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更多“劳模工匠创新联盟”挂帅出征

2021-10-21康劲

发明与创新 2021年29期
关键词:劳模核心技术工匠

文/康劲

“陇油神工”联盟以长庆油田采油二厂的高级技师梁东平为领衔人(图/中国甘肃网)

新闻事件:7月以来,甘肃首批5家“劳模工匠创新联盟”相继挂牌成立。这些创新联盟借助院士指导,教授博导加盟,以企业联合、校企联合为突破口,发挥劳模工匠在新时代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开辟阵地,建设开放型高水平技术技能团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劳模工匠创新联盟”之所以受到各方关注,不仅因为其不同凡响又兼具行业特点的“名号”,还在联盟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有益探索,显示出来自一线产业工人的丰富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大潮中,构成了一道“工字队”的亮丽风景。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就世界瞩目。其中,大批一线工人乘势而上,谋新奋进,累计已有19位一线工人站上国家科学技术奖领奖台。这些一线职工用创新成果证明,科技创新,广大一线工人、劳模工匠同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不能缺少一线工人的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同样也要有优秀技术工人的参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更是一场工人科技素质和技能技艺的大比拼。在关键核心技术上,需要科学家、顶尖的科研人员全力攻坚,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在推动创新链融合产业链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现代技术、科学原理与产业发展、工程实践协同推进;科技强国与技能强国,更需要相关领域人才携手合作,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也是国家的财富。

推动劳模、工匠走向创新前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建设好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是当前许多企业和工会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一些地方探索出了新鲜经验,这正在促使各方从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推动“劳模工匠创新联盟”的建设。

按照《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将达到500家左右,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达到15万家,并逐步“形成以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为引领、以省市级创新工作室为主体、基层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的工作体系”,这必将推动职工群众性创新活动跃上一个新台阶。

期待未来的“劳模工匠创新联盟”更开放、更多元,打破企业、行业、地域上的分隔,告别科技研发项目的“四唯”陈旧思维,搭建起劳模、工匠、技能人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创新资源互助合作、智慧众筹、成果共享的新空间。通过探索实行“揭榜挂帅”、首席技师、领衔人负责制等机制,让练就绝活绝技、拥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产业工人能踏上创新赛道,纵横奔驰,使“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真正在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形成生动澎湃的伟大实践。(据《工人日报》)■

猜你喜欢

劳模核心技术工匠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工匠神形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