阳思想中华夷一家的观念;后者表达对范仲淹和韩琦二公御敌戍边的赞扬与仰慕,两首诗论议正直,秉心有常,发愤悃愊,信有忧国之心。李梦阳描写陇上风情的诗篇,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环县道中》云:“昔人习鞍马,而我惮孤征。水抱琵琶寨,山衔木钵城。裹疮新罢战,插羽又征兵。不到穷边处,哪知远戍情。”[6]906寥寥数笔形象地描绘出了陇右地域辽阔、雄浑苍茫的自然景观,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明代文坛“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在明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立身行事中所体现出的刚直个性、独特的关学品质、诗文风格和“工部精神”等都与明代中原、江南士人不同。正因如此,我们在考察李梦阳文学活动的实际状况时,不仅要关注有明一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还要探索陇右地域文化对李梦阳人格思想的深度制约和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缵宗.陇右著作录[M].兰州:兰州书店,1948:475.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曹春茹.李梦阳诗文东传朝鲜半岛及对古代朝鲜文学的影响考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9(4):196.

[4]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192.

[5]贺瑞麟.关学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7:125.

[6]李梦阳.李梦阳集校笺[M].郝润华,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20.

[7]黄宗羲.明儒學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8.

[10]张兵.秦风遗响 工部精神——清初关中诗人李念慈及其诗歌创作[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3.

[11]康海.对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366.

[12]杜志强.赵时春文集校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

[1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2.

[14]孙映逵.全唐诗流派品汇[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756.

[1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644.

Li Mengyangs Personality and Literary Creation

HUO Zhiju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741000, China)

Abstract:

Li Mengyang was the leader of “the first seven sons” in Ming Dynasty, and was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literary world at that 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ngyou regional culture, Li Mengyang showed his integrity and courage. Li Mengyangs literary thought is: carrying forward the literary education function of Confucianism; restoring the ancients and seeking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pirit of scholars; having strong folk flavor. Li Mengyangs literary creation inherits the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work”, deeply reflects the social reality of Ming Dynasty, and shows the style of honest Hongwei, resolute and vigorous. Li Mengyang regards Qin people as “Qin style”. His poems describe the unique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folk customs in Qinlong area,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entral Plains and Jiangnan in Ming Dynasty. All this shows the deep restriction and influence of specific regional culture on the writers personality and mind.

Keywords:

Li Mengyang; Longyou regional culture; tunes and songs of Qin

(编辑:李春英)

收稿日期:202102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至北宋时期丝绸之路古迹、寺庙、驿站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文化传播(18ZDA241)

作者简介:

霍志军(1969),男,甘肃天水人,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陇右地方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