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路径研究

2021-10-22龙开元戴特奇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龙开元, 孙 翊, 戴特奇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北京 100038; 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简称“一极两中心两地”).在当前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以科技创新引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能够为实现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支撑,同时对于优化西部创新发展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新阶段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科技创新是关键因素[1-3].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等理论[4-8],学者们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成渝城市群的空间格局[9-10]、创新网络[11]与经济网络结构[12]、创新潜力[13]、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14-15]、协同发展机制[16]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成渝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建设,本文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与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实际,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及科技支撑的制约因素,提出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1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1 对高效率区域协同创新的需求

高效率协同创新是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定位的根本要求.区域协同有利于促进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潜力[17].成渝地区创新资源相对有限,“单兵作战”无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迫切需要两地高效协同创新,发挥成渝双城“1+1>2”的功能,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效能提升,共同推动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点需要在顶层设计、产业创新、资源利用等方面加大协同力度.

一是要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协同联动.成渝两地分属不同的省市,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且两地竞争领域较多,成渝两地协同需要成立超越本省市层面的协同创新联动工作机制,以推动两地联合制定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共同研究、协同推动创新发展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等.

二是要在产业创新上加大联合攻关.为了实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共同目标以及满足生态环保等共同需求,成渝地区要集成两地产业和科技优势,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应用技术的联合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是要在资源利用上强调共建共享.成渝地区要协同推进科技资源能力建设,产生“1+1>2”的整合效应,逐步形成新的资源优势,同时推进科技资源的协同共享,让科技资源与成果惠及成渝两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的最大“外部性”.

1.2 对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需求

高质量科技供给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实践表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高水平的产业发展都与其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密切相关[18].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全国影响力经济中心,必须形成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引领全球全国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高质量的源头性、原创性科技创新供给的需求.其核心是要全面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解决科技供给源头创新不足、基础研究短板突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过多的问题,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能力.

二是对高新产业技术供给的需求.成渝地区要不断培育高科技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建成全球领先的特色先进制造集聚区,提升现有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新产业技术.

1.3 对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需求

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保证.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实现建设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必须要有国际领军人才团队、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一流的创新主体等,以保障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源头创新供给、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全球领先的实现.

一是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为人才驱动[19].建好成渝双城经济圈,关键是需要三类科技人才:具有引领、想象、创造未来社会需求的意愿和能力,有宏大格局的系统思维能力的战略科学家;能面对系列重大科学技术和产业创新问题,具备原始创新和超强想象力的具有原创能力的科技人才;能把握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态势,引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农学、医学以及急需领域创新前沿的科技创新人才.

二是对高质量科技研发平台的需求.高质量科技研发平台是探索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构建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的支柱,是引育科技人才、积累人才红利、营造创新产业生态的引力源[20].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科技需求重点之一是高质量的科技研发平台,如以基础研究为主导的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通过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研发平台,力争在行业影响力、标志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上实现新的突破,支撑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三是对高水平创新主体的需求.高水平的创新主体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源头创新、突破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保持相关领域技术创新的先进性,打造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创新主体,如国际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高能级的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

2 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

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但要实现 “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多方面的突出短板.

2.1 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相对匮乏

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成渝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较长江中游地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偏低.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约为全国平均的2/3.科技领军人才较少,两院院士数量仅为京津冀地区的1/10、长三角地区的1/5.

国家级高端创新平台相对不足.成渝地区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如“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数量显著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仅为后者的约1/4到1/3.特别是大型科学装置,成渝地区仅有1个,远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不解决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缺乏问题,成渝地区很难集聚积累一流的创新要素.

科技创新投入偏低.2019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川渝分别为1.87%、1.99%,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23%).成渝地区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与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创新集聚区存在较大差距,川渝两地财政科技投入仅为北京、上海的60%左右、不到广东的1/4.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川渝两地基础研究支出占R&D经费的比重约为5%,低于北京和上海,且基础研究经费总额仅约为北京的1/5、上海和广东的1/2.

表1 2019年川渝与京沪粤科技投入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ST inputs between Sichuan, Chongqing,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2.2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成渝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等的产业技术仍以跟随为主,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技术供给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例如,重庆汽车行业,生产制造环节强大,研发环节虽有基础但整体上比较弱小,在当前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中引领带动能力不强;重庆的笔记本电脑、手机产业规模巨大,但以代工和配套为主,研发设计等环节很弱,高端芯片、软件设计等更是缺乏.总体而言,成渝地区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大而不强,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企拉动,缺乏位于产业链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领型龙头企业.

高价值技术供给缺乏,新经济发展缺乏支撑.成渝地区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长三角地区的约1/5,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地区的1/3.2018年重庆、四川的技术转让合同数占全国比重分别为7.8%、5.7%,技术转让合同金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2.9%、25.3%,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仅为京津冀地区的21.9%,技术输出合同金额仅为京津冀地区的20%[21].高价值技术供给缺乏导致高科技创业相对较少,成渝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仅为京津冀的1/2、长三角的1/6、珠三角的1/3,高新技术企业数仅为京津冀地区的1/4、长三角地区的1/6.技术含量较高、知识密集型企业集群尚未形成.

表2 2019年主要城市群创新创业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entrepreneurship among major urban groups in 2019

2.3 创新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成渝双核技术和产业同构化问题突出.在技术领域,根据2012年-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成都数量最多的IPC(国际专利分类)分别为G06F(1 766件)、H04L(1 641件)、G01N(1 422件)、A61K(1 252件).重庆数据最多的IPC(国际专利分类)分别是G01N(1 017件)、G06F(704件)、A61K(683件)、H04L(625件)、H04W(470件),成渝两地在排名前列的技术类别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产业领域,成渝发展战略缺乏充分对接,在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方面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特别是产业结构同质化较为严重,产业同构指数持续增加.

表3 基于2012年—2016年发明 专利数量的成渝技术类别排序Tab.3 Ranking of technology categories based on patents from 2012 to 2016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不足.川渝两地以往签署的众多合作协议中,大多数都聚焦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物流通道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关于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协议相对较少.没有形成成熟的创新成果扩散系统和利益协调机制,不能有效促进科技要素和科技产品跨区域流动.没有形成“相互开放、知识共享、联合公关”的协同关系,科技创新功能与定位缺乏互补.

2.4 创新发展的开放共享程度不够

科技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目前成渝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总量较小,2018年川渝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仅占全国总额的9.2%,仅约为长三角城市群的1/4;高新技术产业港澳台投资企业个数最低,仅约为长江中游地区的1/2、长三角的1/13;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与长江中游地区相近,仅为长三角的7.5%[21].

创新体系相互开放度不高.重庆、成都科技创新体系具有明显的本地特色,政府倾向于将创新资源和要素配置在本地[22],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大型仪器和科技信息共享以及科技成果共享方面受到行政壁垒影响,区域间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

3 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路径

根据国家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要求以及成渝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短板,未来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应从下述四条关键路径为着手点,聚资源、促协同、提能力、助升级、广辐射,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逐步支撑引领 “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实现.

3.1 打造开放创新试验区,汇聚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资源

针对成渝地区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坚持推动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通过建设开放创新试验区等措施,以更大力度推进国际国内创新开放合作,高效整合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资源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打造开放创新实验区.共同争取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纳入内陆自由贸易区试点,率先开展自贸区政策承接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发挥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创新创业,扩大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领域对外开放,大力推进人员自由通关、国际科技合作、国际产业合作等全方位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创新试验区,利用国际化环境和进出口便利,集聚全球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资源,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发展.

二是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平台合作、产业合作、贸易合作等多领域合作,共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黄金水道作用,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有效引进境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成渝.鼓励开展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战略合作,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推动产业协同合作、联动发展.

3.2 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提升原始创新供给能力

主要围绕源头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成渝双城合力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融合两地创新资源和优势,整合创新平台资源,形成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聚焦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发展领域在成渝地区布局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不断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科学装置,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相关领域与产业的应用.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聚集区.推动成渝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功能的有机整合.合作共建“双一流”大学,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打造更多“高峰”学科.鼓励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顶尖科学家团队在成渝地区建立高水平新型大学和国际化特色学院.支持高校院所与科技园区、产业功能区合作共建科创空间和研发机构.

三是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启动面向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需求的人才培养与储备计划.建立和完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人才构建针对性培养方案.主张“为我所用”,而非“为我所有”的人才使用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就地”打造服务于成渝科技创新中心的各类人才队伍.成渝地区携手建立人才自由流动制度,在制度和机制上防止内部人才恶性竞争.

四是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统筹四川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成都高新区等以及重庆两江新区、重庆大学城、重庆高新区等区域创新发展,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联合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流高校院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等协同布局,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体系,打造协同分布式的科学中心.

3.3 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助力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为了推进成渝地区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迫切需要成渝双城针对某些领域形成全产业链配套错位发展,形成产业创新共同体,提升成渝地区产业链的整体能级.

一是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科研院所研究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合作,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建立政产学研介多方参与机制,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创新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联合共建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大学科技园联盟、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等,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强化两地产业链分工与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是联合开展区域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探索组建一批科技创新研发共同体,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协作机制,积极开展共性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筛选具有全局影响、带动性强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共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建立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探索项目共申、资源共用、成果共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协同建设科技成果熟化、工程化、中试平台与产业化基地,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和转化应用.打造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盟,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围绕核心关键产业,建设成果转化服务系统,培养、发展或引进专业科技服务与中介机构,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3.4 建设科技创新大走廊,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共享

为了加大成渝两地创新发展协同力度,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空间,以科创走廊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沿线和周边地区共同发展.联合成渝地区高新区共同打造成渝科创大走廊,以国家高新区为主体打造关键创新节点,与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等创新核心区联动,辐射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成都、重庆“两核”和长江经济带,沿成渝、遂渝、成安渝高速公路等重要跨区域通道,打造要素整合、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构建“成渝总部研发+周边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在科创走廊沿线园区产业化,提升成渝核心城市以科技创新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能力.

4 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4.1 赋予成渝改革创新更大自主权

赋予双城经济圈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支持建立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新体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授权双城经济圈管理机构自主开展贴近市场的创新业务.扩大全面改革创新试验范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逐步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市场化机制.联合推动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区域一体化立法进程,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法治保障体系.

4.2 支持成渝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将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科技需求、平台、项目、政策等纳入“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支持成渝联合向国家争取重大科技创新政策倾斜.支持成渝积极发展轨道交通、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现代产业相关重大项目.支持成渝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围绕生态修复、航天航空等领域集中力量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全力支持国家增量重大创新资源落地成渝地区,“十四五”期间在成渝地区布局若干大科学设施,支持成渝地区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4.3 推动成渝两地科创协同

建立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决策机制.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成渝协同创新战略实施,落实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跨省合作难点,督促落实重大发展事项,对区域合作进行协调、引导、监督、仲裁等.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成渝两地协同建立各层次政府部门常态化科技合作与对话交流机制、协同推进重点工作机制,共同协商科技创新专项设立和联合编制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等重要事项.确保川渝两地科技创新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共享、行动协同、配合密切,确保协议议定事项落实落地.协调区域分工和利益分配,构建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以国家科学中心和创新走廊建设为抓手推动两地科创协同.将共建国家科学中心和成渝创新走廊纳入川渝两地政府主要规划,对共建科学中心和创新走廊事宜进行科学部署.不断创新两地合作方式,在建立成渝大学联盟、创新平台和基地联盟、创新人才共享使用、重点产业配套工程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模式、迈出新步伐,促进两地创新资源区域内优化利用.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