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如何请客待客
2021-10-20孟红
孟红
周恩来与侄儿侄女们
周恩来一生结交甚广、热情好客。他的客人很多,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有的是来请示工作的,有的是来拜访的,有的则是来谈话的……每当赶上饭点,周恩来常常会盛情挽留他们:“一块儿吃饭吧,今天我请客。”周恩来请客吃饭,不仅一向自觉地自费,而且一般都是简单的家常饭菜,从不搞大吃大喝,更不会有什么山珍海味,却表达出一种坦诚真挚、健康向上的革命友谊与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捉襟见肘时,节约用盐待战友
周恩来一贯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岁月。
1930年以后,中央苏区不断发展巩固,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坐立不安,他们在不断加紧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加强了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给中央苏区造成食盐奇缺等困难局面。
1934年春,红军某部独立营营长杨衍炬奉调从前线回到红军大学学习。他参军前是某区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跟邓颖超比较熟悉。邓颖超得知杨衍炬回来了,就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顺便了解一些前线的情况。杨衍炬高高兴兴地前来作客,却看到饭桌上竟然只有一碗放了辣椒的四月梅子、一碗酸菜和两勺饭。就在杨衍炬心想自己吃了他俩的饭,他们会不会饿肚子而局促不安时,周恩来已经在给他盛饭夹菜了。
杨衍炬只好埋头吃起来。可他吃了一口菜后,不由得皱起眉毛:这菜的味道未免太淡了吧,有点儿难以下咽。细心的周恩来立刻发现了杨衍炬脸上的表情变化,连忙抱歉地说:“呵呵,忘了,忘了。”一边说,一边从一节竹筒里倒出小半碗盐水,请杨衍炬把菜蘸点儿盐水下饭,周恩来却依然吃着没盐味的饭菜。
杨衍炬忍不住对周恩来说:“周副主席,你们太苦了,比我们前方战士还苦!”周恩来听后若无其事地说:“干革命还能不吃苦?我们现在吃苦,將来人民就可以不吃苦。”随后,周恩来话锋一转,言归正传,向杨衍炬询问了前方的粮、盐供给情况。杨衍炬回答说:“前方的粮食和食盐供应比后方好些,因为有后方支援,有时还能直接从敌人手中缴获。”周恩来听了连连说:“这就好,这就好。敌人伸出了两只手,我们也要伸出两只手:一手粉碎他们的军事‘围剿,一手粉碎他们的经济封锁!”杨衍炬听后热血沸腾,站起来说:“是!我听周副主席的。”
后来,杨衍炬把在周恩来家吃的这顿饭深深铭记在心,并积极贯彻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他在红军大学学习之余,为当地群众熬制硝盐出了大力。
忆苦思甜,教育晚辈勿忘本
1959年的一天,周恩来的侄儿周秉钧病愈出院。临回部队前,他来到周恩来家向伯父伯母辞行。周恩来一见周秉钧,便高兴地说:“好久不见,十分想念,今天我请你吃顿‘金银饭!”
“‘金银饭?”周秉钧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吃过,他疑惑地望着周恩来。
在周秉钧的纳闷中,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半个小时,两样做好的简单素菜先被端上桌子。而后,周恩来又端上来一锅饭,揭开锅盖后盛了满满一碗放在周秉钧面前。
周秉钧一看,原来伯父说的“金银饭”,就是这一大锅用雪白的大米与金黄色的小米做成的混合饭。
周恩来一边嚼着这混合米饭,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他对周秉钧说:“你这个飞行员,平时是吃不到这种饭的。过去我们在延安干革命的时候,常常吃的就是这种看上去如金似银的米饭,这可是革命饭呀!”周恩来吃了几口后停顿了一下,由此及彼地讲开了道理:“当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你可不要小瞧了这看似普通的食品哟。”周恩来接着给侄儿上着思想教育课:“如今的部队生活,各方面条件着实变好了,然而,年轻人可不能忘本啊,一定要经常进行忆苦思甜才对。今天特地让你吃一顿别具一格的‘金银饭,就是希望你不要忘记延安时期那种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啊!”周秉钧听完伯父语重心长的亲切教诲,连连点头。
一顿饭,三次增付费用
1973年,周恩来陪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浙江省杭州市,即将离开的那天,周恩来说此次随行人员十分辛苦,要请大家去楼外楼饭店吃饭。
大家吃完饭后,周恩来吩咐秘书去结账。省里的同志忙说:“总理不必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
周恩来听后,认真地说:“今天我请客,当然我付钱喽!”饭店员工知道如果不收钱的话,周总理一定会生气的,就只收了10元。周恩来发现后马上说道:“这许多菜,10元怎么够?一定要按牌价收足。”饭店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就又多收了5元,不料周恩来有些生气地说:“我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一样付钱嘛!”最终,饭店又加收了5元。
大家都以为事情至此画上句号了,孰料一小时后,机场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饭店,说总理临上飞机前又留下一些钱付饭费。饭店员工手捧着总理留下的钱,感动不已。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听从总理按价收钱的吩咐,把当天的午餐按牌价算了一下,最后还认真地给总理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并附上清单和多余的钱,一起寄到了北京。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