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021-10-22李春光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农民

李春光

(德钦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与农机安全监理站,云南 德钦 674500)

1 乡村振兴战略

1.1 背景内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使农业成为朝阳产业,使农民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通过实现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帮助其获取幸福感。党中央在制定和实施振兴乡村这一战略任务中,通过对现代农业农村的大力建设,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这一最终目标。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作为基础条件,而其具体内容即对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通过不断创新产品,优化管理以及技术,提升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振兴乡村这一战略[1]。

1.2 意义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乡村振兴为其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农业领域内,农业机械可为生产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可为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技领域积极推进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尽快实现升级转型,引导农机科研机构以及制造企业强化沟通,可为农机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政策以及资金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需强化倾斜扶持,不断加强农机科研机构和农机制造企业实施联合攻关,给农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特别是不断完善农机购置资金补贴政策,以落实农民普惠机制;在升级农机设备时,积极引入绿色农业环保理念,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制造创新以及服务管理措施,充分保证农机体系能够得到升级优化。

2 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1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能力

农业机械化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在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帮助下,在减少农业生产劳动力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时间。通过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应用,大力发展精准化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通过延伸产业链,采取农产品加工方式以提升其附加值,极大地提高了农业领域内的综合生产加工能力。

2.2 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创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广泛应用各种农业机械,有效解决了当前“谁来种田”这一难题,通过规模化农业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3 促进农业领域产业化发展

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效调整了农业结构,在农业领域内逐步形成农作物种植、收获、加工、运输、销售所有流程的产业规模化进程,让农民劳动力能够实现充分就业,进而提升其经济收入。

2.4 革新农村环境和人文风貌

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在农业领域内集约使用农业投入品,对农业废弃物有效实现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结构和性能。从有效治理乡村风貌和精神文明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和应用农业机械,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2]。因此,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振兴乡村这一战略目标的物质装备保障。

3 我国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

各地由于在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不同,在不同地域,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及发展差异较大,在经济发达地区亦或是地理、气候适宜农业种植的地区,机械化的发展应用水平较高,市场需求比较明显,农民更愿意购买先进的农机。但在我国西部及边远地区,由于在自然条件、经济、科技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产生了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3.2 农业机械发展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在农机品种及数量上与以往相比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在农机应用方面的效率和积极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极大的差距,落后主要表现在使用农机的技术层次方面。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大多是传统农机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先进农业机械和智能自动化机械应用率很低,规模偏小[3]。此外,由于受到技术和制造水平的限制,不少国产农机在质量方面存在不足,农机种类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加之农机的科技含量和技术程度较低,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3.3 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当前的农机推广方式和售后服务方式上总体表现为单一和分散。由于缺乏专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指导,造成一些新型农机产品无法在农业生产中及时有效地得到充分应用。此外,农机应用售后在维修保养方面也存在不足,农机户和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操作和维修保养技术培训,遇到故障问题时不能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进行维修。另外,购置补贴政策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农业机械化促发展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服务滞后的问题。

3.4 转型升级和创新缓慢

农业机械在我国的起步发展较迟,早些年受经济落后影响,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资金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设备制造技术底子薄,农业机械化发展极为缓慢。在过去,许多设备均依赖于进口,因缺乏研发力量,无法及时更新老旧农机设备,没有对产、学、研全过程实施紧密相连,造成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因未充分利用相关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不能紧密结合,信息获取量不足,速度较慢,发展精准农业的速度迟缓,不能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缓慢和深加工带来的附加值较低[4]。

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4.1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必须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使机械化发展能够在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全方面得到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农机推广中,在政策补贴、售后维修等方面建立相对完整的运行体系,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动力。尤其是在经济基础差、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可在政策宏观调控作用下,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广泛推广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实现机械化发展,彻底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4.2 推动农机品种更新,提高产品质量

以各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由政府牵头,强化科研机构以及制造企业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除主要粮食作物外,还要在养殖业、经济作物和山区农业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5]。此外,还应注重提高农机产品产量,并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3 对农户开展扎实的技术培训及相关工作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操作人员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应用的主力军,熟练掌握各种先进农机操作及维修保养技术,这是当前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课题之一。有关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农户积极组织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创新培训形式,采取“政企社户”实施联合培训,邀请农户到生产厂家或在田间地头对农户开展现场技术培训[6]。通过广泛性的农机技术培训和示范活动,使农民接触新型农机具、了解和掌握农业新技术,通过帮教形式实现农机技术在农村中的传递。将“平安农机”这一理念融入培训中,促进广大农民能够真正成为新型农民,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建设中。

4.4 建设现代化的农机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发展进行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建立现代化的农机管理体系提供了机遇。通过对农机具进行远程或自动控制,可以为发展高效精准农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可实现农业环境的保护,进而推进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7]。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给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当前振兴乡村这一战略背景下,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农民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耕牛和农民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CHAME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