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1-10-21张德洪
张德洪
【摘要】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育进行改革,这是我们新时代所要做的最关键的一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开展了如何将互联网与高中数学课堂结合的分析,以期实现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利用互联网技术 高中数学 学习效率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所带来的优势较大,而教育创新恰恰是体現社会发展最好的方式。高中的数学老师要争取尽快转变固有思想,研究创新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合理的带入到讲课中来,化繁为简、生动具体的讲解数学知识,调动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并且掌握深奥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这门课程是整个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而且,也是高考的三大主科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学好高中数学就成为了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可是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知识面比较广,知识量也比较多,所以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就至关重要。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1]。
一、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1.1高中数学学科现状
注重思维能力,数学主要包括代数、三角、几何三个部分,内容相互独立但是可以在解题的时候相互提供方法。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变化快,思维方法朝着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突然增多,知识的独立性偏大。所以把握住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有助于高中数学学习和备考。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讲授,也要有自我的预习和复习,才可以将数学概念和定义牢记于心。总结以上的特点,主要还是学生要处理好思维方式的转变,合理分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需要建立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否则会感到力不从心,学习成绩下滑[2]。
1.2高中学生的现状
高中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可以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对于数学概念和规律具备一定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是,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具体如下:
1.缺少一定的认知规律,比如思维固化就是阻碍学习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建立成熟的数学概念,而且更要明白数学规律的基本条件。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固有的错误的概念,这一类概念对于后期的数学学习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干扰,影响学习情况[3]。
2.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操之过急”。高中数学对于别的学科来说,区别最大的就是,具有衔接性,每个单元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循序渐进的。所以,如果想要学好现在的内容,那么前提一定是将之前的学习内容牢牢掌握。
3.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成绩较差的同学对于概念模糊不清,在做题中没有办法及时利用掌握的知识内容,胡乱套用公式。
1.3高中数学教师的现状
1.现在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现在教课方式基本以口头传授为主,这种方法不得不承认是最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太过于抽像,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模糊,不能很好地利用到实际中,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2.教师的教学经验参差不齐。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有对于每个学生个具体情况了解不充分,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些也会直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影响。
3.教师的个人魅力。这点对于教学质量也是很关键的,数学本是一个很枯燥的学科,那么如果教师在授课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加以辅助,导致学生问题积压,产生厌学情绪[4]。
二、影响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信息化浪潮汹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教学理念推陈出新,互联网+教育的紧密结合是顺应时代产生的。而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主要的原因有:
2.1教学方式单一
有的学校仅仅停留在书本教学和老师口头教学,缺少智能科技的硬件设施以及互联网支持的软件设施。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涨,教师的讲课压力偏大[5]。教学方案单一,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没有制定多种方案,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成绩稍差同学听不懂,会有逃避学习现象。
2.2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互联网教学不重视,只是局限于自己的讲课经验,没有跟随时代进步。对于科技教学软件操作不熟练,不能达到合理教学的目的,导致学生听课听不懂,反馈不及时。再就是课堂的把控能力,不能根据课程进展合理规划授课内容,缺少应变能力。
2.3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
现在有的高中学生总是急功近利,渴望一蹴而就,还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就着急得到下一个知识点,而且当短时间的学习没有获得比较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怀疑,半路放弃,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高中数学学习不具备生活化,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并且大部分需要自我理解[6]。
那么,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将已有的信息手段合理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如何将互联网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合理结合起来,就成为了现在高中数学老师所需要面对的最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做法
3.1构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
1.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现在随着我国的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越来越完善,照相扫描等方式逐渐出现在学习中。比如,利用爱学习平台,可以对高中的数学公式进行识别,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录题、智能搜题等场景中。再比如,在学习高二上册第一章“命题及其关系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时,通过提前的备课、讲课时的授课、课后的作业以及考试测验等着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都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对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类似摇头、专注、举手发言、点头等进行人工智能的扫描记录,并且及时汇成数据传输给老师,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信息。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的一种沉浸式体验,能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并有助于启发构思。数学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很抽象,不好直观感受,那么使用VR技术可以让学习更有乐趣。
例如,对于立体几何这一章节的学习时,就可以使用“VR”技术在空间生成立体3D模型,老师在讲授时,利用投影使得课堂氛围活跃,教学变得更直观、更高效,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学的效率。这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以使学习更生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的接受到知识,并掌握知识[7]。
3.智能“APP”软件。现在的一些智能APP软件已经做的很成熟了,可以利用智能APP软件,帮助老师进行线上的作业批改,以及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智能组卷,进行一个线上的模拟考试。而且线上的方式也比较清晰明了,对于错题的标注也很明显,有助于学生自省、自查。课后的作业大部分可以利用智能APP来解决,从布置、批改、反馈等一系列流程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让数学老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4.利用“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群体发送的功能,帮助教师、家长、学生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程度,建立起长期的沟通关系。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精准的消息推送,可以在后台进行分组,依托于这种功能,家长和老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推送不同的学习信息,精准的帮助每一个学生进步,使得辅导更具针对性。
3.2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培养高中数学老师的互联网操作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水平。让高中老师学习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网络教学信息的途径,并且要提高高中数学老师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和个人能力。
2.培养高中数学老师制作课件和使用智能教学软件的能力。杜绝千篇一律,每个老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制作高质量的讲课课件,可以上网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课件,也可以进行网络上的学习和交流。课件制作的目的不能仅仅以教学为主,首先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应该丰富、科学、真实、吸引人,确保在授课过程中达到教学的高效性[8]。
3.培养教师“因材施教”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帮助分析出每个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对于“排列组合”的掌握情况,要比“函数与方程”稍微差一些,这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帮助老师转变自己的授课方式和难易程度,也可以对个别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实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和特点,开展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分析,实现了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具体包括:利用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智能“APP”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教师“因材施教”能力。本文丰富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资料。
参 考 文 献
[1] 严慧芳;赵玉兰;黄宇平;林泽聪;. 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 2018.
[2] 王晓霞. 论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孩子天地, 2019, 000(033):P.207-207,209.
[3] 魏琦. 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
[4] 梁中强.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 廖德华. 如何利用”微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研究[J]. 赢未来, 2018, 000(010):P.46-46.
[6] 张春. 关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041-00042.
[7] 蒋广涛.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4, 000(032):78-78.
[8] 李箐泉. 关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0, 02(0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