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影响
2021-10-20黄必君
黄必君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疼痛科,贵州 遵义 563000)
0 引言
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的疼痛称之为慢性疼痛,受组织缺损/手术创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临床收治的慢性疼痛病例日益增多。有调查数据显示[1],大约30%的人群伴慢性疼痛问题,女性多于男性,其中25%的人主诉疼痛会给自身生活造成困扰。国外针对慢性疼痛的研究比较多,也有详细的应对性措施。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学习,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让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在各种负性情绪中,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患者康复进程,有必要为慢性疼痛病例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本研究对慢性疼痛病例进行了心理干预,引导患者控制情绪,管理睡眠,收到了满意的成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疼痛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9例,对照组58例。实验组:男20例,女39例,年龄25~56岁,平均(41.62±2.78)岁,身高152~179 cm,平均(163.62±2.45)cm,文化水平:初中14例,高中32例,大学13例;疼痛病程1个月至5年,平均(9.62±2.75)个月;疼痛程度:I度疼痛12例,II度疼痛7例,III度疼痛34例,IV度疼痛6例。对照组:男19例,女39例,年龄27~56岁,平均(41.33±2.55)岁,身高156~177 cm,平均(163.56±2.33)cm,文化水平:初中15例,高中31例,大学12例;疼痛病程1个月至5年,平均(9.67±2.45)个月;I度疼痛13例,II度疼痛7例,III度疼痛33例,IV度疼痛5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疼痛;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能配合完成此次调研。 排出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②痴呆病例;③伴恶性肿瘤;④伴精神障碍;⑤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比两组慢性疼痛病例的基线资料,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行常规慢性疼痛治疗,并给予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对症处理异常状况。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清净的住院环境,定时开窗换气,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室内摆放生机勃勃的物品,如鲜花、绿植,让患者享受到家的温馨感。指导患者合理运动,规律作息,必要时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戒烟酒,鼓励患者均衡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低糖食物,禁食咸、辣、冷、甜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瓜果蔬菜,不食用或少食用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了解本组病例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了解各个患者的生活习性,及时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如有疑惑,给予针对性解答;耐心倾听患者心理诉求,满足合理化需求。给予疼痛宣教,介绍疼痛的发病机制,慢性疼痛的应激生理机制,疼痛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慢性疼痛的预后和转归,解答疑惑,让患者理解/认识疼痛,让患者认知到疼痛对心理健康/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认知到社会心理因素与躯体症状的关系;探查患者是否对慢性疼痛有理解误区,若存在及时矫正,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以减轻或缓解负性情绪。除此之外,鼓励患者家属做社会支持,引导家属做有效探望及陪护。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并进行比较;应用国际公认的睡眠质量评分量表评价睡眠质量,涉及7个项目20个条目,各条目赋分0~3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疗效评定。疼痛评定,共设I~IV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提示疼痛感愈强烈。I级为轻度间歇疼痛,无需服药;II级为中度持续疼痛,作息微受影响,需服用药物;III级为重度持续疼痛,作息严重受影响,需用药缓解;IV级为严重疼痛,机体可发生指标变化(如血压变化/脉搏变化)。
1.5 数据处理。应用SPSS 18.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t检验,以(±s)表达;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达。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对比两组治疗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比较两组干预前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
2.3 两组干预后疼痛情况统计。干预后,实验组疼痛程度(I度疼痛18例,II度29例,III度9例,IV度3例)轻于对照组(I度疼痛16例,II度29例,III度15例,IV度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疼痛情况统计[n(%)]
3 讨论
疼痛为机体保护性反应,属生理心理现象,成因复杂,身体受到损伤或发生疾病时可生成疼痛反应。慢性疼痛是一种非常难受的主观和情感体验,它被喻为不死的癌症,可以同时造成身体折磨和精神重压。慢性疼痛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在各类患者中均有体现,不少文献证实,慢性疼痛容易引发情绪障碍,危害患者心理健康,对疾病的治疗及转归也会生成负面影响。
引起慢性疼痛的原因不一,有文献指出[2],焦虑抑郁/失眠与慢性疼痛关系密切,三者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疼痛会影响睡眠质量或造成失眠,失眠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反过来会增加疼痛敏感度。总之,情绪障碍/睡眠结构紊乱与慢性疼痛关系密切,可互为因果。因临床报道的慢性疼痛病例日益增多,故日益引起公众及医疗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疼痛机理作为研究课题,公众对疼痛的认知也愈发清晰。如何缓解患者疼痛感,对确保疗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CBT疗法用于慢性疼痛病例,收效满意。既往研究表明,单用药物治疗慢性疼痛病例,虽能收获较佳的疗效,但并不能有效提升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研究指出,为慢性疼痛病例行心理干预,积极导向,能够帮助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转归。有医学工作者探讨了心理干预用于慢性疼痛病例的临床疗效,经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得到提升。常旭珍认为[3],心理干预用于慢性疼痛患者,可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疼痛阈值。张海波、张健[4]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可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或消除失眠。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近似于相关报道[5],进一步表明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总之,心里干预疗法已被众多学者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可佳的成效。
心理干预能够让患者感受到理解和爱,帮助患者找回自尊感与价值感,愉悦患者身心,缓解疼痛,改善睡眠,促进疾病转归。心理干预的第一步是耐心沟通,体贴关心患者,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二步是矫正认知,变更患者不正确的观念,讲解慢性疼痛相关知识,让患者正确认知疼痛/面对疼痛,树立正确的疼痛观及健康信念。这样,患者便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够指导患者积极的生活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或缓解负性情绪,最终提升患者疼痛阈值,缓解疼痛感,促进疾病转归。本次研究中,除护士向实验组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之外,还要求家属向患者提供外界支持。
综上所述,疼痛感会让患者疏忽身体锻炼,降低机体活动耐力,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让患者滋生焦虑/抑郁情绪。总之,慢性疼痛直接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心理干预对调节情绪/缓解疼痛/促进睡眠有着积极的意义。总之,心理干预用于慢性疼痛患者,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