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明的边界
2021-10-21素昭
素昭
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省,开启今年第10次国内考察。他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西榆林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在历史上是塞外与内陆的交通要道,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接触最为频繁的地方。这片土地发轫于战争,兴盛于和平,延续至今的每一处遗存都被两种文明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蒙恬曾在这里戍边,赫连勃勃曾在这里筑城,杨继业、韩世忠、李自成等人也在这里纵横驰骋,而更多的则是南来北往的商贾和驼队。今日榆林地区依旧以古城区为界分为南北六县,北六县以牧业为主,南六县以农耕为主。黄昏时分,站在榆阳桥上北望,夕阳中的镇远门遗世独立,连绵起伏的城墙从驼山倾泻直下,散发着耀眼的金色,如同一峰巨大的骆驼蹲伏在陕北边陲。
在明代以前,榆林还只是一个小村落,因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依树围泉,称之为“榆林庄”。后来,伴随军事、政治地位的日益提升,榆林从一个小村庄起步,逐渐完成了从村庄、寨子、堡城到卫城的升级,终于在明成化九年(1473年)成为明王朝的九边重镇之一。
六楼骑街与榆城三拓
从瓮城脚下拐入古城,耳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黄馍馍、黑愣愣、风干牛肉、奶干、洋炉子、农具铁锹、米脂小米、佳县红枣,极富地域特色。流水般的人群时而聚拢到推车边,时而又注入沿街的商铺里。莜面馆、饺子馆、书店、烧麦店、服装店、药店、坐堂门诊鳞次栉比,房子虽经统一改造,但基本上保留了青瓦灰墙的特色,而且都从窗户上探出炮筒一样的长短不齐的烟囱。
从南边的镇远门起,沿南大街北行不远,文昌阁赫然出现在眼前,楼阁采用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结构,高19米左右,由28根巨柱支撑。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代以后榆林的战略防御地位已经下降,处于弃武崇文的过渡期,文昌阁成为这个时期新政策的风向标。
沿文昌阁下面的南大街继续北行,依次经过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六座楼阁,这就是榆林独有的“六楼骑街”城市格局。这种独特格局的形成,包含了军事、文化和商业等多种因素。自明成化九年成为九边重镇后,榆林经过了三次大规模扩建,史称“榆城三拓”。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以鼓楼为中心向北扩建;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1492年)将城区南拓,今日的凯歌楼即为此次拓建之后的南门——怀德门;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年)扩建南关外城至今日的镇远门位置。三拓之后的榆林变为独特的长方形格局,地势平缓的南部城区成为了经济中心,这里店铺众多、人口稠密,而用于报时和预警的鼓楼则显得太过偏远,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人们遂于明嘉靖年间修建了新明楼用以传警打更,时人称为“南鼓楼”。
榆林小曲
继续向北穿过万佛楼和新明楼就来到了钟楼。钟楼原名“长春楼”,是一座典型的民国建筑,楼体为青砖修建,呈八字形展开,门窗采用欧式拱形式样,顶上是个重檐攒尖八角亭,如同一个穿着中山装且头戴乌纱帽的民国士绅。新中国成立后,钟楼一直是榆林的文化宣傳中心,榆林第一个广播电台就曾设在钟楼上。如今的群众艺术馆也搬到了钟楼脚下,檐下挂着“传承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横幅。掀开一道厚厚的棉布门帘,发现里面有人正在弹唱榆林小曲,观众和演员都是当地“票友”,大家围炉而坐,其乐融融。在一旁听曲的阿姨告诉我,榆林小曲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当年在此戍边的随军歌妓从江南带过来的,之后慢慢传播到老百姓当中,成为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仔细听来,榆林小曲虽是用榆林话演唱,但曲调婉转轻快,歌词句式复杂,和信天游的两句一组、节奏缓慢、音阶跨度大的特点迥然不同。小曲既有北方的阳刚之气,又有南地的阴柔之美,当年远来戍边的将士及家属正是借此来抒发思乡之情的。
据史书记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秋天,明武宗为平定蒙古小王子的叛乱来到榆林,住在凯歌楼上,当地官员们每晚都为他准备歌、舞、唱等丰富的文艺演出。当时在此做官的多为江浙籍人士,演出的节目也多为南方小曲,明武宗乐不思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离开。
梅花楼与普惠泉
凯歌楼北面是六座楼中最北的鼓楼,鼓楼也是“榆城三拓”之前的城市中心,从前鼓楼北面还有一座老钟楼,不过后来毁于战火。从鼓楼前面的道路东行,道路逐步抬升。这一带的房子都很古老,四合院大都采用阶梯式布局,墙外的小巷上下错落,坡道极陡。山腰的隆起处是一个巨大的砖砌墩台,上面建有一座双层歇山顶的梅花楼。梅花楼曾是唐代古刹天界寺的藏经楼,是榆林建城之前旧有的古迹。
最早的榆林寨就位于这片区域,明代之前这片山坡上榆树成林,而昔日山腰上那眼泉水就是位于梅花楼下的普惠泉,如今被圈在榆林市自来水公司的大院里,所幸的是这眼泉水一直流淌至今并成为榆林的自来水源。一位老住户告诉我,这眼泉水冬夏恒温,从前泉眼上盖了一个磨盘,泉水从磨盘的圆孔中涌出,当地女子因长期饮用泉水,皮肤白皙、面若桃花,所以当地又管它叫“桃花水”。过去一到冬天,桃花水沿山腰的水渠流过城区,每条巷口都修有“水窖”供居民打水,远远望去,山坡上雾气氤氲,形成了榆林八景之一“寒泉冬蒸”的奇观。用桃花水做成的榆林豆腐味美鲜嫩,蘸一点辣酱就可直接食用,有“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的美誉。
我沿着普惠泉门前的小路蜿蜒而上,越往山顶道路越陡,背阴的路面还结了冰,走起来十分吃力。两侧民居也渐次破败,覆瓦的房顶都破了大洞。三三两两穿着棉衣的老人靠在墙边聊天晒太阳,正是他们的生活惯性才让这片区域没有彻底荒废。振武门瓮城坐落在山顶上,这是榆林最为原生态的一座城门,城楼已经坍塌,垛口边荒草丛生,城墙也露出了夯土的颜色。登上城墙,榆林城区尽收眼底,如同一片巨大生土中挖出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