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荧光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铀的影响因素探讨

2021-10-20邓楠李冬梅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陕西西安710054

化工管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硝酸偏差荧光

邓楠,李冬梅(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陕西 西安 710054)

0 引言

激光荧光法分析水中微量铀,快速简单,灵敏度高,是国内测量铀的常用方法,国标GB 6768—86《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1]和环保部标准HJ 840—2017[2]对这一方法均进行了规定。采用激光荧光法,也开展了大量环境水中铀的测定工作[3-5],并对水中铀浓度测定过程中干扰离子、荧光增强剂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6-11]。

按照标准,激光荧光法对环境水样中铀浓度测量范围为0.02~20 μg/L,相对标准偏差<15%。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个测量范围是采用工作曲线法测量的线性区间,当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中的铀时,铀浓度的测量范围较窄,一旦超出,测量结果与真值偏差较大。同时,溶液pH值、环境温度以及仪器测量的工作时间都会对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以不同溶液pH、环境温度和待测液浓度进行条件实验,探讨这些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仪器:WGJ-Ⅲ型微量铀分析仪(仪器量程范围:0~20 μg/L,检出下限:≤0.02 μg/L);天平:XS105DU型分析天平(可读性0.1 mg)

1.2 试剂

(1)荧光增强剂:主要成分为磷酸盐;(2)硝酸(HNO3):优级纯,质量浓度65.0%~68.0%;(3)铀标准溶液 :ρ(U)=1.00 mg/g(2%硝酸体系);(4)铀标准储备溶液:ρ(U)=10.00 μg/g(2%硝酸体系);(5)各种浓度铀标准工作液:将硝酸分别稀释为pH=2、pH=3的硝酸溶液;取铀标准储备液,用pH=2的硝酸溶液分别逐级稀释,配制ρ(U)=0.100 μg/mL的铀标准工作溶液;以pH=3的硝酸溶液逐级稀释配制ρ(U)=0.02 μg/mL的铀标准工作溶液。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HJ 840—2017要求对仪器性能进行检验。取铀浓度分别为0、1、2、4、8、12、16和20 μg/L pH=3的硝酸溶液5 mL于比色皿中,加入0.5 mL荧光增强剂,搅拌均匀后测量并分别记录荧光强度,作荧光强度-铀浓度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荧光强度-铀浓度工作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荧光强度-铀浓度线性范围在0~20 μg/L时,线性相关系数符合国标要求 r>0.995 ,仪器性能良好。

2.2 酸度实验

荧光增强剂的pH适用范围为2~11,为避免UO22+在pH值高时水解或聚合生成沉淀,实验pH控制在2~7。以pH=2的铀工作液,用pH=2、pH=7的硝酸溶液稀释配制成铀浓度为0.20~8.00 μg/L 的样品溶液,进行测量。当测量值与参考值偏差大于方法的不确定度时,样品不再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pH时测量结果

由表1中数值可以看出,pH=2的铀溶液,随浓度增加,测量结果的偏差逐渐加大,超过了pH=7的测量值。选取pH=3的硝酸溶液重复上述实验,结果一并列入表1。对比数据可以看出,pH=3和pH=7的铀溶液,在相同浓度时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偏差均小于pH=2时的测量值。因此调节溶液pH为3~7时,测量结果受酸度的影响最小。对pH=3和pH=7的溶液测量,随着铀浓度增加,测量结果与参考值的偏差越来越大,说明使用标准加入法测量样品中的铀时,线性区间与工作曲线法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该线性区间。

2.3 标准加入法线性范围实验

分别取0.100 μg/mL(pH=2硝酸体系)铀工作液: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和1 000 μL于16个10 mL容量瓶中,用pH=3的硝酸溶液定容至10 mL。将溶液混合均匀,各取5.0 mL于比色皿中,按标准加入法测量步骤测量,测量值-参考铀浓度的线性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标准加入法时测量值-参考铀浓度的关系

由图2可以看出,使用标准加入法测量样品中的铀时,待测样品中的铀与加入的铀标准液的比值<6时,测量结果与参考值在方法不确定度范围内吻合。理论上,使用标准加入法时,加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浓度的比值最佳值为0.5~2.0,超出这一范围,测量结果的偏差会加大。具体数值与仪器性能、测量条件等多个因素有关。从图2数据还可以看出,浓度越大,测量结果与参考值偏差越大,因此可以推断,标准加入法的浓度线性区间可能在低浓度。为此,在前述酸度实验的基础上,溶液pH分别维持3和7,配制0.10~1.00 μg/L的低浓度溶液进行如上测量,测量值与参考值关系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到,溶液浓度在0.30~1.00 μg/L的区间内,仪器测量数据偏差较小,完全能够满足高精度样品的测量要求。通过以上两组实验得出,在pH=3~7的条件下,铀浓度的最佳测量范围为0.30~1.00 μg/L。

图3 测量值与参考值关系

2.4 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铀分析测量仪在10~35 ℃间可以正常工作,但由于荧光剂对温度较敏感,荧光的强度与温度成反比,温度升高,荧光强度呈线性下降,因此实验室温度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随季节变化,实验室温度一般在20~27 ℃范围内波动。在上述实验最佳测量条件下,取最低温度20 ℃和最高温度27 ℃,研究了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当环境温度为20℃和27℃时,0.20~1.00 μg/L浓度溶液的测量结果,均能满足方法的不确定度,溶液浓度为0.50~0.70 μg/L时,测量结果的精度最小。由于低温情况下,荧光增强剂的灵敏度更高,因此也可通过空调调节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0 ℃。

2.5 仪器工作时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仪器开机后不能立刻测量,必须待光源和光电倍增管稳定后才能进行测定。同时,随着仪器长时间工作,仪器温度上升,如表3所示,不同浓度溶液的测量结果会有偏差。为了进一步检验仪器工作时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别在仪器开机预热≤1 h(仪器即将达到稳定)、2 h、2.5 h、≥3 h(仪器已进入疲劳期)测量了0.50 μg/L、1.00 μg/L溶液,结果如表3,可以看到,在溶液浓度为0.50 μg/L时,测量结果受仪器状态影响最小。

表3 仪器工作时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样品分析

3.1 考核样品分析

使用本实验室的微量铀分析仪,采用标准加入法,对未知浓度和酸度的两个考核样品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考核样品测量结果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满意的测量结果,应将样品稀释合理倍数,控制待测溶液的pH=3~7,铀浓度0.30~1.00 μg/L,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进行测量。

3.2 环境样品比对

采集环境水样,根据水样储存要求调pH为2,分为两份,分别使用本文所用仪器在确定的工作条件下测量环境样品,测量结果与第三方实验室质谱测量值对比,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实验室环境样品测量值对比

由上表可见两组数据偏差在方法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且测量结果均被考核方认可。

4 结语

采用激光荧光法测定水中铀时,对标准加入法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本工作,我们初步确定了本实验室的微量铀测量仪的工作条件为:室温20~27℃,待测溶液pH=3~7,待测溶液浓度0.30~1.00 μg/L,开机0.5~3 h内测量。当样品溶液浓度为0.50 μg/L时,可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在实验确定的仪器测量条件下,对考核样品和环境比对样品进行了测量,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猜你喜欢

硝酸偏差荧光
50种认知性偏差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魔力荧光色
真相
机械装配偏差源及其偏差传递机理研究
对硝酸与铜反应的全方位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