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情况分析
2021-10-22鲁瑞,付鲲
鲁 瑞,付 鲲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300015)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原创学科,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能力。我国宪法指出,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确立了中医药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法律层面保障了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2019年10月正式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1],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天津市于 2020年 7月 15日召开中医药大会,并发布了《天津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2022年)》[2],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摆在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中医药产业是天津的特色产业,天津市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赋予传统的中医药新的科技内涵。本文通过对2013—2017年天津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了解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现实需求,分析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需求与实施可行性,以保障和促进天津市中医科研能力的发展。
1 方 法
调研2013—2017年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调研项目包括天津市中医药自然科学的科技项目、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数据来源于天津市科技局网站公开发布的科技统计年鉴。
2 结 果
2.1 科技项目立项和财政投入经费情况
2013—2017年天津市科技项目立项和财政投入经费情况如表 1所示。2017年医药科学类科技项目立项2220项,其中中医药类立项851项,占医药科学类的38.33%;医药科学类获得财政投入38208万元,其中中医药类获得 11723万元,占医药科学类的30.68%。2013—2017年中医药类科技项目和财政投入经费占医药科学类的比例均不足50%。
表1 天津市科技项目立项情况(2013—2017)Tab.1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approval status (2013 to 2017)
2013—2017年,医药科技类和中医药类科技项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医药科技类科技项目立项数量增幅 47.12%,年均增长10.41%,中医药类科技项目立项数量增幅 68.51%,年均增长16.38%。2013—2017年财政投入总额在2015年时有所减少,之后呈逐年递增趋势。医药科学类财政投入总额增幅68.61%,年均增长 18.93%,中医药类财政投入总额增幅79.20%,年均增长21.82%,见图1、图2。
图1 2013—2017年天津市科技项目立项数量变化趋势Fig.1 Trends in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approved in Tianjin from 2013 to 2017
图2 2013—2017年天津市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变化趋势Fig.2 Change trend of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 Tianjin from 2013 to 2017
2.2 科技成果情况
2013—2017年天津市科技成果获得情况如表 2所示。2017年医药科学类获得成果 13项,其中中医药类获得 6项,占医药科学类的 46.15%;医药科学类获得成果转让收入 11万元,其中中医药类获得3万元,占医药科学类的27.27%。
表2 天津市科技成果情况Tab.2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ianjin
2013—2017年天津市医药科学类和中医药类成果数的变化趋势如图 3所示,2013—2015年呈上升趋势,2015—2017年呈下降趋势。虽然医药科学类和中医药类的成果数均在 2015年取得最大,但是中医药类成果占医药科学类的比例在 2017年达到最大(46.15%)。2013和2014年医药科学类没有成果转化所得的收入,2015年医药科学类成果转化收入20万元,而中医药类无成果转化收入;2016年医药科学类获得的成果转化收入均为中医药类所得;2017年中医药类获得成果转化收入占医药科学类的 27.27%。在这 5年当中,2017年的成果数和成果转让收入都是最低的。
图3 2013—2017年天津市科技成果数量变化趋势Fig.3 Change trend of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ianjin from 2013 to 2017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调研2013—2017年天津市中医药的科技成果,来分析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创新总体情况,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激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与创新。
天津市医药科学类和中医药类科技项目立项和财政投入经费情况显示,相比于 2013年,虽然 2017年立项的项目数量和财政投入的经费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是中医药类占医药科学类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0%左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占比约为西医类的一半。结果提示,这 5年当中,虽然国家或政府加大了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支持,但是并没有对中医药给予特殊的支持力度。由于投入不足,使得中医药类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科研水平的发展。张坚[3]指出,广东省大部分中医药科技研究的资金来源都是财政补贴,足够的财政支持是保证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动力,对天津具有借鉴意义。
2015年,中医药进入了战略机遇期,我国为促进中医药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项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大环境,如两会上提案:建议振兴我国中医药事业,并将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作为当年的政府工作重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联合主办首届中国国际中医药大健康博览会,等等。这一系列措施均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 2015年天津市的中医药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虽然 2015年以后医药科学类成果呈下降趋势,但是中医药类占其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也是一个可观的结果,显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逐年取得突破。虽然天津市近几年在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但是 2013—2015年却没有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数据,显示中医药科研在成果转化方面较为薄弱,可见天津市中医药成果转化机制亟待改革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是影响科技创新的致命缺陷,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综上所述,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②理论和技术推广应用不足,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组合效果欠佳,缺乏自主技术和核心技术;③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还未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辅助的投入体系。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①加强科技项目监督管理(严格监督到期项目或课题验收工作),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绩效;②制定经费管理的监督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经费投入效果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后续经费使用进行调整,把竞争机制引入科研机构,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5-7];③对科研经费的配置进行优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优化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着力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整体政策环境;④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适当的评估奖励体制,加强中医药成果的推广转化力度,促进中医药成果的成熟;⑤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建成为产业化服务的应用科研类平台,以利于中医药科研成果实现产业转化。
4 总 结
天津市中医药科研能力建设应注重科技创新的统筹规划性、自身规律性和协同发展性。建立和完善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天津市中医药科研能力建设,天津市各级政府要将中医药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纳入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政府指导,完善并落实包括加大中医药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和健全中医药科技评价机制在内的各项保障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主导作用,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促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中医中药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