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学理论的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组织表达策略研究
2021-10-21卢渊卢春卉
卢渊 卢春卉
摘要:在多元语境背景下的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突破传统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当代景观设计人员的共识。红色纪念性景观与普通景观设计不同,其更具故事的言说性,将文学中的叙事方法运用到其中,可以增强景观的故事性,同时也可以为景观设计赋予更深的文化认知和人文内涵。为此,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对红色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组织表达特征、作用和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叙事学理论;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组织;表达形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
0 引言
在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众多国民旅游的首选之地,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红色纪念性景观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基于自身的红色历史背景,兴建起各式红色纪念性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青海原子城纪念园、香山革命纪念馆等,这些红色纪念性景观不仅为城市添加了一抹亮色,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不过在诸多红色纪念性景观中,也存在一些重量不重质的设计,其缺乏主题思想和文化特色。事实上,红色纪念性景观本身就包含一种特定的主题,通过叙事手法,可以从全新的视角对红色纪念性景观进行解读,挖掘其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为景观赋予更高的文化价值。从这一方面来看,加强对叙事学在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组织表达中的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1 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1.1 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特点
红色纪念馆是典型的红色纪念性景观,是由红色和纪念馆两大要素组成,这也使其除了拥有纪念馆的本质特征以外,还有一层红色的内涵。下文以红色纪念馆为例分析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特点。与普通纪念馆相比,红色纪念馆的景观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故事性。以红色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纪念性景观并非凭空设计出来的,其设计需要基于中国革命史。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过程中会通过特定的景观设计手法,将在特定时期发生的革命事件重新向人们讲述,所以其与普通景观相比,更具故事性。二是主题性。红色是红色纪念性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重要因素,同时红色也为红色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赋予了特定的主题和特殊的意义。三是教育意义。红色纪念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设计中也应体现这一点,将爱国主义融入其中,让人们在参观的同时,能学习和体会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四是地域性。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形成的红色精神是不同的。因此,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必须基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当地的红色主题和地域特色融入其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纪念性景观[1]。
1.2 红色纪念性景观的表达方式
由于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决定其景观设计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性。而叙事手法是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比较常用的表达方式。叙事学实际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概念,其是一种将一个主题划分为多个相互联系的单元,借此来完成对文本内在构成机制的研究的创作手法。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叙事手法,实际就是将景观作为文本,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并通过对各种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达到观赏性与叙事性兼备的效果。
另外,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与叙事学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较高的契合度。就以红色纪念性景观的结构设计而言,其景观系统往往是由多个空间优化组合而成,在这里空间就成为叙事语义中的重要载体。在叙事学理论中,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文章结构,而事件则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红色纪念性景观的特征而言,纪念性是其显著特征,这种特征也是红色纪念性景观的灵魂所在;而叙事学并非单纯利用某种载体进行简单的故事陈述,其更为关注的是精神的传达,就这一方面而言,这二者之间存在较高的契合度。
2 叙事语汇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2.1 展示和阐述
阐述是叙事语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事件进行陈述时,这一手法会被反复使用。叙事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发生过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加工的一种方式,因而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叙事将各个事件串联起来。红色纪念馆有着明显的纪念性特征,在其景观设计过程中会将重心放在纪念事件上,而在这一方面的景观设计则通过合理使用阐述语汇,有助于对纪念性事件进行展示和阐述,促进体验者的理解和交流。
2.2 象征和催化
象征语汇在叙事中是指叙事对象指向对应的领地,在景观设计中,象征语汇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强景观的意趣。但在叙事中的象征交流往往会发生在对具有同一原则事件的表述中,也就是说,象征语汇在叙事表达中绝非独立存在的,其必须建立在特定的文化基础或背景下。在景观设计中的象征语汇也同样如此,虽然景观的造型、颜色等能给人带来直观感受,但要想实现景观意境的升华,则需要将景观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以引发体验者的联想和回忆的投射,实现对叙事氛围的催化[2]。
3 叙事学理论在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组织表达中的应用
空间组织表达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因而景观设计往往是以对空间的划分为开端。红色纪念性景观的红色主题决定了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空间的性质和空间的序列方式。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对空间的优化组合,达到与周边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效果。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运用叙事学理论,则可以保证空间组织表达的合理性。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实现对叙事学理论的合理运用。
3.1 叙事主题的确定
与普通景观相比,红色纪念性景观的主题非常突出,并且其主题往往与当地遗存的红色文化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首先需要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背景,明确叙事主题,这样才能将红色精神的内涵进行有效传达。在叙事主题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從传统视角对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或伟人的功绩进行陈述,也可以从全新的视角,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对红色文化或精神进行解读。例如,贵州中关村长征纪念馆的设计视角就非常独特,其将一位红军小战士的一生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通过普通且微小的红军墓,观者能从中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并且园路的设计也别出心裁,通过弯弯曲曲的园路,体现了长征道路的坎坷、艰难。另外,在红军墓的设计上,为了能够凸显每一位红军战士的个体价值,设计者没有把纪念碑做成高大巍峨的样子,而是采取平等视角进行设计,让体验者在游园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和体会每一位默默无闻的红军战士为国家奉献生命的高尚精神。
3.2 叙事结构编排理论下的景观空间顺序设计
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的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空间顺序有着一定的叙事逻辑。通过叙事结构编排对空间顺序进行调整,可以使景观更具秩序性,同时也可以营造特殊的氛围,推动叙事进程。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按照叙事结构理论对景观的空间顺序进行安排。例如,设计人员可以按照参观人员的空间体验路径实现对空间顺序的合理安排,这样可以使空间产生主次变化和节奏,建立起更具感染力的景观场所。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叙事手法主要为以下三种。
第一,顺叙。这也是叙事文本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法,在景观空间顺序设计中顺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按照某一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编排。这类设计手法通常被用于有着清晰时间线的红色景观设计中,这样可以保证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连贯性。例如,韶山毛泽东纪念园中红色景观的空间组织就是以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生涯为时间线,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进行景观空间的编排,通过园路将这些景观进行串联,让体验者在观赏景观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毛泽东同志一生中重要的革命经历[3]。
第二,倒叙。在叙事文本中这种叙事手法也常被用到,其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倒叙实则是一种逆时序,在文本表达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将事件的结局或突出片段放在文章开头的情况,这样可以凸显主题,并达到引发读者兴趣的目的,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慢慢展开叙事。实际上,倒叙的手法也常被运用到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用于强调主题。例如,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景观设计中就使用了这种手法,其将烈士英勇就义的群雕设置在陵园的入口处,用于凸显陵园的主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
第三,插叙。插叙顾名思义就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将一些与中心事件相关的事件或回忆穿插到其中,阻断叙事的正常顺序,用于展开情节或刻画重要人物。这一叙事手法在红色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中也时有体现,即将一个异质性的场景插入另一个场景。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合理使用插叙手法,可以使叙事主题变得更加清晰、明朗、生动。并且在场景的转换过程中,也可以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3.3 叙事修辞策略在单体空间中的运用
在叙事文学作品中,经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用于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叙事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体现为基本叙事表达方法的运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特定的修辞手法,达到提升景观表达效果的目的。
第一,隐喻。隐喻是叙事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其是指将一件读者不熟悉的事物(本体)通过一些熟悉事物(喻体)进行表达,让本体不再具备表达意义。在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会运用叙事修辞手法中的隐喻,用于体现景观空间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美国越战老兵纪念碑的选材是花岗岩石,并且园内道路也是弯弯曲曲的,用于隐喻美国参加越南战争是在历史上走弯路[4]。
第二,对比。在叙事文学中,对比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而在景观设计中,对比也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空间修饰手法,将具有明显差异的景观放置在一起,通过对比的方式,凸显事物的本质。例如,在青海原子城的景观设计中,有一个3m宽的封闭钢筒通道,当通过这个通道后,全园最高点“和平之丘”就会赫然出现在观者眼前,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3.4 叙事语法转换在空间组织中的应用
第一,叙事语法简单来说就是叙事逻辑和叙事序列。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将叙事序列又具体分为基本序列和复合序列两种。而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这两个叙事序列都得到了运用,具体表现为按照一定的流线组织空间转换,使各个空间组织关系更加流畅,秩序感也更加强烈。
第二,基本序列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叙事序列是指由序景、起景、前景、主景、后景、结景顺序构成的景观空间布局,这是一种常见的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组织顺序。例如,香山革命纪念园中的景观设计就运用了这一叙事手法,设计者将“赶考砚石”组景作为景观叙事中的序景,将新中国的建立喻为“赶考”,作为整个叙事时间的起源。而后以毛泽东主席的诗歌《春江水》中的诗句作为叙事线索的开端,实现对这个空间的串联。接着巧妙运用“南京解放”的雕塑群、水景作为主景,使参观者明确“南京解放”这一主题。再接着以“人民民主专政”的石组雕塑作为后景,用于凸显主题。最后,園区景观是以“赶考”的新砚石作为结景的,这引发了参观者的无限深思和想象。
第三,复合序列。与基本序列相比,复合序列更加繁杂,其是由嵌套式、圆圈式、并置式构成。在景观叙事中,嵌套式运用得最为广泛,其主要适用于拥有相同主题,且可以分层叙述的景观设计中。圆圈式在景观叙事中也常有体现,其是一种首尾相连的结构,经常被用于循环往复的叙事题材中;而并置式则是指多条线索,并且这些线索之间不存在因果或时间关系,因而其主要被用于具有共性主题、人物的景观叙事中。
4 结语
叙事学理论的合理引入,对于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叙事这一特殊的表现手法,可以为红色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赋予更多的时代和人文价值,让景观由以往的单一呈现向具有人文特征和历史价值的场景构建转变。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结合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特征,合理使用叙事学设计手法,为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鹏波,孟磊.浅析叙事性理论在景观空间塑造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5(3):151-152.
[2] 邱天怡,刘松茯.风景如“话”——关于当代西方景观叙事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建筑学报,2014(S1):98-102.
[3] 陆邵明.建筑叙事学的缘起[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5-31.
[4] 苏楠.如何构建现代景观空间[J].大众文艺,2021(14):61-62.
作者简介:卢渊(1974—),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卢春卉(1996—),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乡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