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征途上的植物(三)
2021-10-21湖南黄润铖
湖南/黄润铖
13.茅草根(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红色背景
老红军路正品同志回忆,1934 年,只有15 岁的他加入了长征队伍。“四周除了一片茫茫的大草地和一望无边的大雪山,就什么也没有了。”长征中的艰苦环境让路老至今仍感慨不已。路老说,那几年他们什么都吃过,树皮、草根更是从来都不放过的,茅草根是吃得最多的。
植物介绍
茅草根指的是禾本科白茅属白茅埋藏在地下的根状茎。这是一种多年生的禾草,开花结果时有毛茸茸的长长的花序,地下的根状茎横走,含有果糖、葡萄糖等,味甜可食,也在饥荒时和艰苦的长征途中充当野菜。
14.指甲菜(球序卷耳) Cerastium glomeratum
红色背景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张云晓说,红军吃过的野菜多达几十种,像野葱、灰灰菜、指甲菜、马齿苋、猪毛菜、大黄叶、地木耳等,都是在行军途中和到宿营地后自采自食的。
植物介绍
指甲菜也叫婆婆指甲菜,一般指的是石竹科卷耳属的球序卷耳。这种植物分枝很有特点,总会在开花处生出两个分枝。它的叶片毛茸茸的,因此作为野菜时口感显得粗糙,并不适口。春天里球序卷耳会开白色的小花,花瓣先端有缺口,很容易辨认。
15.野芹菜(鸭儿芹) Cryptotaenia japonica、Oenanthe javanica
红色背景
长征时期,红军部队中出现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训练班”。专门训练识别野菜、挖野菜。时任红四方面军红4 军第12 师36 团团长的孔庆德将军也回忆说过类似的事情,而且晚年还能报出许多野菜的名字,其中就有野芹菜。
植物介绍
野芹菜通常包括水芹属、鸭儿芹属的水芹、鸭儿芹等几种植物,鸭儿芹也叫鸭脚板、鸭脚菜,叶片形状常分成3 个小叶,叶片的形状没有平时见到的芹菜那样细碎,而是类似鸭子的脚板,有特殊的气味。水芹的叶子跟芹菜更加类似,喜欢生活在湿润的洼地、水沟等地,也有独特的气味。
鸭儿芹
水芹
16.藜蒿(蒌蒿) Artemisia selengensis
红色背景
红军长征途中,特别是过草地那一段,多亏途中生长的野菜藜蒿,救了很多人。红军途中没有油盐,因此只能用火煮食藜蒿,长征路途有一片为沼泽区域草地,是藜蒿繁殖重灾区,但是于红军而言,是幸福的,因为大家终于有了食物。于是红军战士在休息时采摘藜蒿,煮了吃菜喝汤,据说手艺好一点的还做成了藜蒿饼,这算是简朴的干粮了。
植物介绍
藜蒿为菊科蒿属草本植物,也叫蒌蒿,我国南北多个省份都有生长,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可葶立水中生长,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当中的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说的就是春季蒌蒿生长旺盛的样子。蒌蒿的叶子没有其他蒿类那样繁复,叶片不分裂或者指状3~5 裂,有特殊的香气,嫩茎叶和根部都可以作为野菜。
17.苦苦菜(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红色背景
苦苦菜曾是旧社会农民在青黄不接时用以充饥的野菜,也曾在革命时期给红军带来帮助。江西苏区就有歌谣唱道:“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
植物介绍
许多与苦苣菜外形相似的植物都被当作苦苦菜,作为野菜,在红军长征途中为将士们提供了营养来源。这些被称作“苦苦菜”的植物大都属于菊科这个家族,有一系列的共同特征,譬如开黄花,叶子折断后会有白色汁液,味道较苦,需要通过焯水等方式去掉苦味才变得适口。苦苣菜的叶片形状复杂,花朵较为密集,外形上很有特色。
18.苦麦菜(苦荬菜) Ixeris polycephala
红色背景
1935 年7 月初,中央红军到达上打鼓,并在上、中、下打鼓布置宿营。因此地地势较高,麦子才开始含蕾,每天各个连队轮流派出一些人去寻找野菜,如野芹菜、野苦麦菜、野豌豆叶子等,以对付饥饿。每人每天只吃三两粮食和一些未加工的青稞麦子,十分艰苦。
植物介绍
苦荬菜也是菊科的一种野菜,叶片形状较苦苣菜、藜蒿、蒲公英等其他菊科野菜,显得更加简单、整齐,叶片很少有分裂和锯齿。它也有金黄色的花朵,味道较苦涩,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分布地点遍布红军长征途径的各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