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德国会展合作论坛

2021-10-21

中外会展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合作伙伴展览会会展

本场论坛以“中德会展双循环新机遇”为主题,泰国会议展览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李熠担任主持人,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潘炜发表致辞。启迪中德园运营公司国际合作总监陈远芳做“北京中德产业园在中德会展领域的经验与探索”演讲。对话环节以“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主题,由远大博瑞展览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商务官王京东主持。以下为演讲及对话嘉宾发言内容摘要。

潘炜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会展本身不仅是推动一国经贸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特别是近年来,根据相关行业数据,中国在展览总规模上已经达到全球第一,而德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展览强国,优秀的发展经验一贯得到业界赞誉。当前,在日趋平稳的宏观环境下,中国会展业的步伐尤其迅速,更多的德国企业加大了在华业务发展力度。新常态下,中德两国在办展理念、人才交流、项目扩张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这不仅是中德会展业的大事,也将对推动全球会展行業的整体发展意义深远。交流才会共赢,循环带来机遇。

陈远芳

启迪中德园运营公司国际合作总监

北京中德产业园是由国家支持、北京市牵头、顺义区具体实施建设的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产业合作园区。园区定位为德国先进制造业聚集地、中德隐形冠军发展战略高地、中德交往与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

依托顺义区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产业金融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基础,临空经济、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等产业优势,目前已经成功举办过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中欧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大会、中德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中德汽车产业链CEO峰会等系列会展活动。未来,园区计划从几个方面进行会展业务的更多探索:加深与德国政府、机构、展览公司合作,打造会展商务综合体;推动产业延伸发展,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赵慰平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前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中国的品牌展会和新办展会都十分成功,而德国总部的展会也在陆续恢复举办。未来,集团在华业务将开发新型题材项目、乃至进军二线城市,并计划在公司中国总部所在地——大湾区发力,挖掘新的会展潜力。近期我们公司一项对将近6万家欧洲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97%的受访企业表示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实体展览会的举办,另外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现在举办实体展览会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业界要有信心。

在为国外展会选择合作代理方面,我们主要看代理商和中国的企业,特别是要和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不是有接地气的紧密联系,并且要充分发挥这些代理机构的积极性。另外,展会有一个不能动摇的底线,那就是必须要保证展览会的品质和展品的对口性。

我认为,今后一些国家级大展规模越办越大,比如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有发展的空间,展览公司在业务规划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值得关注的是,在展会题材的选择上,当前国家重点发展消费品,展览企业也可以从中挖掘到消费品展的一些契机。

李静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目前我们公司在国外一些已经恢复举办的展会虽然规模和观众人数都有下降,但展会的恢复举办对于整个会展行业,尤其是出展板块信心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会展行业已经到了隧道的尽头,马上就要看到曙光了。

我在不同的德系展览公司工作过。尽管风格不同,但展览公司的国际化扩张要成功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一定要本土化运营,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惯,了解当地的商业规则。这对每一家到中国营商的企业都很重要。第二,团队本土化。在长期的运作当中,需要依靠中国大陆本土的团队,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最高层的领导者,他们对当地的文化、交往方式等更加熟悉、更加得心应手。而要避免会展项目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顺应行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热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热点,会展项目就很容易在风口上快速成长。此外,外资企业在国内进行展会复制时,选择合作伙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整个本土化的进展也是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过程。汉诺威米兰在华子公司目前合作的伙伴是非常多样化的,但在对所有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最重要的都是双方有共同的观点、理念,是为了会展项目的长期发展而不是看短期的财务方面的结果。

顾燕

杜塞尔多夫(上海)有限公司部门总监

相比于英美的展览公司,我认为德系展览公司不以盈利为最大目的,包括一些非上市公司并不需要跟股东交代。从很多的方面来看,这些公司的展览会以推动行业、服务客户为首要宗旨。例如,一些展会为了顺应行业的发展,多年来都坚持选择几年一届的举办周期,而且为了让展商有足够的设备运输和调试时间,布展和撤展期有时长达一个月,让展会能够尽可能多地汇聚行业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我认为,在具体运营中,作为德资企业在中国的办事处,在华子公司更要发挥桥梁的角色。当国外总部不是特别了解中国市场当前的发展情况或者中国市场热点在哪里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公司有义务、也有能力去向总部反映中国企业对展会的诉求。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公司非常谨慎,不是短平快赚热钱,而是希望合作伙伴对展览会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不是只想把它做三五年。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德国展览会品牌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沉淀,我们把这些品牌引入到中国来,要对展会品牌负责任。

杨虹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从7月份之后,慕尼黑展览公司德国总部已经恢复全员上班。一些已经举办的线下展的国际化程度也非常理想,出展的曙光已经到来。国内方面,我们目前在华发展整体上还是以深挖自有品牌展览会为主。未来还会开设一些新的展区板块、新的主题。另外,也可能会逐步通过并购或收购的方式整合行业内优质资源。同时,除了北上广深以外,我们的在华项目也在向二线城市及内陆扩张。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作为在华子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协调德方和中方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疫情之后使用线上平台的过程中网关(网间连接器)不同等问题,都是需要克服的非常具体的挑战。而为了提升当前实体展会的国际化程度,我们希望官方能够开设一些短期的通道或者是针对展览会的点对点邀请政策。我们在华20多年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从对合作伙伴的考量上来看,总体上还是会基于行业资源,要寻找有领军性、前瞻性的协会或者是机构,包括展览公司,在合作中深挖各自资源,碰撞出更好的会展元素和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合作伙伴展览会会展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CHIP全球合作伙伴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