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下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
2021-10-21浙江省慈溪市凤湖初级中学
浙江省慈溪市凤湖初级中学 石 磊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解答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把握答题的方向,在中考中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唯物史观与中考试题
唯物史观是近年来经常提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学科素养中具有统领地位。因此,各类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命题立意总离不开它。如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初中生需要搞清楚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社会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发展有何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③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也起到重大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中考必考的,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
例.(2020·江苏南通)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始终是铿锵的时代强音。请回答:
(1)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请写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并列举该时期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各一例。
(2)南通始终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起,南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经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打破“三铁”(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的过程,至1987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行承包经营。1992年,南通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回答:根据上述南通改革历程,归纳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中心环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推动南通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政策因素。
(3)新中国成立以来,模范人物接续奋斗,劳动精神薪火相传。请在下列图片中任选一个模范人物,从其主要贡献(事迹)及体现的劳动精神两方面作简要介绍。
在这道中考题中,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反映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或贡献,反映了“重要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重大作用”。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才能答好此题。
二、解答技巧与策略
一般情况下,解答材料分析题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读懂材料;找准关键;规范答题。这三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一读、二找、三答”。
1.读懂材料。
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1)阅读内容。材料分析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找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我们在阅读材料时不可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等内容。这些说明性的文字,往往能够提供材料涉及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材料分析的重要内容。因此,阅读材料时,对于说明性文字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2)阅读顺序。解题时,为了节约时间、提高答题的效率,我们可以先读设问,掌握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做我们还可以提高阅读材料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找准关键。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读材料和设问的过程,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在解答问题时边读、边想、边找。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一般情况下,设问与材料的关系是密切的,设问提出的问题是与材料有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回答问题时离不开材料。解题时,我们要先找出设问部分的关键词,然后带着设问中的关键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2)找材料与教材的联系点。“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分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它们有多“新”,必定与教材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中的史实、观点相联系,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命题意图,明确解题思路。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分析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材料分析题给出的几则材料大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我们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找出每则材料的中心,确定试题的主题,进而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再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规范答题。
材料分析题的“读”“找”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的,“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注意答好第一问。材料分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而各设问间往往是紧密联系的。第一个设问的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因此,作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
(2)注意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我们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统一,坚持“问什么答什么”,按问作答,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
(3)注意设问分值。每个设问后都会给出本问的分值,我们回答问题时要贵精不贵多,注意按分列点。分值大的,回答得要详尽些,多罗列些答案要点;分值小的,回答得要简洁些。
(4)注意答案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学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要点。
(5)注意用语。答案要使用学科语言,并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给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在表述时不能用口语化语言,也不能滥用修饰语。
(6)注意书写必须工整、规范。我们在答题时,要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作答,不得变更答题卡的题号和小序号。
总的来说,中考材料分析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平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科素养,尤其是认识事物或社会的根本原则——唯物史观。只要具备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解答材料分析题就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