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天应用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研究

2021-10-20王小萌

陕西中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艾绒施灸火龙

加 莉,王小萌,李 婷,鱼 涛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胃脘痛是以近心窝处腹部频繁出现疼痛作为主症[1]。中医认为此类患者主要是因寒凝气滞,胃失通降所致,主症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畏寒神倦[2-4],以虚寒证多见。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延绵难愈。笔者查阅文献发现中医主要以穴位贴敷、隔姜灸、中药热奄包、中药竹罐等[5-8]研究最为广泛,以缓解患者短期症状为主。火龙灸是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上进行的一种大面积隔物灸[9-11]。有调和阴阳、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通督止痛、引邪外出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虚寒型疾病的治疗。《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春夏宜补阳,秋冬宜补阴,人体的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而三伏天是根据古代历法推算得出,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为头伏第1天,10 d为一伏,是一年中补阳的重要时机,其所蕴含的“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现在“冬病夏治”的最早理论渊源[12-13]。基于以上研究,现将我院脾胃科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30例三伏天应用火龙灸治疗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脾胃科治疗的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1~57岁,平均(44.57±5.43)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5.13±1.67)年。试验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33~60岁,平均(42.0±6.63)岁;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4.77±1.7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①经内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4],且符合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证候辨证诊断标准[15];②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③年龄30~60岁。排除标准:①伴有消化道出血、胃癌等疾病;②合并有其他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疾病;③伴有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及高热的病人;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沟通能力、认知能力障碍者;⑥对生姜、艾绒等试验药物成分过敏者;⑦施灸部位皮肤溃疡、水肿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①采用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于餐前30 min服用,连续服用3周,共21 d)常规西药治疗;②口服中药汤剂黄芪建中汤加减。基础方为:黄芪、白芍、玉竹、炙甘草各15 g,熟附子(先煎)、砂仁(后下)、饴糖各10 g,桂枝、木香、生姜、大枣各6 g。腹痛腹胀甚者,加佛手(后下)10 g,延胡索15 g,每日2次温服;③依据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生活起居、饮食调摄及情志等护理。注意观察胃脘痛的性质、时间与饮食、寒凉的关系、大便的性质、次数、颜色等,并做好相关的护理记录;饮食护理方面,少量多餐,温热饮食为宜,忌辛辣刺激饮食。特别提醒患者汤药温热服用;休息活动方面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活动。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伏天火龙灸干预治疗,分别于初伏(2019年7月12日至2019年7月21日)、中伏(2019年7月22日至2019年8月10日)、末伏(2019年8月11日至2019年8月20日)施灸,共治疗3次,末次治疗结束后的第3天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疼痛程度,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观察复发率。

1.2.3 火龙灸用物准备:准备新鲜小黄姜1~1.5 kg,95%酒精,艾条2盒,智能温控仪2台,治疗巾3块,毛巾2块,60 cm×75 cm脱脂纱布两包,薄膜手套1双,20 ml注射器1个,打火机,弯盘,卵圆钳各1个。

1.2.4 火龙灸操作方法:①将小黄姜切成小米粒大小的姜沫,加热至45 ℃备用;②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评估并清洁背部皮肤,同时注意为患者保暖;③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处铺上双层纱布,将厚2~3 cm的姜沫置于纱布上,并于纱布两侧垫治疗巾;④沿经脉铺艾绒,艾绒在姜沫上铺成2条并行纵行状,使其首尾相连,从大椎到骶尾部;⑤将智能温控仪探头分别置于患者背部及腰部;⑥用20 ml注射器抽吸95%酒精在艾绒上进行S形喷洒,在艾绒连接处进行点火施灸;⑦艾绒自然燃尽后,待温度降至45 ℃时,准备下一壮,铺艾绒,喷洒酒精,点燃,如此反复,一般灸3~4壮,治疗时间2 h。干预前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干预者。施灸过程中使用智能温控仪进行适时温度监测,皮部温度不得高于50 ℃,以免烫伤发生。施灸后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嘱患者多饮温开水,24 h内不得洗澡,避免吹冷风及使用空调。

1.2.5 火龙灸护理要点:①体位:患者处于舒适卧位,施灸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②疗效观察:施灸过程中,观察患者微微出汗即可,并注意防风保暖;③皮肤护理:操作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并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证候疗效:初伏、中伏、末伏三次治疗结束后第3天(2019年8月14日),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症候疗效评价[16]:按照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计算总积分。

1.3.2 胃脘痛疼痛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7]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肠疾病中医症候评分表》评分标准。胃脘疼痛变化情况依据中医症候评分,按症状无(0分)、轻(3分)、中(5分)、重(7分)分为四级计算。

1.3.3 复发率: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胃脘痛的复发情况,观察三伏天火龙灸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采用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同采用配对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1 d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胃脘痛疼痛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胃脘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脘痛疼痛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试验组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中医认为脾胃互为表里,位于中焦,均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不宜郁滞。若平素饮食不节,喜食生冷、辛辣、油腻、刺激之品,久则脾胃受损,脾阳不振,胃失温养,故致胃痛发作[18]。依据 “寒则温之、虚则补之” 的辨证原则,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施灸部位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阳气生发的经络为主,达到激发阳气、缓解胃痛的功效[19]。《难经·二十八难》记录:“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贯脊属肾入脑。

火龙灸又称“长蛇灸”“督灸”,该治疗集穴位、经络、灸疗、火疗、药粉、艾绒、生姜、酒精多种药疗效用为一体。因其铺灸面积广,作用范围大,热力持久,温通力强,从而有更强的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风除湿、通督止痛、引邪外出等功效。火龙灸以生姜、艾绒为材料,有解表散寒、温通经脉、理气血、止冷痛、逐寒湿等功效[201]。施灸过程中采用全程智能温度控制,艾绒燃烧温度持久稳定,利用人体经络腧穴传递药效,使药物生姜逐步渗透皮肤,辐射到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周围腧穴,短时间内予以温灸,药物效用作用直接、温度持久,可达到温通脏腑经络,推动气血运行,温补阳气,去除寒湿邪气。

《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春夏宜补阳,秋冬宜补阴,人体的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表明三伏天时节,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多开,全身经络亦最为通畅,因此是一年中补阳的重要时机。现代“冬病夏治”理论认为夏季三伏天时,人体能借助自然界之阳气,更好地吸收温阳药物的热力,从而培补人体之阳气,提高机体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外干”。本研究选择在三伏天进行火龙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1 d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胃脘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试验组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有统计学差异。可见,三伏天进行火龙灸治疗对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明显,经半年随访,试验组患者半年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说明应用“冬病夏治”理论,选择在三伏天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远期效果更好。分析有以下原因:①中医理论体系分析: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三伏天火龙灸疗法有健脾调中、和胃止痛之效,达到扶风祛邪、调理脾胃、温中养阳的作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特点。②西医理论分析:火龙灸通过对穴区的刺激,调动机体免疫、炎性机能,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治疗的作用。③火龙灸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已经有较多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疗效已被多方面证实。

本研究利用“冬病夏治”理论,将火龙灸在三伏天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此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总结传统火龙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火龙灸用具进行技术改良,申请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1921694916.6)应用于本次研究火龙灸施灸过程,治疗中全程进行智能温度监控,既保证了最佳治疗效果,又避免烫伤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三伏天火龙灸是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有效疗法,将该方法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在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后期复发率、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艾绒施灸火龙
旋转的钢铁厂
火龙果园之行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中暑
艾绒提取物对蚕丝织物的染色和抗紫外性能研究
小火龙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叶和艾绒的鉴别*
再见了,小火龙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