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椭球体放矿理论的后和睦山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2021-10-22李国平董亚宁
李国平 董亚宁
(1.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公司)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和睦山铁矿-200 m中段后和睦山矿段主体的采矿方法,也是未来深部(-200~-300 m)推荐的采矿方案[1-3]。在目前的回采过程中,由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布置不合理,导致2条进路之间的脊部部分矿石在下一分段难以放出。为尽可能回收脊部残留矿石,矿山在-162.5 m水平原有2条进路之间增加1条进路。由于增加进路后,进路之间的间距缩小,矿柱所受压力增大,为防止进路变形影响设备通行,新增进路规格加大至3.4 m×2.8 m。增加进路后,进路之间的间距由原来的12 m变为6 m,相邻2条进路之间脊部矿柱宽度仅为2.7 m。由于进路间距过小,进路间脊部矿柱变薄,进路所受地压增大,安全性变差。因此,必须在总结当前进路间距使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优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间距,为-200 m中段其他分段和深部-200~-300 m各分段采场布置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矿山的采场结构参数难题。
本研究以优化后的采场结构参数[4-5]可以获得良好的矿石回收效果为目标,基于崩落矿石的流动规律,分析多漏斗放矿[6-7]时的松动椭球体形态,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分析后和睦山矿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现场数据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最佳采场结构参数。
1 椭球体放矿理论[8-10]
崩落矿岩散体放出过程中的整体流动研究,主要是放出椭球体理论的研究。根据现场实际放矿经验及室内石子放出试验,该部分矿石在原有空间中的形状为椭球体,随着矿石从底部的放出,不同放矿水平会形成放矿漏斗,如图1所示。
1.1 崩落矿岩散体整体流动特性[11-12]
1.1.1 放出体
通过底部放矿结构放出的松散矿石体积量为Q,该部分矿石称为放出体,放出体在原采场中为椭球体形状,如图2所示,且其体积为
式中,Q为放出体体积,m3;a为椭球体长半轴,m;b为椭球体短半轴,m;ε为椭球体偏心率。
为了应用方便,用被截椭球体高度h和放矿漏斗半径r来表示a和b,则
1.1.2 松动体
由图3可知,当采场放出矿石量Qf后,上部松散的矿石松动并填补放出空间,矿石的松散系数取Ke,第n次矿石放出后剩余空间即
由此得出
式中,nQf为放出散体Qf后的剩余空间。
松动椭球体与放出椭球体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为
由式(8)可得二次松散系数
1.2 多漏斗放矿时相邻漏斗的相互关系研究
后和睦山矿段属于多个放矿出口同时放矿,研究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放矿时崩落矿岩的运动规律,可以有效地解决采场结构参数优化问题。实践证明,多漏斗进行放矿时,相邻漏斗的松动椭球体有不相互影响、相切和相交3种情形。
相邻松动椭球体相交漏斗脊部残留的矿石量最小,其中多漏斗放矿与崩落矿石层高度h、漏斗轴线间距ld和漏斗口直径d有关。增大h和d,减少ld,能够提高矿石回收率。
1.2.1 相邻松动椭球体不相互影响
如图4所示,在相邻松动椭球体相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可得
式中,ld为放矿漏斗轴线间距,m;Bs为松动椭球体短半轴,m;B为放出椭球体短半轴,m;R为放出漏斗最大半径,m。
1.2.2 相邻松动椭球体相切
如图5所示,在相邻松动椭球体相切情况下,可得
1.2.3 相邻松动椭球体相交
如图6所示,在相邻松动椭球体相交情况下,可得
2 后和睦山矿段脊部残留的原因分析
由表2可得,放出椭球体短半轴b的取值范围是2.95~3.98 m。由于放出体短半轴与松动椭球体短半轴bs的关系为bs=2b,则bs的范围是5.90~7.96 m。后和睦山矿段目前使用的进路间距ld为12 m,计算出的松动椭球体短半轴bs主要满足式(10)、(11),即相邻松动椭球体为1.2.1节和1.2.2节2种状态,只有10-2#进路的椭球体形态满足式(12)。由此可知,调整进路间距使放矿体相交才能提高后和睦山矿石回收量。
2.1 放矿层高度h确定
放矿层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计算参数,一般采用经验公式确定。放矿层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h为放矿层高度,m;T为分段高度,m;S为脊部高度,m。
后和睦山矿段分段高度为12.5 m,根据自然安息角确定的脊部高度为7.2 m,带入公式可得放矿层高度为19.7 m。
2.2 纯矿石放出量Q'f确定
纯矿石放出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f为纯矿石放出量,m3;N为出矿斗数,斗;V为铲运机容积,取1.5 m3;K为不装满系数,取0.8。
部分进路的纯矿石放出量统计结果见表1。
?
2.3 放出椭球体参数确定
根据式(5)可求得偏心率ε的表达式
式中,r为放矿口(进路)宽度的一半,1.6 m。
将所求的ε带入式(3)和式(4)中可得放出椭球体长半轴a和短半轴b。放出椭球体长半轴a和短半轴b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此可得各个进路的放出椭球体形态。
3 基于松动椭球体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3.1 分段高度
?
根据放矿理论得知,最大纯矿石放出体的短轴长度正好等于回采进路间矿柱的宽度,而它的长轴长度加上2/3进路高度可以称之为极限高度,合理的分段高度应为极限高度之半。
由表2可得,椭球体长半轴a的取值范围是10.28~10.70 m。由于后和睦山矿段进路高度为2.8 m,故合理的分段高度取值范围是12.15~12.57 m。因此,目前后和睦山矿段采用的12.5 m分段高度是合理的。
3.2 回采进路间距
由表2可得,放出椭球体短半轴b的取值范围是2.95~3.98 m,根据公式,L=2b/1.2+M=8.42~10.13 m(M为进路宽度,3.5 m),进路间距取8~10 m。
3.3 崩矿步距
根据最优放矿步距的计算公式计算,放矿步距以Y=atanδ+0.77b=2.23~3.11 m(δ为轴偏角,取3°)为宜。合理崩矿步距一般比放矿步距小0.5 m,因此,后和睦山矿段崩矿步距以1.7~2.6 m为宜。
综上所述,最终推荐选用的采场结构参数:分段高度为12.5 m,进路间距为8~10 m,进路规格为3.5 m×3.1 m(宽度×高度),崩矿步距为1.7~2.6 m,端壁角为90°,边孔角为45°。
4 结论
(1)计算得出后和睦山矿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松动椭球体短半轴bs的范围是5.90~7.96 m,由此可知,后和睦山进路间距过大,通过计算,进路间距取8~10 m能后提高矿石的回收率。
(2)最终推荐选用的采场结构参数:分段高度为12.5 m,进路间距为8~10 m,进路规格为3.5 m×3.1 m(宽度×高度),崩矿步距为1.7~2.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