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10-20褚春香
褚春香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 影像科,江苏 扬州 225001)
0 引言
骨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组织及运动关节,同时这一部位也极容易因为外伤引起严重骨折。对骨关节创伤,因为损伤部位及损伤类型的不同,治疗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应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诊断,明确病变以合理治疗[1]。针对骨关节创伤既往常依赖X线平片检查,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却存在很高的漏诊误诊可能,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而应用螺旋CT三维表面重建(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reconstruction,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利辅助[2]。本次研究中,纳入8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螺旋CT SSD与MPR成像对疾病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4~82岁,平均(56.12±2.41)岁;损伤原因:车祸31例,高空坠落25例,摔伤20例,其他4例。
1.2 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在进入到医院后均先接受骨关节X线平片检查,之后则实施螺旋CT检查。在进行螺旋CT的检查上,使用的检查仪器主要是应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SCOPE 16层螺旋CT机,在进行CT检查操作上,根据患者损伤部位实施螺旋扫描,应根据定位图取兴趣区做轴位薄层软组织扫描,仔细观察软组织结构,之后利用重建骨算法的方式实现影像重建,对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螺旋CT检查的具体参数如下:电压120 kV,电流150 mA,层厚3 mm,层间距1.5 mm,螺距1.5∶1。针对经螺旋CT检查获得的影响输入到影像自带的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SSD与MPR,其中SSD先选定150~300 HU阈值范围,经逐层切割法实现图像三维重建,对多方位影像观察,依据骨折及脱位情况在三维坐标上旋转,取最佳病变显示部位,将结果同常规平片图像对比。MPR则是在薄层重建图像基础上生成,做冠状位、矢状位就任意角度的病变区显示。
1.3 观察指标。对获得的影像均是安排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两名医师阅片,若是意见不一致应讨论出统一的意见,得出准确的结论。分别对经常规X线平片检查、二维CT检查、MPR与SSD重建对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果
经螺旋CT检查8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共计发现102处骨折与15处关节脱位,经X线平片检出90处,占76.92%;二维CT检出107处,占91.45%;MPR检出110处,占94.01%;SSD检出108处,占92.31%。上述数据均显示采取螺旋CT检查及影像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的显示要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检查,见表1。
表1 X线平片、二维CT、MPR与SSD显示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处)
3 讨论
骨关节是人体复杂结构,属于重要承重部位,这一部位极容易因外力作用所致骨折或者脱位发生,这一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采取合理的方式早期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3]。对骨关节创伤,通常是应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在具体的影像检查上,虽然应用常规X线平片检查操作简单并且快捷,但是因为骨关节结构比较特殊,在实际的检查中常存在对部分部位显示不清晰的情况,此外受情绪、体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检查过程容易出现影响重叠问题,这样也容易引起漏诊及误诊问题,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治不利[4]。
而螺旋CT技术则对骨关节创伤的检查有积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纳入了8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应用螺旋CT检查对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显示在117例骨折与脱位的显示上,经二维CT检查的显示率高明显比X线平片更高,提示CT检查对诊断骨关节创伤的准确率比常规平片检查高[5]。主要是经二维CT检查可以充分显示骨折病变,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在对病变的显示上要就更优。但是二维CT检查也存在缺陷,主要是因检查获得的图像仅仅是二维断层图像,缺少病变立体直观显示,这样使得医师难以明确骨折全貌及了解骨折脱位情况,对疾病的治疗不利。同时二维CT对于水平骨折的显示也有一定难度,在本组检查中出现漏诊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骨折线接近水平引起的[6]。
基于常规二维CT检查的局限,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对影像重建也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重建的发展,在对影像的三维重建上,常见SSD与MPR重建,通过影像重建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有利的参考[7]。其中SSD重建技术能够获得逼真的骨关节立体影像,并且还可对图像进行任意的编辑及组合,且在三维坐标上还能进行多角度的任意旋转,这样也可展示出骨折或者脱位部位的立体状态。SSD重建的逼真三维影像让骨科医师对创伤解剖结构与病理改变有更清晰的认识,方便在具体实施手术的时候选择合适入路方式。但SSD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比如对移位较小的情况难以很好显示,此外若CT阈值选择过高会使得图像出现诸多稀疏小孔,这样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情况。而MPR重建技术则能从冠状位、矢状位以及任何斜位对骨折情况及脱位情况进行显示,这使得诊断的准确率高。本组117处骨折或者脱位经MPR重建显示110处,检出率为94.01%,表明MPR辅助诊断准确率高。骨关节部位存在诸多组织,在损伤发生后往往合并局部组织挫伤情况,比如关节囊积液、关节嵌顿、关节周围肌群血肿等,而对于这些情况,经MPR重建方式则可在显示关节的同时明确骨折同周围脏器的关联,进一步结合二维CT检查的结果也能进一步的判断组织情况及病变累及情况,这样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利辅助,保证治疗效果。
针对一些常见的骨关节损伤,借助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有积极意义,具体对于脊髓损伤这一情,若病情较严重并且疼痛剧烈,若是患者不适合即刻变换体位,需要马上的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在经检查后进行影像重建时,对于MPR重建的重点主要是需要明确骨折部位的椎管压迫以及脊髓损伤情况,尤其是需要经重建观察有无骨折碎片压迫或者是进入到椎管[8]。而进一步借助SSD及常规二维CT检查影像进一步确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漏诊情况的出现,并且也可精准得出椎管狭窄的评价。MPR这一影像重建方式还可以显示椎管以及椎弓根部位的细微骨折情况,减少漏诊,SSD重建便于准确观察脊柱形态,掌握钢板入路,且三维重建对扫描颈椎的情况,可以辅助各颈椎病变的检查,明确病变状况,这样就为医师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利参考借鉴,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骨关节创伤这一情况的检查,采取螺旋CT检查后的三维表面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一次性的成像,影像重建不仅提高对骨折或脱位的检出率,也根据创伤情况做多角度及多方位显示,获得准确结果,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借鉴。