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工资趣谈
2021-10-21军事帅哥
军事帅哥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工资的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前的发放现金,到现如今的转账,整体来看,用转账发工资的方式,其安全可靠系数远高于直接给员工发放现金。那么,在没有银行卡的中国古代,朝廷是如何给官员发放工资的呢?
古代的工资——俸禄
古代的工資名叫“俸禄”,即朝廷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各个朝代的俸禄制度略有不同。
商周时期,官吏由贵族充任,拥有封邑、禄田,因此以封地收入为俸禄,朝廷不再另外发放。春秋时期仍沿用,但在春秋末期开始出现实物俸禄,到了战国时期,则逐渐形成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制度。秦统一中原后,废封地,确立以粮食为俸禄的俸禄制。此后,汉朝、魏晋南北朝都承此制。
每个朝代的情况不同,官员领俸禄的情况也不相同。但中国古代的俸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放形式的多样化。换句话说,古代官员拿到的工资,不一定是货币,其形式有很多种。
西汉初年,官吏俸禄按月发放,以谷物为主。到了汉武帝时期,伴随着币制的统一,钱币充足而币值稳定,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便以钱币充作官吏俸禄,《汉书·成帝纪》记载:“律,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奉钱月六万,御史大夫奉月四万也。”《史记·汲黯列传》记载:“律,真二千石奉月二万;二千石月万六千。”
总体来说,汉朝官员的俸禄发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币发放,一种是谷物发放。其发放形式没有具体规定,相当随心所欲。具体说来,汉朝官员发放工资,全凭皇帝裁断。有的时候单发货币,有的时候单发谷物,有的时候是货币和谷物混合发放。
汉宣帝时期有一个官员名叫贡禹,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贡禹官至谏大夫,其俸禄钱九千。官至光禄大夫,其俸禄为钱一万二。汉宣帝时期,朝廷给贡禹发放的工资只有货币,没有谷物粮食。如果贡禹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其俸禄兼有谷物和货币。
唐朝是中国历史继汉朝之后又一个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唐朝的俸禄按照“九品”,把官员分为九个等级进行发放。在发工资的形式上,汉朝一般对官员发放货币和谷物两种工资,而唐朝朝廷给官员发放禄米、货币和职田等多项工资。例如开元年间,一品官员月俸料八千,食料一千八,杂用费一千二,防合二万,合计每月钱三万一千。
唐朝工资发放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分成两个阶段,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官员俸禄发放实施“年俸月俸”双轨制,用今天的话说是既发年薪,又发月薪。安史之乱之后,朝廷给官员只发放月薪。
到了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宋朝官员的工资是极其丰厚的。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官员的工资不仅包含正俸(官员能直接拿到手里的货币),还有禄粟、职钱、公用钱、职田等各种各样的工资。除此之外,朝廷给官员发放一系列额外的福利,比如丞相、枢密使等朝廷的主要官员,朝廷除了发放俸禄,还发放酒、粮食等额外福利。地方官员拿的钱少一些,但朝廷也给地方官员发放茶叶、饮用酒等福利。还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如给卷、厨料、薪炭等,也折合成钱币支付。
官员手头的“高工资”造就了宋朝历史上别致一格的“文治时代”,像今人所熟知的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名家,在宋朝都是拿“高工资”的官员。而他们所写的史书和宋词,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时至今日都是中华文化中极其灿烂的宝贵遗产。
相较于宋朝官员的工资“高福利”,明朝官员的工资发放比宋朝寒酸很多。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朝廷给官员发放工资是货币和粮食合在一起发放。洪武年间,由于明朝首都南京靠近江南地区,粮食产量丰富,朝廷发放“粮食工资”的困难是相对较少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粮食运输困难,再加上纸币贬值,明朝官员的工资就没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了。
清朝官员的工资发放基本沿袭明朝,但比明朝人性化一些。清代前期官员俸禄不高,分俸银与禄米两种。由于俸禄过低,也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败,雍正时期始发“养廉银”,至乾隆时期又有补充调整,实际成为一种附加的俸禄,数额远高于正俸。京官的养廉银由朝廷划拨,但数目比地方官少很多,大多数人仍以正俸为主。所以,雍正特下令允许京官支双俸,称“恩俸”。
中国古代的俸禄制度要求官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履行一定的职责,若官吏违反朝廷有关法令,或有渎职行为,其俸禄便要相应扣除。
地方官员如何拿工资
那么,古代官员发放工资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一般来说,居住在京城的官员拿工资相对容易,但由于古代交通工具相对简单落后,地方官员拿工资就比较困难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地方官员肯定不可能为了拿工资专门去一趟京城。为了解决地方官员发工资的问题,中国古代倒是有一个相对直接而简单的办法——地方国库。
中央有国库,地方每个州郡也都有国库,而这个国库所起的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地方官员发放工资。每次朝廷给地方官员发放工资,地方官员只需要去州郡首府所在的城市拿工资就可以了。
然而,地方官员去州郡首府拿工资依然无法根治地方官员拿工资相对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国土过于辽阔,某些州郡的实际管辖范围是非常大的。
州郡下面又有“县”这一基层的行政单位,有些距离州郡首府较远的县级行政单位,其县级官员从本县驻地到州郡首府的距离很远,而古代又没有汽车,其来到州郡首府领工资一来一回,路上就得花不少时间。不少县级官员去州郡首府拿工资,还会出现县级单位境内朝政荒废,朝廷追究责任的问题。
这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最基层县级官员领取工资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朝廷又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改变发工资的频次,有的朝代将俸禄工资发放从一个月一次改为一年一次。这样一来,县级官员即便去州郡首府领钱也是一年去一次,负担比一个月去一次减轻很多。
其次,县级官员可以派其他人,用县级官员开具的专用证件去领工资,而朝廷还设置专门的机构,为偏远地区县级行政单位的官员领工资提供必要的方便。通过这两种办法,朝廷就基本解决了偏远地区县级行政单位官员拿工资的困难。
总而言之,在缺少银行卡的中国古代社会,朝廷通过发放货币、粮食和其他奖励等方式,给官员发放工资,同时采取改变发工资频次等方式,解决基层官员领工资困难的问题。(来源:“历史D学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