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共同富裕
2021-10-21柯思婷
柯思婷
文前提要:要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从个人和家庭层面上说,财富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上,工作、节流、投资、保险是我们奔向共同富裕的四驱系统。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会议还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要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因为个人努力、能力、选择而造成的收入和财富水平的差异是客观的现实,也是我们能够主动加以改变的。
自我提升,增加主动性收入
能依靠投资获利而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依然要从实际劳动中赚得财富的基础。我们常说的主动性收入是指需要付出时间和劳动才能得到的收入。无论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增加主动性收入仍是多数人奔向富裕生活的主要手段。有些人吐槽社会流动的空间相比过去已经大为压缩,普通人靠打工或做生意来致富的难度越来越大。其实,随着社会变迁,新的机会总会出现,增加主动性收入的空间依然存在。
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在下降,意味着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从总量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4000多万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有所降低,并且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幅度也在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经济结构正在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市场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也会日渐减弱,转而提高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劳动者不可能简单坐享升值,只有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才能尽快摆脱打工人穷忙的困境。
中国巨大的市场也孕育着无穷的机遇,为成功创业提供了条件。2011年到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中国曾经历了一个创业爆发期,新增创业公司在2015年达到顶峰。之后,创投市场有所收缩,模式创新陷入瓶颈,新增创业公司数量有所下降。然而,新的创业热潮并没有停下。比如,2019年8月,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以城市为依托布局建设试验区,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他拥有较好工业基础的城市,如济南、西安、成都,都涌现了大量新的智能化、集成电路相关创业公司。一线城市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领域也在持续释放能量,生鲜电商、跨境电商、母婴电商都吸引很多创业者关注。眼下围绕企业服务的创业也正受到各方看好。
精打细算,增加结余
学会合理消费,花更少的钱享受同样品质的生活,成为了每一个奔向富裕生活的人都必须做的功课。结余越多,财富积累的速度越快,距离富裕的目标就越近。
不知从何时起,“品质生活=买东西”的错觉被广泛传播。品质生活成了很多商家的广告语,用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实生活品质需求既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除了吃喝等的享乐之外,还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消费社会的洗脑攻势面前,消费者一定要保持清醒。在無所不在的购物节、促销狂欢活动中,有的人趁机捡了便宜,以很低的价格囤了一批不需要的东西;有的人买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鸡肋,回过头来索然无味;有的人兴冲冲花大钱买了一堆用不上、质量差的“爆款”,与不良商家扯皮,直呼被骗。与其想着用消费来提升生活质量,不如先提升消费行为的质量。
首先是制订预算,量入为出,然后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巧用优惠、取舍节制,将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动手做饭、惜物爱物、简单维修、短距离步行、手动比价查询优惠,过一种更积极的生活,堵上懒惰、冲动、盲从、无聊、虚荣这些乱花钱的缺口。
科学投资,增加被动性收入
增加了主动性收入,学会了合理消费,我们手头上就有了越来越多可供打理的资产。被动性收入是指不需要直接工作就能得到的收入,当被动性收入建立起来后,只要风险控制得当,就有望时时刻刻自动赚钱。通过恰当的投资,我们可以通过“钱生钱”的方式,加速财富的积累,更快步入富裕的生活。
理财小白通常是从现金管理工具开始的。大家熟悉的传统货币基金、宝宝类产品、交易所申赎货币基金、交易所交易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不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至少可以先让结余的资金有个灵活、划算又相对安全的去处。接下来,很多人会开始尝试权益类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可能的收益与风险都较高,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力的小投资者而言,全盘投入或加杠杆过于激进,但审慎地参与倒不失为一个争取高收益的选项。
尝试各种理财方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控风险,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和风险类型做决策。此外,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要特别小心,信息不透明和不恰当的预期收益宣传屡见不鲜,这里不仅有一般的投资风险,还有流动性风险、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甚至是遭诈骗的可能性。
未雨绸缪,防范财务风险
在奔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重大的财务风险就是拦路虎,不仅会延缓我们实现富裕目标的时间,还有可能让我们变得一无所有。突如其来的意外或大病可以顷刻间击垮一个人、一个家庭,而这些压力都可以通过保险得到纾解。互联网保险的影响力近年来明显增强,从网友们的热议中可以看出来,年轻用户的未来预期风险压力不小,大家对保险的认知和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保险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渗透程度依然较低,与世界上保险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保费增长与GDP规模相比仍然有限。单身一族或家庭都要建立保险观念,让生活多一份安心。
对一般家庭来说,基础的保险配置种类并不需要太多,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更不是买越多就越好。先为家里的经济支柱投保,为家人和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先考虑保障功能,将投资功能放在其次,经济上没有余力时,消费型产品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意外险、定期寿险可用来防范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遭遇不测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等。经典款综合意外险和定期寿险都具有高杠杆、低费用的特性,可以作为成年人的基本配备。健康方面,购买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可以防止巨额医疗费用对家庭财务的冲击。重疾险为常规大病的治疗保驾护航,百万医疗险产品不对社保和病种加以限制,能够提供有益的补充,及早投保的费用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