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用热爱坚守组工情怀
2021-10-21陈文卿
■张 行 陈文卿
张卫东,宿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2021年,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他从事组织工作22年、分管基层党建11年,牵头开展的多项工作全国有影响、省内有位次。年岁逐增,情怀不变;两鬓泛白,痴心不改。
在江苏,有这样一位全省有名、有口皆碑的党务干部——宿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张卫东。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他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唯一一位来自组织系统的表彰对象。
他是年逾五旬的“青春少年”
“他干工作从不惜力,没日没夜,干办事员的时候是这样,当领导还是一样……”熟悉张卫东的人都这么说。
夜已深,会议室里的讨论却渐渐热烈起来。“我最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只有相互碰撞,材料才能往前走。”一批80后、90后组工干部常常深受鼓舞,跃跃欲试。
2019年9月,为了高质量启动宿迁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张卫东带领大伙儿通宵达旦、连续作战。一位处长看着他熬红的双眼,忍不住劝道:“您先回去休息一下吧!”“和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我也觉得年轻,大家一块干、一同忙、一同商量,没有越不过的坎!”张卫东摆摆手说。三天两个通宵,张卫东手上小米手环记录的睡眠时间不到6个小时。
一分耕耘未必有一份回报,但十分耕耘肯定有一份回报。全省设区市第一家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全省设区市第一家高质量召开部署会、全省第一家完成县(区)层面动员部署……宿迁市完成了多个“第一”。
一次,由于长期加班熬夜,张卫东突发胸膜炎,医生强烈建议他休息3个月,并叮嘱不得熬夜、不能疲劳。住院4天病情略有好转后,他立即回到岗位,忍着病痛坚持工作。正是凭着这种以上率下的精神,他带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组工干部队伍。
他是因爱而守的“模范工匠”
基层党建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辛苦程度不言而喻。有人劝张卫东,何不调个轻松点的岗位?他一笑了之。因为喜爱,不会感到累,因为投入,不会感到苦。在安下心来、高点定位中继续对标对表,在专心致志、破解难题中始终创新创优。
针对部分党委(党组)书记“不会抓、不愿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2015年,张卫东向市委提议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强”的原则,每名书记聚焦基层党建存在问题,将问题变议题、议题变项目,不达成效不收兵。这一做法在2017年得到省委肯定,全省推广。
不知不觉中,“书记项目”已经实施了7个年头,市级层面统筹实施的项目总数逾千个。“越抓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越想抓。”受到张卫东的感染,宿迁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把抓党建的责任摆在案头、记在心头、抓在手头。
2017年,针对农村青年人才匮乏、优秀村干部难选难留等问题,张卫东向市委建议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着力引进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乡本土大学生回家乡工作。2018年,这一经验再次被全省推广。
截至目前,宿迁市涉农村居共有“返乡兴村千人计划”3500余名,已有1300余名挂职转任职,172名同志走上村书记岗位。“过去换届是‘人难找’,这次换届是‘不犯愁’。多亏我们源头活水储备得足。”今年2月底,宿迁市村(社区)“两委”高质量换届结束后,不少乡镇党委书记这样感慨。
他是爱憎分明的“柔情铁汉”
这些年,张卫东养成一个随机调研的工作习惯,不打招呼、不定线路、不要陪同,有时甚至一个人带着导航、拿着地图就出发了。离村部还有3里路,张卫东把车子停稳,一路走过去。遇见老百姓就主动攀谈起来,边聊边走,直到村部。偶尔看到大门紧锁、公开栏损毁,他就掏出全市村居(社区)组织书记通讯录,一个电话打过去,现场交办。
2019年4月,张卫东任宿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除了基层党建工作,还有干部工作需要分管。他鲜明提出:党委书记姓党,不能只抓发展不抓党建。对于不重视党建的书记,干部条线的同志也要和党建条线的同志一同发力,共同推动。
动态掌握党委(党组)书记履职情况、把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与年度考核挂钩、排出基层党建“重管乡镇”名单……规矩立起来、情况摸上来、考核严起来,推动“一把手”们变身抓党建的“一把好手”。
多年来,面对个人得失,张卫东从不计较;面对荣誉表彰,他屡屡推让,偌大的表彰登记栏始终只有寥寥几条。在他眼中,党务工作是值得拼命干一生的事业,他愿一生为之守候、耕耘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