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系统模拟大科学装置为地球把脉

2021-10-21陆成宽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科院数值装置

陆成宽

人类活动将对地球产生何种影响?这样的影响又会如何反作用于人类?关于地球的未来,人们有很多问题,人们想预知答案,却又无法在真实的环境中实验。目前,这一状况将得到改善。前不久,我国首个研制成功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落成启用,把地球搬進了实验室,为地球把脉。

新装置的核心软件自主研发

地球系统模拟装置又称地球模拟实验室,简而言之,就是对地球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即以地球系统观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描述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命过程及其演化的规律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大规模科学计算,科学家们由此得以重现地球的过去、模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协同设计,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其核心软件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经过长期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能够模拟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演变规律。

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各国科学家都在积极研发自己的数值模式。例如,正在进行中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就有来自全球33家机构的约112个气候模式版本注册参加,其数量为历次之最。

虽然目前国际上已有如此多的数值模式,但它们绝大多数仍是气候系统模式,仅有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提交了地球系统模式,其中就包括了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值得一提的是,CAS-ESM正是地球模拟实验室的核心模式软件。

“我国地球模拟实验室的建成将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建设、双碳愿景目标、防灾减灾等国家重大需求,能为国际气候与环境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说。

为实现碳中和提供科学支撑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多边外交谈判议题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已建成专门的地球模拟装置,从而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的外交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今,我国面向地球系统专用数值模拟装置的建成将有利于扭转这一局面。“我们要用自己的计算数据作为气候与环境领域谈判的依据,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说。

曹军骥表示,新落成启用的地球模拟实验室整体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具备地球表层各圈层的模拟能力,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地球系统的各种过程,特别是全球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生态-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碳排放量”的清晰关系,对温室气体核算、未来升温预估提供有力的模拟支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实现。

比如,陆地系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忽视。地球模拟实验室使用的新版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能对全球植被分布和碳通量进行准确的模拟,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

因此,地球模拟实验室的落成和启用将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据《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中科院数值装置
秦九韶与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流水LED灯装置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改进明托热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改进明托热机的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边坡治理数值分析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边坡治理数值分析
轰趴装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