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弃渣对秦巴山区某既有铁路桥的安全影响

2021-10-20王勇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河槽检算冲刷

王勇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设计院,北京 102600

0 引言

受区域土地资源禀赋限制,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有限[1],为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常选择填河筑堤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美化河道,但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文形态。山区河流坡降大,在旱季或雨季无雨期,河槽水流较小,但雨季河水陡涨陡落,势能与动能大,破坏力强[2]。填河筑堤压缩了河流断面,可能改变了水流流向,对既有沿河或跨河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以秦巴山区某城市跨河铁路桥为例,用有限数据反推并校核了原设计参数,之后又对填河筑堤后的既有桥进行了安全影响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制定安全措施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既有铁路跨河桥位于秦巴山区,与原主河道斜交25°,设计采用中—活载,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该桥孔跨样式为(1~24+13~32) m简支T梁,两端采用耳墙式桥台,桥墩均采用圆形实体墩,除两侧桥台及1#墩采用挖井基础外,其余桥墩均采用沉井基础,最大墩高、平均墩高分别为21.5、17.8 m。

为满足河右岸社区居住及左岸地方新建污水厂弃渣的需要,现已分别于河道两岸修建了堤防及弃渣护堤工程,此工程压缩了河道宽度,局部改变了主河道走向(与既有铁路桥的斜交角度变为40 °),对既有桥造成安全隐患,故需对既有桥进行安全检算。既有桥现状立面如图1所示(图中单位为m)。

图1 既有桥现状立面图

2 水文参数

2.1 原水文参数校核

既有桥自开通运营至今,已经历特大、大洪水多次,其中2002-06-09、2005-10-02的洪水为百年一遇。既有桥现在运营状况良好,说明桥梁原水文计算合理。

既有桥水文计算所用数据已部分缺失,原水文参数校核步骤为:1)由竣工图中查得桥梁与河流斜交角度、河道设计流量及水文断面;2)由地形图查取上下游各1 km长段落的水面标高,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河道水面比降,并将此作为河底坡降;3)根据收集到的既有桥资料(含竣工图、勘测说明、地勘成果)及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河段平面形态、水流状态、河床地质组成及岸壁情况[3],由文献[4]查取滩槽糙率系数;4)进行设计水位及流速试算,通过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滩槽糙率,直至核算数据与原设计数据相符。

经多轮试算,原桥设计时的水文参数确定为:由桥址平面图查得桥与河道斜交角度为25 °;由一定河长范围的水面标高换算得河床比降为1.99‰;由既有桥设计说明查得桥位处河道设计流量为6700 m3/s;由既有桥地勘报告查得河槽土平均粒径为36.15 mm;根据既有桥竣工图提供的水文要素(设计流量、水位、流速),并利用前述确定的参数,试算得到河道小里程边滩糙率系数为18,河槽糙率系数为28[5]。

水文基本要素及冲刷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原桥设计水文数据核算

由表1可知:现水文核算数据与原设计数据基本相符,仅局部冲刷线存在一定差别,原因为局部冲刷线均已进入岩石,而岩石的冲刷线目前尚无公式可算,仅能根据经验取值[6]。

2.2 水文参数的验证

由文献[7]查得桥位处原河道三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4910 m3/s,洪峰水位为235.32 m。

利用2.1节所得参数及上述河道断面进行核算,可得三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35.36 m,与上述水位仅相差0.04 m,进一步验证了水文参数的可靠。

因此,前述所得河床比降、滩槽糙率、河床土颗粒粒径可直接用于对既有桥的检算。

2.3 水文计算参数

结合2.1节分析,对既有桥现状进行检算时水文参数为:桥与河道斜交角度为40°,河床比降为1.99‰,滩糙率系数、河槽糙率系数分别为18、28,河道设计流量为6700 m3/s,河槽土平均粒径为36.15 mm。

利用投影面积法[8-9]计算得桥位处河道设计水位为240.45 m,平均流速为5.19 m/s;河槽过水面积为1 246.83 m2,流量为6 655.39 m3/s。

3 既有桥孔径检算

3.1 冲刷系数

由上文所得水文要素并结合桥梁立面图,可得桥下毛过水面积为1 717.9 m2,桥墩阻水面积[10]合计为246.17 m2,则桥下供给净过水面积ωg=1471.73 m2。

桥下需要过水面积[11-12]

ωx=Qp/(μvPcosα)=1 755.4 m2,

式中:Qp为设计流量;μ为河道压缩系数,取0.96;vp为水流平均流速;α为桥梁与河流的斜交角度。

则桥位处河道冲刷系数[11]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既有桥冲刷系数满足文献[11]要求。

3.2 桥梁高程

由既有桥竣工图可得,桥墩顶高程均在248.2 m左右,比设计洪水位240.45 m高,该河不通航,综合考虑桥前壅水[13]、浪高、河湾超高等因素,桥梁高程满足文献[14]。

4 冲刷检算

既有桥位处河道两岸均为堤防工程,河堤之间为河槽,其余为河滩。在设计洪水状态下,左岸河堤堤顶在设计水位以上3.55 m,右岸河堤被淹没2.45 m。但右岸的桥墩已被较厚填土覆盖且表面设有硬化铺砌,冲刷不会对其造成较大影响,本次冲刷检算只考虑主河槽中的桥墩,即7#~10#墩。

4.1 一般冲刷

本桥河床自基岩以上均为卵石土,按非黏性土河槽计算,则一般冲刷后桥下河槽最大水深[11-12]

(1)

将上述各参数带入式(1),可得桥下河槽一般冲刷后hp=13.892 m。

4.2 局部冲刷

以7#墩为例,计算局部冲刷坑深[15]。

4.2.1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进流速

(2)

式中:h7P为桥下一般冲刷后7#墩位处最大水深,按桥下河槽一般冲刷坑深相同考虑,根据计算水位、一般冲刷值及桥梁立面图,h7P=10.94 m;

河床泥沙起动流速

(3)

将各参数带入式(2)(3),可得v=5.914 m/s,因为v0=2.28 m/s,所以v>v0。

4.2.2 局部冲刷坑深

因为v>v0,则桥墩局部冲刷坑深

(4)

计算得7#墩hb=3.675 m。

4.3 冲刷计算结果

本桥按一般桥梁考虑,基底埋在局部冲刷线下不应小于2 m与10%的总冲刷深之和[16],受堤防工程影响的各墩冲刷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河槽中桥墩冲刷计算结果 m

由表2可知:河道被压缩后桥墩冲刷深度加大,7#、8#墩埋深已不满足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5 桥墩基底承载力检算

河道整治后,既有桥址地形变化较大,1#~6#墩、11#~13#墩基顶均增加较厚人工填土,增大了基底压应力;受一般冲刷变化影响,7#~10#墩的基底容许承载力发生变化[17],需对既有桥进行基底承载力检算。

计算时各参数取值为:人工填土密度为1939 kg/m3;弱风化片岩不考虑宽深修正,强风化片岩宽深修正系数[18]分别取2、4,卵石土宽深修正系数分别取3、5,基底以上、基底以下土的密度分别按透水及不透水采用浮密度、天然密度或饱和密度[18-21]。

桥墩基底承载力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规划后河中桥墩基底应力检算

由表3可知,河道被压缩、既有墩四周填土后,桥墩基底仅增加了因基础平面超出墩底截面所承受的土压力,该压力较小,基础承载力仍满足文献[16]。

6 结论

1)既有铁路桥桥址处河道冲刷系数由1.15增至1.193,小于1.2,满足文献[11]要求。

2)既有铁路桥1#~6#、11#~13#墩已被河堤及填土包护,不再考虑其受洪水冲刷影响。经冲刷计算分析,9#、10#墩基底埋深满足文献[16];7#、8#墩一般冲刷线较深,基底埋深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既有桥进行加固。

3)河道断面变化后,部分桥墩基顶增加较厚土柱,增大基底压应力,但均未超过基底土的容许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河槽检算冲刷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对煤层冲刷带的研究与应用
非对称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施工监测研究
钢盒新技术在跨铁路连续梁中跨合拢中的应用
水库坝区冲刷漏斗的形成机理
长江口北槽河槽地形变化及深水航道回淤特征分析
潘家坝支架计算书
剪力棒法在市政高墩盖梁上的应用概述
基于CFD的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预测研究
古河槽防渗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后期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